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文本解读 提高课堂实效

重视文本解读 提高课堂实效

ID:20845560

大小:34.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0-17

上传者:U-3770
重视文本解读  提高课堂实效_第1页
重视文本解读  提高课堂实效_第2页
重视文本解读  提高课堂实效_第3页
重视文本解读  提高课堂实效_第4页
资源描述:

《重视文本解读 提高课堂实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重视文本解读 提高课堂实效《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语文教材中的文章,文质兼美,意蕴深远,作为语文老师,首当应以一个学习者的身份,和字面上的文本及文本后面的作者认真对话,静心凝神地加以研读,做好解读文本的第一人。教师的高屋建瓴,方可引导学生正确解读文本,让阅读教学回归语文教学的本真状态——让学生在教师正确的引导下,用儿童的眼光走进成人的精神世界,主观能动地“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语言文字。一、抓住文体解读文本小学课本上的文本,可以粗略地分成诗词、小说、散文、故事(民间故事、童话故事、寓言故事)、说明文和应用文。对于诗词的解读,我们应重点抓住最关键处来理解文本的内容,字字领悟,句句推敲。对于小说的解读,可以抓住小说中的主要人物,让鲜明的人物形象成为文本解读的主要内容。对于散文的解读,则应重在对文章思路和作者情感上的把握。童话的解读要关注幻想,民间故事的解读要关注引领学生向往美好,寓言故事则要研究寓意,说明文的解读则从用词的准确性,说明方法入手,应用文的解读从写作方法入手。新教材文言文,教师则应字斟句酌,抓住关键句进行解读。二、从编者视角解读文本编者编写教材都有一定的意图,教师可从编者的视角去适度解读文本,预设教学目标的达成。编者的编写意图一般体现在单元导读、课后思考题、略读课文的自学提示等地方。1、巧用导语,整体解读文本。单元导语既提纲挈领总起了本单元的教学点,又激发了学生学习本单元的兴趣。教师可以从编者提供的单元导语人手,整体解读文本,将导语作为一种教学内容来引读。在教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时,我抓住文本导语:“我们在父母的爱中长大。父母的爱,是慈祥的笑容,是亲切的话语;是热情的鼓励,是严格的要求。在本组课文中,我们将看到父母之爱的一个个侧面,感受到父母之爱的深沉与宽广。认真阅读课文,把握主要内容,想一想作者是怎样通过外貌、语言和动作的描写表现父母之爱的。”这则导语分为两块内容:(1)本单元的主题——父母之爱。(2)本单元的训练点,通过外貌、语言和动作的描写表现父母之爱。我以此为方向,解读文本。  2、巧用课后习题,把握文本解读的重难点。 课后习题凝聚着教材编写者的集体智慧和汗水,它提示了教学的重点、难点和教与学的思路,往往是对一篇课文教学目标的具体落实。因此,解读文本时教师应对课后思考练习进行分析,明白其意图。《“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课后有四个小题和一个练笔提示,课后思考练习题为我们展示了三个大板块的教学重点:(1)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要求:好好读一读,背下来;抄写句子与写感受。(2)体会文中含义很深的句子。如“我谨慎地把握住生活的小船,使它不被哪一股风刮倒”。像这样含义深刻的句子在文本中比较多,是教学的重点。(3)体会父母不同形式的两种爱。我在解读文本时作了具体的分析和研讨。在教学这课时比较得心应手。3、巧用略读课文的自学提示,领悟略读课文的教法。略读课文中的自学提示也体现了编者的意图,文本的思路、学习方法等。在教学《学会看病》这篇略读课文时,我抓住文本前面的导语:“对儿子写的一首小诗,母亲和父亲用不同的方式表达了深深的爱;下面这篇课文里,面对生病的儿子,母亲又是怎样做的呢?阅读课文找出描写母亲语言和心理的句子,多读几遍,体会母亲感情的变化。”这段提示语,既承接了前面课文的中心,又体现了本单元父母之爱的主题;既提出了略读课文的一般学习方法—先读,再思考,最后交流讨论,又概括地提出了学习要点:即面对生病的儿子,母亲是怎样做的?找出描写母亲语言和心理的句子,多读几遍,体会母亲感情的变化。我通过自学提示对文本进行解读,合理取舍并有所侧重。三、从学生的角度解读文本教师文本解读的透彻只是有了引领学生走入文本的方向,课堂教学中最重要的还是学生对文本的解读,学生文本解读的深度决定了学生是否真正走入文本。如何与生携手,引领学生走入文本,我是从以下六个方面着手。1、立足学习起点,点拨重点。教师解读文本时,应立足于学生的学习起点。哪些是学生已经学会了的,哪些是学生通过自学能学会的;学生已经达到了怎样的认知基础和学习能力,哪些是学生不懂的,需要教师重点引导和点拨的,都要掌握。在教学《“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文时,体会巴迪听到父母不同的评价后的反应时,学生通过自读感悟能读懂的,教师就不需要做过细的解读了。学生不容易理解父母不同形式爱,这是教学的难点,这就需要教师着重引导、点拨。2、关注预习,鼓励质疑。 拿到一篇新课文,要求学生用“三读”法预习课文。一读:画出生字,记住字形。二读:读准读通课文。三读:读懂句子,学会提问。把不懂的字、词、句子用横线加上“?”画下来。