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角差的余弦公式

两角差的余弦公式

ID:2023597

大小:129.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7-11-14

两角差的余弦公式_第1页
两角差的余弦公式_第2页
两角差的余弦公式_第3页
两角差的余弦公式_第4页
两角差的余弦公式_第5页
资源描述:

《两角差的余弦公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两角差的余弦公式嘉鱼县第一中学陈柳一、内容和内容解析:1、内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公式的探究及应用,它揭示了单角三角函数与复角三角函数之间的内在联系,在学生的认知世界中,开辟了三角函数研究的新领域。2、内容解析:两角差的余弦公式是《三角恒等变换》这一章的基础和出发点,让学生从“特殊到一般”的探究过程中体会化归、数形结合等数学思想,从而突破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公式的发现和证明。教材没有直接给出两角差的余弦公式,而是分探求结果,证明结果两步进行探究,并从简单情况入手得出结果。这样的安排不仅使探究更真实,也有利于学生学会探究。二、目标和目标解析1、掌握两角差的余弦公式,并能简单的运用公式;

2、2、全体学生能理解“探求结果,证明结果”这一常用的探究步骤;多数学生能在两角差余弦公式的探究过程中体会以退为进、割补思想、分类讨论、观察联想等数学思想方法和思维方法,能体会到数学思维的合理性与条理性。3、能理解怎样运用向量解决问题,充分认识和感受向量的工具价值,感受科学探索的乐趣。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1、两角差的余弦公式的猜想与证明是一个难点。因为学生可能不明白为什么要添辅助线和如何添辅助线。2、尽管教材在前面的习题中,已经为用向量法证明两角差的余弦公式做了铺垫,但多数学生仍难以想到。教师需要在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的构成要素和结构特征的基础上,联想到单位圆上点的坐标特点和向量的数量积公式

3、,努力使数学思维显得自然、合理。3、用向量的数量积公式证明两角差的余弦公式时,学生容易犯思维不严谨、不严密的错误,教学时需引导学生搞清楚两角差与相应向量的夹角的联系与区别。四、教学支持条件分析整节课借助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为了突破知识难点,在课件中设置多个链接 ,将学生可能出现的解答思路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用多种方法的对比呈现,激发学生互相评价动机,实现预计与生成的和谐统一。五、教学过程:活动一:创设情境例:一个斜坡的高为6m,水平长度为8m,已知作用在物体上的力F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60°,且大小为10N,在力F的作用下物体沿斜坡运动了3m,求力F作用在物体上的功W.F6m解:W=

4、S=30.问题1:8m1、你能找到哪些与有关的条件?2、怎样利用这些条件求出? 3、更一般地,当、是任意角时,能不能用、生活实例引入,体现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也让学生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发展过程.且体会到探究两角差的余弦公式的必要性,明确本节课要研究的课题.的三角函数值表示呢?活动二:合作探究1、明确探究的思路与步骤问题2:我们应该用怎样的思路和方法进行探究?(探究的过程可以分两个步骤:第一步探求表示结果,第二步对结果的确良正确性加以证明.)2、探求表示结果问题3:同学们第一反应这个结果可能是什么?如果有学生提出,则引导学生取特殊值验证,

5、同时分析错误的原因:余弦函数名与角之间并不是相乘关系,因此类比乘法分配律是错误的。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启发,必要时可为学生搭建一个探究的平台。引导探究:以退为进,先讨论、都是锐角的情况.yOBMxP11ACP1问题4:当、都是锐角时,我们又该怎么办?引导学生在直角三角形或单位圆中构造如下直角三角形,并用割、补的方法得到。∴(为锐角,且)引导学生弄清探究的思路,学会从宏观到微观、理性地、有条理地思考和探究问题,避免盲目性。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大胆猜测,然后再去验证其合理性,增强学生探索问题、挑战困难的勇气.引导学生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给出证明.让方法小结:在整个证明过程中,我们通过几何的手

6、段,得到了一个代数公式,这运用到了在数学探究过程中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数形结合.问题5:那这个式子是否对任意角、都成立呢?引导学生再用非锐角的特殊角或任意角进行验证。3、证明结果问题6:现在初步结果已经出来,目标和方向已经明确。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上面这个式子的构成要素和结构特征。看看从中会得到什么新的发现?引导学生联想到终边与单位圆的交点分别为、,同时发现,进面联想到。(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寻找用向量证明的途径和方法)y-1-111BAx0A问题7、如何证明?引导学生关注两个向量的夹角与的联系与区别,并通过观察和讨论弄清。学生从直观角度加强对差角公式结构形式的认识.通过小组讨论,培养

7、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同时让学生经历用向量知识解出一个数学问题的过程,体会向量方法的优越性。问题8:刚才我们一起经历了完整、曲折的探究过程,回顾一下,大家有什么启发和感悟?对比两种证明方法,你认为哪种更简洁?小结:两角差的余弦公式:(其中为任意角,简记为)问题9:两角差的余弦公式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总结公式的特点:左边是两角差的余弦,右边同名弦的积的和。活动三:知识运用1、解决引例中的问题.2、公式活用:利用差角余弦公式求的值.问题10:你能用一副三角板拼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