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2026748
大小:1.31 MB
页数:28页
时间:2018-10-21
《《多收了三五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万盛米行学科网万盛米行万盛米行是苏州甪直镇一家老字号店铺,始于民国初年,由镇上沈、范两家富商合伙经营。米行规模宏大,有存放米食的廒间近百,是当时吴东地区首屈一指的大米行,成为甪直镇及周围10多个乡镇的粮食集散中心之一。米行的格局为“前店后场”,前面是做买卖的店铺,后面是大米加工的工场和储存粮食的廒仓。多收了三五斗叶圣陶学科网走近作者叶圣陶(1894-1988)现代著名作家,儿童文学作家,教育家。原名叶绍钧,江苏苏州人。代表作品:长篇小说《倪焕之》、短篇小说《潘先生在难中》《多收了三五斗》。《稻草人》是我国第一部童话集。写作背景20世纪30年代,洋米洋面充斥中国市场,米价大幅度
2、下跌,使广大产米区失去了销纳的场所,农村在帝国主义经济侵略之下,已经濒于破产。当时上海人一般吃的是泰国米、安南米、以及美国面粉和澳洲面粉。正如当时有的评论文章所指出的,连年灾荒,农村中“十室九空”“哀鸿遍野”,同时,“洋米输入……其富人仍然可能以谷食饶足,廪囤不空,口腹不饥”。1932年邀天之幸,各地粮食丰收,可是粮价太贱,农民的贫困反而愈加深重,“放下禾镰,没有饭吃,成为农村之普遍现象”,甚至“有许多田地因为粮价太贱简直没有人去收获,恐怕收了反而赔累”。小说《多收了三五斗》反映的正是当时的社会现象。写作背景:20世纪30年代是一个多灾多难的年代,尤其是在江南农村,那里的粮食
3、丰收,可是粮价太贱,农民的贫困反而愈加深重,生活更加悲惨。学科网重点词语埠头占卜作梗粜斛子廒间褡裢窠沽执拗停泊船舷不屑呷嗤笑tiàokēxièbùzhānbǔgěnghúáodāliangūniùxiābóxiánchī主要人物主要场所主要活动旧毡帽朋友米行街头船上粜米购物议论(对话)(对话)自由朗读,梳理情节1、根据小说人物活动场所概括三幅画面。2、请说说小说展开故事情节时运用最“多”的描写方法是什么?分角色朗读旧毡帽朋友与米行先生的对话。体会他们说话的语气是怎样变化的?表现了人物什么性格?希望→愤激→哀求→失望冷淡→厌烦→鄙视→威吓旧毡帽们:米行先生:对比朴实善良骄横霸气
4、角色朗读,品析人物(一)乡下曲辫子自由朗读“街头购物”,思考:离开米行,旧毡帽朋友怀着怎样的心情上街购物?写街上的热闹对表现农民的遭遇有怎样的作用?他们怀着失意和痛苦的心情上街购物。热闹的场面更加衬托出他们内心的悲苦,增强了悲剧色彩。自由朗读,品析人物(二)自由朗读,品析人物(三)有一定的反抗精神和斗争意识旧毡帽朋友们跳读“船头议论”部分的对话,思考:旧毡帽朋友除了朴实善良之外还有什么性格特点?抗租----抗债--------抢米1.课文中的人物和我们常见的小说中的人物有什么不同?课文不是写某个或某几个具体的人物,而是写了一群没名没姓的“旧毡帽朋友”。“旧毡帽朋友”代指江浙一
5、带的农民。课文中用带有地域特征的外貌特点代指人,塑造了苏南一带的农民群像。思考讨论,品析人物(四)思考讨论,品析人物(四)明确:这就是小说在人物塑造上的特点。小说通过旧毡帽朋友这一群像的塑造使小说揭示的主题更具有普遍意义,反映的社会生活更为宽广。2.如果课文中不采用这种写法,而是塑造一个或几个有名有姓的具体人物来展开这个故事,与现在的写法相比,哪一种表达效果更好一些?主题探讨跳读课文,思考找一找:导致农民丰收成灾的直接原因有哪些?议一议:造成农民悲惨遭遇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根本原因洋米洋面倾销地租剥削高利贷盘剥投机商勾结压价税卡林立路路断绝三座大山帝国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封建主义探
6、究主题直接原因主题思想小说以20世纪30年代初期江南农村为背景,通过旧毡帽朋友们“丰收成灾”的遭遇,多方面写出了“多收了三五斗”的农民只能更加不幸与无奈的原因,描绘了旧中国农民共同的悲惨命运,表现了作家对乡村、对农民的真挚的同情,让我们体会到作家对当时社会的愤恨之情。展开丰富的想象和联想,由“旧毡帽”粜米回家后和家人的对话写一个小课本剧,然后和同学一起表演。作业对话描写运用对话描写是本文的显著特点,对话描写有什么作用?随着对话的展开,小说的故事情节一步步地推向高潮,人物的心理或行为随之发生着变化,人物形象逐渐丰满,主题逐步深化。探讨写作特色探讨写作特色1.鲜明的对比手法;2.
7、简洁的环境描写;3.凝练的人物刻画。请选择其中的一个特色举例分析。写作技巧对比手法快速阅读课文,找出文中哪些地方运用了对比写法,并体会其表达作用.农民: 朴实善良米行先生: 骄横霸气明确:粜米前: 喜悦粜米后: 颓丧突出文章主题表现人物性格1.故事写的是旧毡帽朋友的不幸,为什么用《多收了三五斗》作题目?用丰收反衬农民的不幸2.故事最后一段这个尾声有什么深刻含义?说明“丰收成灾”“谷贱伤农”并非一时一地的个别现象,而是当时普遍的社会现象问题探究洋肥皂 洋火洋油 洋布洋镜 雪白毛巾小囡帽 热水瓶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