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麻钩藤饮加减治疗眩晕症59例

天麻钩藤饮加减治疗眩晕症59例

ID:20104341

大小:63.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0-08

天麻钩藤饮加减治疗眩晕症59例_第1页
天麻钩藤饮加减治疗眩晕症59例_第2页
天麻钩藤饮加减治疗眩晕症59例_第3页
资源描述:

《天麻钩藤饮加减治疗眩晕症59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天麻钩藤饮加减治疗眩晕症59例刘彬彬(甘肃省武威市中医医院733000)【摘要】眩晕为内科常见疾患,影响人们的工作及生活,是目前困扰人们身心健康的常见疾病之一,天麻钩藤饮是一首平熄内风的方剂,笔者长期在丙北地区从事中医医疗卫生工作,由于丙北干寒之地,干引燥邪,寒引湿邪,春季为风木之气所动,肝木生发,更易引动肝气,致使肝阳上亢,、肝风内动、血随气逆、夹痰夹火、横窜经髓,蒙蔽清窍,则见眩晕不止,甚则猝然昏倒,发为中风,故有“眩晕及中风之渐”之说。因此,防治眩晕对中年以上人群尤为重要。【关键词】眩晕天麻钩藤饮加减肝阳上亢【中图分类号】R25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

2、085(2014)24-0269-01眩晕的病因不外风、火、虚、痰四个方面;风者乃素体阳虚,或肾阴素亏,风阳上扰清空;痰者乃脾胃健运失司,水谷聚湿,痰湿中阻,清阳不升,浊阴不降;虚者乃气虚、血虚或肾精不足、脑失所养。各种病机引起的症状可单独出现,亦可同时并见,故治疗时须详查病情,分清标木主次,辨证治疗。笔者自2010年以来,采用天麻钩藤饮加减治疗眩晕证,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病例选择,所有病例均来自于中医门诊病人,共有59例,其中男性35例,女性24例;年龄最大的80岁,最小的28岁,病程最长的3年,最短3天;其中伴有高血压病症的22例,由于情绪激动引

3、起急性头晕的16例,平均年龄54岁;治疗最长2个月,最短的7天。1.2诊断标准此病发生的因素很多,但均呈现木虚标实之象,其标实主要指风(肝风)、火、痰的症候。其木虚主要是指阴阳气血亏虚,主要表现为眩晕耳鸣、头痛、少寐多梦、性情急躁、平素易怒、手足震颤,每因劳烦而增剧,舌质偏红,苔黄,脉弦。1.3治疗方法:平肝熄风、清热活血、补益肝肾。方用天麻钩藤饮加减。组方:天麻5g(冲服),钩藤15g,石决明18g(先煎),山栀子9g,茯神10g,黄芩10g,川牛膝12g,杜仲12g,益母草12g,桑寄生20g,夜交藤20g可随证加减。方中天麻甘平入肝,既熄肝风,又平肝阳,为止眩晕之良药;钩藤

4、既清肝热,又平肝阳,为治肝火上攻,肝阳上亢之头痛、眩晕之要药,二者相伍,平肝熄风,用以为君药。石决明咸寒清热,质重潜阳,专入肝经,为“凉肝、镇肝之要药。”栀子、黄芩清热泻火,使肝经之热得清而不致上扰,以上三药相伍,共奏平肝熄风清热之功,用作臣药。益母草活血利水;川牛膝引血下行,两药均活血利水,且药性下行,以利肝阳平降,亦与“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火”之法相符;杜仲、桑寄生补益肝肾;夜交藤、茯神安祌定志,以上六药倶为佐药。诸药合用,共奏平肝熄风,清热活血,补益肝肾之效。若偏于火盛,兼见0赤、鼻出血,苔黄糙,脉弦数,可加龙胆草10山楂10黄芩丹皮清肝泻热;便秘者,加当归、龙丸泻肝通腑。

5、结果:本组59例中治愈48例,好转10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8.3%。2.典型病例患者,男,80岁,2012年5月初诊,患有30年“高血压”病史,长期服用硝苯地平缓释片10mgBid,复方降压片2片及罗布麻片2片Bid控制血压,血压控制不稳定,半年前出现头晕、眼花、视物皆转、头胀且痛、耳鸣、面部潮红、急躁易怒、腰膝酸软、心悸健忘、失眠多梦、舌质红,苔薄黄,脉弦细数。辩证为眩晕(风阳上扰证),予天麻钩藤饮加减,每剂服2d,连服6剂,并冋吋服用硝苯地平缓释片lOmgbid,艾司哗仑10mg每天睡前服用,谷维素20mgBid、维生素B120mgBid;6天后诸症消失,血压控制在正常范

6、围内II稳定。3.体会眩晕是临床常见病,由于现代生活节奏加快,精神压力较大,长期情志不舒,再加上生活条件的改善,长期食用油腻、辛辣之品;都可影响本病的发生呈现上升趋势。中医认为眩晕有因气血亏虚、肾精不足,脑髓失养所致者;有因肝肾阴虚、肝阳偏亢、风阳上扰清窍所致者;有因痰浊、瘀血阻脑络所致者;亦有因外感风邪、扰动清窍所致者。中医学中的眩晕可包括西医中很多疾病如内尔迷路病、脑动脉硬化以及高血压、在实际临床过程中,眩晕常伴有头痛,但注意治疗眩晕与头痛吋,笔者以为眩晕以内伤为主,但头痛者多与外感或涉及外伤奋关,所以“无虚不作眩”是指眩晕有虚有实,其中头痛者偏于实证为多见。《证治汇补》曰:

7、盖眩者,言视物皆黑,晕者,言视物皆转,两者皆有者円眩晕。所以,眩晕的病机主要表现为阴虚阳亢,两者可互为因果,但一般年轻人发病以阳亢居多。在实际治疗过程中,许多中年患者,肝阳亢逆,化风潜阳,往往冇中风晕厥之象。故笔者在用药中天麻应研末冲服(1一2g/次),疗效更显,天麻为治眩晕、头痛之要药,不论虚证、实证皆可运用,既熄肝风,平肝阳,又能祛外风,通经络。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天麻化学成分中含天麻素,天麻苷元、天麻多糖、维生素A,多种氨基酸及各种微量元素,如硌、锰、铜、锌等,可降低外周血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