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黄素的制备方法研究.doc

大黄素的制备方法研究.doc

ID:20649287

大小:74.66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14

大黄素的制备方法研究.doc_第1页
大黄素的制备方法研究.doc_第2页
大黄素的制备方法研究.doc_第3页
大黄素的制备方法研究.doc_第4页
大黄素的制备方法研究.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大黄素的制备方法研究.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大黄素的制备方法研宄【关键词】掌叶大黄;,,大黄素;,,制备方法摘要:目的寻找高效的大黄素制备方法。方法先水解蒽醌苷,然后用pH梯度萃取法分离,最后柱层析法。结果经波谱法鉴定所得结晶为大黄素。结论该方法是大黄中大黄素较好的制备方法。关键词:掌叶大黄;大黄素;制备方法StudyonthePreparationMethodofEmodinAbstract:ObjectiveToselectefficientmethodforpreparingtheaidefirstandthensepentextraction,andpatographyatThecrys

2、nthraquinoneglycosaratethembyPHgradiurifyemodinbychromtalwasdeterminedasemodinbymeansofisagoodmethodtoproducepureemodinfromKeywords:R.palmatum;Emodin;Preparation大黄素是奠科植物掌p十大黄RheumpalmatumL.,唐古特大黄等药材中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近年来人们发现大黄素具有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和诱导凋亡[1〜3]、抗炎[4]、抗纤维化[5]、收缩平滑肌[6]等作用,对大黄素的研究越来越重视和

3、深入。但是,我们发现由于大黄素的主要来源大黄中除了大黄素以外还有大黄酚、大黄酸、大黄素甲醚和芦荟大黄素,而且这些成分在药材中主要以苷的形式存在。很多研究者得到的大黄素样品纯度不够,这将对其研究的结果产生影响。本文介绍一种从掌叶大黄药材中制备大黄素的方法。1器材熔点用双目镜视显微溶点测定仪测定,红外用Perkin-Elemer983型红外光谱仪测定,核磁共振用BrukerACF300型核磁共振仪测定,TMS为内标,Ei_MS用FinniganFTMS2000型质谱仪测定。所用薄层层析、柱层析硅胶、硅胶GF254及高效GF254薄层板均为青岛海洋化工厂生产

4、,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实验药材购自南京药材公司,经南京中医药大学药用植物教研室张喻老师鉴定为掌叶大黄RheumpalmatumL.的根茎。2方法与结果提取分离流程见图1。因为药材中的蔥醌化合物主要以苷的形式存在,所以先水解药材中的蒽醌苷,所得苷元以乙醚提取后用pH梯度法萃取。1大黄中大黄素提取分离流程大黄中的蒽醌类化合物经过水解后用pH梯度萃取法分离后依然不纯,其中还有大黄酸,芦荟大黄素等其它苷元,需要用色谱柱分离纯化精制后才能有较好的纯度,得到黄色针晶。所得针晶用石油醚:醋酸乙酯为7:3的展开剂展开,与萃取后得到的部分相比较有明显差异,见图2。结构鉴

5、定为确定所得结晶是大黄素,我们对其进行了结构鉴定。黄色针晶,mp:254°C;Ei-MSm/z:271[M+1]。IRvKBrmaxcm-1:3353,1730,1670,1624,1552,1475,1451;说明结构中有羟基和羰基,且1730和1670两个羰基峰表明结构中有1,8二羟基。1HNMR:S(3H,s)是3位甲基,,(lH,d,J=,5_H),,(lH,d,J=,4H),是两对苯环上间位偶合的质子。(lH,s,60H),(2H,s,l,8OH)是三个羟基峰。以上数据与文献对照基本一致[7],所以所得结构鉴定为大黄素。1.溶于碳酸钠的样品2

6、.柱层析精制得到的晶体2大黄素的TLC薄层色谱图3讨论由于大黄中主要是蒽醌类化合物的苷,所以应该先将苷水解成苷元,再用有机溶剂回流提取。由于大黄素的酸性小于大黄酸,所以碳酸氢纳只将大黄酸萃取出来。又由于大黄素的酸性大于芦菩大黄酚和大黄素甲醚,所以碳酸氢钠萃取出来的主要是大黄素。参考文献:[1]王心华,甄永苏.大黄素抑制人高转移巨细胞肺癌PG细胞的肿瘤转移相关性质[J].癌症,2001,20:789.[2]YimH,LeeYH,LeeCH,et,ananthraquinoederivativEIsolatedfromtherhizomesofrheump

7、ayofcaseinkinaseasacompetitiveinhibitor[J].PlantaMed,1999,65(1):9.[1]刘冠贤,叶任高,贾志明,等.大黄素对狼疮性肾炎成纤维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0,20:196.[2]王晓玲,王勤俭,夏延龄,等.大黄素对人肾成纤维细胞抑制作用的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2,3:629.[3]展玉涛,刘宾,李定国,等.大黄素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J].中华肝脏病杂志,XX,12:245.[4]孙晓如,胡慧娟.大黄酚及大黄素对激动剂诱导的豚鼠胸主动脉血管收缩

8、反应的影响[J].中国药理与临床,1999,15:17.韩公羽.朱砂七抗菌有效成分的研究[J]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