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转课堂对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培育作用

翻转课堂对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培育作用

ID:20423332

大小:70.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0-13

翻转课堂对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培育作用_第1页
翻转课堂对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培育作用_第2页
翻转课堂对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培育作用_第3页
翻转课堂对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培育作用_第4页
翻转课堂对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培育作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翻转课堂对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培育作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翻转课堂对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培育作用[摘要]中学地理教育重在培育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而教育的主要载体是课堂,因此,课堂的结构决定了课堂的功能。与传统课堂相比,较为新颖的课堂翻转课堂,在地理科学素养、地理人文素养的培育中具有独特优势,本文结合“基于翻转课堂环境下的安徽省地理优质课大赛”的部分优秀案例,分析了翻转课堂对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培育作用。[关键词]地理核心素养;翻转课堂一、地理核心素养的内涵地理素养是指学习者经过地理学习后所养成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品格,包括地理知识、地理观点、地理方法、地理能力、地

2、理态度、地理情感等构成要素。可概括为三大核心素养:地理科学素养、地理人文素养和地理技术素养。(如图1所示)地理科学素养由地理科学知识、地理科学能力、地理科学方法、地理科学品质和地理科学意识五个组成部分构成。地理人文素养主要包括全球意识、“尊重自然、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识、“人口道德”意识、“资源道德”意识、“环境道德”意识、国家意识、地理美等内容。而地理技术素养主要包括地理技术知识、地理技术能力和地理技术观点三个部分。二、传统课堂的局限性1.传统课堂的教学结构传统课堂的教学环节一般由导入、教师知识传授、练习布

3、置与讲解等主要环节构成(如图2所示),大多时间由教师支配用于教材知识的讲解,学生课堂内化知识的时间很少。2.传统课堂教学功能的局限性结构决定功能。传统的地理教学模式多是以教师为主导,地理教学中以下三个特点仍然比较明显:第一,课堂活动以教师为主体,教师以教材为中心,注重知识的传授,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第二,课堂活动类型少,时间少,师生及生生互动少,知识自我内化机会少。第三,多样化课堂活动流于形式,部分合作探究活动重形式,轻效果,并未真正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因此,传统地理课堂不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地理学

4、习的乐趣,也不利于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全面和高效培养。三、翻转课堂的优势作用1.探索与转机2015年6月至12月,安徽省高中地理教研团队以省优质课大赛为推手,在全省率先尝试举办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大赛。笔者亲历三轮比赛,从观摩中不断学习、总结与反思,充分地感受到了它在地理核心素养培育中的作用。2.翻转课堂课例分析(1)对学生地理科学素养培育的实践__以《图解太阳视运动规律》一课为例①课堂实施的主要环节及统计《图解太阳视运动规律》一课由亳州市利辛高级中学的孙老师执教。本节课主要内容如下:课前:对不同地区、不同日期

5、太阳视运动的相关知识,孙老师制作了形象而生动的微课,并通过任务单明确了学习目标和要求。学生在任务单的指导下,通过观看微课,完成对太阳视运动规律这一地理科学知识的自主学习,并初步形成了一些地理科学分析的能力和方法。课堂:首先,孙老师结合比赛时刻太阳方位的实际引入课堂,简单回顾微课主要知识后,紧接着,呈现学生任务单完成情况,通过定量的统计结果,依据学生学情反馈,孙老师指导学生开展合作探究过程,学生分工协作,紧密配合,顺利完成绘制活动,并派代表上台合作展示绘制成果,阐述过程。学生分组展示完成后,老师及时给予完善和点评

6、。最后,呈现经典试题,按照试题难易程度,由易入难,层层递进,继续引导学生开展小组合作讨论,展示讨论结果。通过习题,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经过观摩后的认真统计,聚焦《图解太阳视运动规律》这节课的教学实施和课堂活动,得出该课的时间结构(如表1所示)。②对学生地理科学素养的培育作用结合本节课的时间结构,不难发现,本节课堂教学有两大特点:第一,学生活动时间充足充分体现和保证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第二,学生活动质量提升。在教师的指导下,一个个高质量而有递度的探究和展示活动,从质量上真正实现了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这种充分

7、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的课堂,最终必然促进学生地理科学素养的培育。(1)对学生地理人文素养的培育作用__以《环境管理的国际合作》一课为例①课堂实施的主要环节及统计《环境管理的国际合作》一课由合肥一中的王老师执教。本节课主要内容如下:课前:学生观看莱茵河流域鲑鱼变化的相关微课视频,完成任务单内容。课堂:首先,由鮭鱼导入,学生概括鮭鱼主产区莱茵河流域自然环境特征__指出因素。教师结合两份任务单中的典型作答,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答题方法__规范答题。继而,开展学生合作探究活动,分析20世纪50年代后鮭鱼在莱茵河流域消失的可能

8、原因一一分析原因。针对探究结果,王老师及时给予点评,肯定优点的同时,指出了不严谨和不足之处。教师提出如何让蛙鱼重返莱茵河的探究性问题,并提供莱茵河流域图,让学生分四组进行角色扮演,展开讨论。在展示交流环节,不同角色出现激烈而精彩的辩论,在充分听取学生各组的意见后,王老师又呈现视频资料,展示莱茵河流域治理的有效措施,最后,老师以简洁的板书呈现本节课的知识脉络和结构,并以引导学生继续课下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