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可吸收螺钉在股骨头骨折手术中的新应用

探讨可吸收螺钉在股骨头骨折手术中的新应用

ID:21396691

大小:50.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0-21

探讨可吸收螺钉在股骨头骨折手术中的新应用_第1页
探讨可吸收螺钉在股骨头骨折手术中的新应用_第2页
探讨可吸收螺钉在股骨头骨折手术中的新应用_第3页
探讨可吸收螺钉在股骨头骨折手术中的新应用_第4页
资源描述:

《探讨可吸收螺钉在股骨头骨折手术中的新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探讨可吸收螺钉在股骨头骨折手术中的新应用【】目的:探讨可吸收螺钉在Pipkin骨折手术中的应用方法改进。方法:对8例Pipkin骨折患者进行分型,7例采取切开复位内固定术,1例Ⅲ型骨折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中,U形切开两个软骨瓣,用可吸收螺钉固定,再将软骨瓣覆盖缝合固定。结果:术后随访12—48个月。按照Aubigue-Postel评分法,本组优3例,良4例,差1例,优良率87.5%。结论:可吸收螺钉在Pipkin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中应用方法的改进,通过术后功能锻练,可取得满意效果。  【关键词】Pipkin骨折;可吸收螺钉;切开复位内固定;软骨瓣 

2、   Pipkin骨折是指髋关节后脱位合并股骨头骨折,临床少见,发生率占髋关节脱位的4%-17%,系高能量损伤所致。常因合并髋臼骨折、股骨颈骨折,易引发股骨头坏死、创伤性关节炎、异位骨化等并发症,增加治疗难度。目前临床上多采用可吸收螺钉直接固定骨块的方法,我们在此基础上进行改进,采用将骨折块上的软骨瓣掀起,用可吸收螺钉固定,再将软骨瓣缝合覆盖,以减少关节的摩擦,促进关节软骨面的恢复。我们自2010—2011年共收治此类病人8例,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8例,均为新鲜骨折,其中男6例,女2例;年龄:19岁-58岁,平均32.7岁;侧别:左侧5

3、例,右侧3例。受伤原因:交通事故伤6例,高处坠落伤2例;所有病例均合并髋关节后脱位,关节复位时间为伤后4-12h,平均5.7h。其中,Ⅰ型2例,Ⅱ型2例,Ⅲ型1例,Ⅳ型3例,髋臼骨折块均小于20%;受伤时间至手术日期的时间3-10天,平均6.8天。本组病例中Ⅰ、Ⅱ、Ⅳ型骨折均采取Smith-Petersen手术入路。1例Ⅲ型骨折取Kocher-Langenbeck入路行全髋关节置换术。  1.2手术方法硬膜外麻醉或腰麻下,根据手术入路,采取仰卧位或健侧卧位。在手术中,显露股骨头后清除关节内积血和骨折端的凝血块,在游离的大块骨块上,对称地U形锐性切开两个软骨瓣,大小约

4、1.2×1.5㎝,将软骨仔细、轻柔的自骨面上剥离,骨折复位,钻孔,埋头,拧入两枚可吸收螺钉固定,应使钉帽与软骨下骨质平齐或略低于骨面,最后将U形软骨瓣盖好,并用无创线缝合固定。  1.3术后处理术后常规放置闭式引流管2-3天,平均2.7天。术后第3天进行床上不负重功能锻炼,术后3个月根据X线片骨折愈合情况酌情扶柺下地站立、行走,直至完全负重。  2结果  术后切口均一期愈合,无感染及深静脉血栓形成。8例患者全部随访,随访时间12—60个月,平均37月。按照Aubigue-Postel评分法,本组优3例,良4例,差1例,优良率87.5%。  3讨论  Pipkin骨折

5、属高能量损伤所致,临床少见,随着交通业的日益发达,这种损伤呈日益增多的趋势。1957年Pipkin首次对此病进行分型,因此将此种股骨头骨折合并髋关节脱位病例,称之Pipkin骨折。因前脱位较后脱位少见,我们未遇到相关病例,故这里只讨论髋关节后脱位的Pipkin骨折。  股骨头骨折的Pipkin分型:Ⅰ型髋关节后脱位伴股骨头凹下的股骨头骨折;Ⅱ型髋关节后脱位伴股骨头凹上的股骨头骨折;Ⅲ型Ⅰ型或Ⅱ型伴股骨颈骨折;Ⅳ型Ⅰ型或Ⅱ型伴髋臼骨折。  我们以往在Pipkin骨折的治疗中,Ⅰ、Ⅱ型采取切开复位内固定,如Ⅰ型骨折骨块较小,则予以摘除。如骨块较大时,且波及负重区,多采用

6、金属螺钉、可吸收螺钉、钢丝等经软骨面直接固定。如Ⅳ型骨折,髋臼骨块较小,且处于非负重区,可不予理睬,通过Smith-Petersen手术入路,仅固定股骨头骨折。如骨块较大,且处于负重区时,采取Kocher-Langenbeck入路,对髋臼和股骨头骨块进行固定。而对于本组病例中的1例Ⅲ型骨折,因年龄为58岁而采取Kocher-Langenbeck入路行全髋关节置换术。  我们在对Ⅰ、Ⅱ型及髋臼骨折块较小的Ⅳ型骨折治疗中,采用以往固定方法时,所用的材料及术中钻孔所遗留的软骨面孔洞直接暴露于关节腔内,术后对髋臼软骨面进行切割,从而造成损伤,引发髋关节炎症状。另外,因可吸收

7、材料在体内吸收不均衡,易有残留,甚至残留部分脱落到关节腔内,形成游离体,对关节面造成二次损伤。我们在总结以往方法的基础上,加以改进,采取在软骨面上对称部位切开两个U形口,并软骨下剥离,在骨面上用可吸收螺钉固定、埋头,最后用可吸收缝线将软骨面重新缝合,使可吸收螺钉与髋臼关节面避免直接接触,从而减少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本组Ⅰ、Ⅱ、Ⅳ型病例,均采取Smith-Petersen手术入路,因为该入路具有出血少,显露方便,固定时易操作,不用切断股直肌的直头和返折头等优点。缺点是异位骨化率高,而本组病例尚未见此并发症。  因本组病例较少,术后并发症及疗效尚需大组病例长期随访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