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0168812
大小:97.00 KB
页数:21页
时间:2018-10-09
《顾颉刚与崔述的学术关联》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顾颉刚与崔述的学术关联摘要:崔述的学术思想是顾颉刚疑古思想的重要,其间并且存在日本疑古思想的外来影响,是可以肯定的。但是在1923年正式提出“层累说”以前,顾颉刚还没有见到日本那珂通世本《考信录》。其后他整理编订《崔东壁遗书》,是以陈履和刻本为底本,参考了那珂通世的研究成果。 关于顾颉刚、崔述与日本学术思潮的关联,主要有:(一)胡适“极少数人欣赏,多数人不承认”说和钱穆“传矣而不广,存矣而不著”说;(二)王煦华“质的变化”说和邵东方“根本差别”说;(三)廖名春“可能接受白鸟库吉‘尧舜禹抹杀论’”说;(
2、四)李庆“中日两国研究互动”说和钱婉约“共同源头”说;(五)李学勤“疑古思潮在日本也有进步意义”说。一、与崔述的最初接触(1906-1923) 据胡适先生《科学的古史家崔述》年谱目:崔述卒后8年(1824年),陈履和刻成《遗书》;卒后87年(1903年),日本史学会印行那珂通世标点之《东壁遗书》;卒后105年(1921年),顾颉刚标点《东壁遗书》;卒后107年(1923年),胡适撰《科学的古史家崔述》;卒后120年(1936年),顾颉刚标点之《东壁遗书》出版。对崔述学术的传播有清晰的条列。〔1〕(《附
3、录》)(P.950-951)据李庆先生统计,〔2〕清末民初之际崔述事迹见于以下书籍: 1.陈履和《敕授文林郎福建罗源县知县崔东壁先生行略》(见道光四年刊《崔东壁先生遗书》附) 2.唐鉴《国朝学案小识》卷十四、 3.李元度《国朝先正事略》卷三十六 4.张维屏《国朝诗人征略》二编卷三十五 5.陶梁《国朝畿辅诗传》 6.咸丰三年《大名府续志·文苑传》 7.闵尔昌《碑传集补》卷三十九 8.清史馆编《清史列传》卷六十八 9.赵尔巽《清史稿·儒林三》 顾颉刚先生所整理的《崔东壁遗书·附录》,又
4、有徐世昌《大清畿辅书征》卷三十三的《崔述小传》一种,〔1〕(《附录》)(P.915)可为上述统计作一补充。这些小传均为史料性质,也都是陈履和的《行略》。 在学术研究方面,据李庆先生所述,在胡适、顾颉刚等人发现崔述以前,1905年《东方杂志》第二卷第七期刊有署名霾照的《崔东壁学术发微》,1907年《国粹学报》第三卷第九期(总三十四期)有刘师培的《崔述传》。由于刘师培及其妻何震曾在日本留学,与日本学界多有联系,所以李庆认为:“此文的写作,或是受到日本出版《东壁遗书》的刺激,也是可以想像的。”〔2〕 1
5、932年2月,顾颉刚先生编订《崔东壁遗书·附录·传状目按语》时,也已肯定刘师培所作《崔述传》是目睹了日本史学会所刊《东壁遗书》,并节缩陈履和《崔东壁先生行略》而作。顾颉刚还说,在1926年,他由张春晖处得到了嘉庆二十三年所刊《崔东壁先生行略》的原版。〔1〕(《附录》)(P.939)胡适、钱玄同、顾颉刚等人对崔述的注意,据《古史辨》第一册上编,有以下的过程:(一)由顾颉刚首先提出崔述一事 1920年12月15日,有了编辑《辨伪丛刊》(当时叫做《辨伪三种》)的计划以后,顾颉刚在致胡适的信中说:“清代人辩证
6、古史真伪的,我知道有两大种而都没有看过。一是崔述的《东壁遗书》,一是林春溥的《竹柏山房丛书》,先生那里有么?”〔3〕(《告拟作〈伪书考〉跋文书》)(P.14) 此处所说“我知道有”一事,80年代初顾颉刚撰文补充说:“约莫在我十二三岁时,我在家中找出了一部李元度所著的《国朝先正事略》,……其中有《崔东壁先生事略》一篇,说他著有《补上古考信录》、《唐虞考信录》、《夏考信录》、《商考信录》、《丰镐考信录》、《洙泗考信录》,把西周以前的历史和孔子个人的历史,作出了细密的考辨,于是大量的《传》、《记》中许多失
7、真的记载给他一扫而空了。这岂不是一件大快事!但是这部伟大的著作,直到我大学毕业时还没有看见,因为它的流行量太小了。”〔3〕(《我是怎样编写〈古史辨〉的?》)(P.6-7)(原刊《中国哲学》第二、六辑。)李元度《国朝先正事略》成书于同治初年,由曾国藩作序,流传广泛。日本学界了解崔述,最初也是通过此书,详后引内藤湖南之语。 顾颉刚十二三岁,是1904-1905年。顾潮、顾洪将此事系在顾颉刚14-15岁在长元吴公立高等小学校读书期间,〔4〕(P.31)时间是1906-1907年。 顾颉刚在信中同时说到的林
8、春溥《竹柏山房丛书》,很快在胡适的藏书中找到了,翻检之后并没有辨伪方面的内容,使顾颉刚和胡适都感到失望。〔3〕(《论〈竹柏山房丛书〉及〈庄子·内篇〉书》)(P.17)顾颉刚治学是从目录学开始的,在林春溥的《竹柏山房丛书》十五种之中,恰有《开闢传疑》二卷。顾颉刚之所以向胡适询问此书,推测是记住了这二卷的书名。由顾颉刚对林春溥《竹柏山房丛书》判断的失误来看,他所说的“知道而没有看过”《东壁遗书》的话是可信的。(二)胡适、顾颉刚分别寻找《考信录》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