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1939921
大小:29.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0-25
《中学生命与健康教育的探索与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中学生命与健康教育的探索与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 1、国际视野 明确提出生命教育的学者是美国的杰·唐纳·华特士。他早于1968年,即在美 国加州创办了“阿南达村”、阿南达学校,倡导和实践生命教育思想。他还出版了《生命教育》一书,探讨必须关注人的生长发育与生命健康的教育真谛。生命教育一经提出之后,很快就波及许多国家和地区,并逐步地形成了一种新的教育思潮。比如,在英国等西方国家即提出了所谓的“呼应课程”,以顺乎学生的生长、发育的规律。日本针对青少年浪费、破坏、自杀、杀人等日益严重的社会现实,在19
2、89年的新《教学大纲》中,明确提出了定位于敬畏人的生命与尊重人的精神这一理念的教育目标。我国的港台地区更是兴起了一股生命教育的热潮。如台湾教育行政部门设立了“生命教育委员会”,并曾将2001年定为“生命教育年”。中学生命与健康教育的探索与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 1、国际视野 明确提出生命教育的学者是美国的杰·唐纳·华特士。他早于1968年,即在美 国加州创办了“阿南达村”、阿南达学校,倡导和实践生命教育思想。他还出版了《生命教育》一书,探讨必须关注人的生长发育与生命健康的教育真谛。生命教育一经
3、提出之后,很快就波及许多国家和地区,并逐步地形成了一种新的教育思潮。比如,在英国等西方国家即提出了所谓的“呼应课程”,以顺乎学生的生长、发育的规律。日本针对青少年浪费、破坏、自杀、杀人等日益严重的社会现实,在1989年的新《教学大纲》中,明确提出了定位于敬畏人的生命与尊重人的精神这一理念的教育目标。我国的港台地区更是兴起了一股生命教育的热潮。如台湾教育行政部门设立了“生命教育委员会”,并曾将2001年定为“生命教育年”。 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全面实施的素质教育,倡导以人为本,尊重、关心、理解和
4、信任每一个人。当前正在进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课程目标由原来过于注重“知识—认知”目标,调整为“生命全部领域”,生命关怀与尊重的理念融入到了新的课程体系中去。 2、现状分析 随着现代社会物质生活的日益丰富,青少年学生的生理成熟期明显提前,而现代社会环境的纷繁复杂,使青少年学生容易产生生理、心理和道德发展的不平衡现象。长期以来,由于学校生命与健康教育的缺位,中小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的生命困惑与健康问题得不到及时指导,导致一些学生产生心理脆弱、思想困惑、行为失控等现象;导致一些学生生命意识淡薄,忽视
5、生命健康和安全,甚至侵害他人的生命健康权利。校园伤害、意外事故等威胁青少年学生人身安全的各种因素,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而自杀在我国已成为位列第五的死亡原因,仅次于心脑血管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和意外死亡。而在15岁至34岁的人群中,自杀更是成为首位死因。因此,迫切需要在青少年中加强生命与健康教育,积极引导学生科学理解生理、心理发展的规律,正确认识生命现象和生命的意义,培育生命至上、健康第一的生命健康观,并针对实际,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疏导以及危机干预。 同时,生命与健康教育是实现人
6、的全面发展的基础条件,是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和基础。在中小学开展加强生命健康的教育,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维护健康,提高自我保护能力,促进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引导学生学会处理自己与他人、社会、自然等的关系,引导学生保持朝气蓬勃和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预防未成年人因精神空虚、行为失范而走上违法犯罪的歧途,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全局和整体推进有着重要意义。 中小学生的生命健康与安全涉及千家万户,关系社会稳定,各方面对此高度关注,教育系统更是重任在肩,责无旁贷。一个时期
7、以来,一些地方的中小学和幼儿园接连发生多起危及学生生命安全的恶性案件和意外事故,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令人非常痛心。在中学基于人的生命规律,按照青少年生命成长、健康发展的规律,实施生命与健康教育,培育学生的独立人格、责任意识和科学精神,使他们懂得尊重生命,珍视健康,认识社会、拒绝诱惑、远离危险、防范侵害,为学生健康成长、安全生活筑起防线,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近年来,我省中小学在实施生命与健康教育方面,通过不断尝试和探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生命与健康教育在内容、层次、形式等方面缺乏系
8、统构架,现有中小学课程教材中的生命与健康教育内容比较单一,缺乏整体规划,校内外丰富的生命教育资源缺乏系统有机的整合;部分教师只教书不育人,对学生生存能力的培养,缺乏有效的操作性指导。因此,将人文关怀和科学方法融于一体,贯穿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视角,开展生命与健康教育,让生命和健康关怀成为学生一生受用的核心价值,是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 二、理论基础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为本课题的实施提供政策支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