如_?只有学生做好了课前预习,才能为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腾出了大量的走入文本的时间。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要留给学生质疑的时间,说说哪些字词不懂,并请懂的学生帮助解答,也可以利用身边的工具书解决。教学《“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文时,我让学生说说“读了这个题目有什么想问的?”学生根据课题提出了如下问题:题目为什么加引号?巴迪做了一件什么事情得到了两种不同的评价?父母为什么给巴迪这样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从学生提的问题看得出学生对这些问题感兴趣,而这些问题又是我们所要掌握的内容,相信学生带着自己提出的问题去学习课文时就有兴趣了,文本解读也就更深入了。3、巧设问题,理清脉络。一篇文章中有学生必须掌握的内容,教师要巧设问题,抓住主要问题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的脉络,引领学生走入文本。如在《詹天佑》一课教学中,我就抓住“为什么说詹天佑是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让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找答案,这样学生学得轻松又有成效。三、从语文视角解读文本语文课是以语言文字作为特定的学习对象,把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作为核心能力,以培养学生的这一能力作为特定目标的学科。因而在文本解读中,必须致力于有重点地选择、组织语文知识——对字、词、旬、段、篇的学习积累;整合相关的语文能力——听、说、读、写的综合训练,来实现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感悟。1、关注语言练点,仔细推敲。教师首先静下心来,潜心涵咏。涵咏必须从语言文字人手。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文本解读时就要对每一个字、每一个词、每一个句子,甚至每一个标点都不能轻易放过,仔细推敲作者为什么用这个词而不用那个词,为什么用这样的方式表达,而不用另一种表达方式。在教学《“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时,“我再也受不了了。我冲出饭厅,跑进自己的房间,扑到在床上失声痛苦起来”我抓住“冲、跑、扑”引导学生分析,当时巴迪当时伤心地程度。2、抓关键词、句,用心品读。 每篇课文往往有些句或段,对表现中心思想有较大的作用。这一类句或段概括性强,蕴涵丰富的思想内容,与全文有密切的联系,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抓住这些关键句、段引导学生质疑,能“触一发而动全身”。语文教学中,教学生读文章要揣摩文中的语言,积累语感,最终提高语文能力。因此,重视对文中语句的用心品读,不仅是提高学生语言能力的需要,也是整体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的需要。作者披情挂理入文,读者也会因文而知作者的情理。在语言环境中领会词句的意义和作用,是整体感知课文落到实处的必不可少的步骤。例如我在教学《“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文时,在教学第一部分时,抓住母亲对作者评价的句子分析,通过“兴奋”“亮亮的”等词语,在读中明白母亲的高兴,学习作者通过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外貌描写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在学习第二部分是,我抓住母亲和父亲对我的评价都是为了“爱”,学生从一个“爱”字就领悟了全篇课文。3、读写结合,活用文本。因此,在课堂教学中除了让学生读读、说说、演演以外,还应在课堂中留给学生写的时间。有句俗话说:“好记忆不如烂笔头。”可见动笔写是多么关键。从学生的动笔写,我们才能看出全班学生对文本解读的深度。如学习《“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课,当学生理解父母两种不同形式的爱后,让学生写出此时想对父母说的话,学生有了动笔的机会,对文本的解读更深入。文本解读是语文教师的一项重要基本功,从眼前看,文本解读是为了上好课,而从长远看,文本解读可以提升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提高课堂实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我们教师只有对文本的准确解读,才能去引领学生对于文本的理解与感悟;才能有能力去迎接课堂教学中智慧与激情生成的挑战;才有可能在语文教学中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者和谐统一起来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目的,才能真正做到高效课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