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味天麻钩藤饮治疗眩晕110例临床疗效观察

加味天麻钩藤饮治疗眩晕110例临床疗效观察

ID:43947220

大小:2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0-17

加味天麻钩藤饮治疗眩晕110例临床疗效观察_第1页
加味天麻钩藤饮治疗眩晕110例临床疗效观察_第2页
加味天麻钩藤饮治疗眩晕110例临床疗效观察_第3页
加味天麻钩藤饮治疗眩晕110例临床疗效观察_第4页
资源描述:

《加味天麻钩藤饮治疗眩晕110例临床疗效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加味天麻钩藤饮治疗眩晕110例临床疗效观察摘要:目的:加味天麻钩藤饮治疗眩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挑选110例眩晕症患者,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西医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加味天麻钩藤饮治疗,一定疗程之后对于两个组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并在后期进行定期回访,记录相关数据。结果:使用了加味天麻钩藤饮治疗的观察组比对照组有更显著的治疗效果,其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在后期回访中发现其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使用加味天麻钩藤饮治疗眩晕症在临床疗效观察方面有显著效率,并且后期复发率明显减

2、少,在治疗眩晕症中值得推广。关键词:加味天麻钩藤饮眩晕症西医治疗临床疗效眩晕是以头晕、眼花为主症的一类病症,近年来,随着城市的发展以及人口老龄化的增长,眩晕症的发病率以及患病群体一直在不断升高,其发病时轻者闭目可止,重者如坐舟船,旋转不定,不能站立,或伴有恶心、呕吐、汗出、面色苍白等症状,严重者可突然仆倒。患者一般通过临床西医治疗,可以达到一定缓解症状的效果,但其复发率极高。本文主要通过使用对比组来对加味天麻钩藤饮治疗眩晕症的方法进行研究。1•资料与方法1.1诊断标准西医诊断标准参照《眩晕》⑴制定的眩晕的分类和诊断标准,中

3、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医内科学》⑵确定的中医诊断标准。1.2纳入标准符合上述中西医诊断标准的住院患者。1.3排除诊断①凡不符合中西医诊断标准的住院患者,②肿瘤、脑外伤、血液病、脑梗死、脑出血等引起的患者,③患有严重的肝肾功能不全、妊娠期妇女以及精神疾病患者。1.4一般资料符合诊断的110例病人,均为本院2011年至2012年间收治的住院病人,按随机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55例,女性患者32例,男性患者23例,年龄为45〜71岁,平均年龄为53岁,患病时间为1〜14年;观察组55例,女性患者35例,男性患者20例,年龄为

4、47~68岁,平均年龄为51岁,患病时间为1〜16年。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以及病程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所以两组之间具有可比性。1.5治疗方法护理方面对两组患者都进行饮食以及行为方面的指导护理。①对照组:盐酸丁咯地尔注射液0.2g,加入5%的葡萄糖溶液250ml中静脉滴注,以及盐酸倍他司汀氯化钠注射液250ml进行静脉滴注,两组输液均为每天1次。②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加味天麻钩藤饮口服,药物组成:天麻15克,钩藤、杜仲、牛膝、黄苓、菊花、川茸及当归各12克,泽泻、白术各15g,夜交藤、朱茯神各20go临床根据表现不同随症

5、加减,若为眩晕耳鸣,头痛头胀,脾气暴躁,失眠多梦,面色发红,舌苔泛黄,则加羚羊角12克,石决明15克;若为视物旋转,头重昏蒙,胸闷恶心,呕吐,舌苔较白等症状,则去黄苓、菊花,加制半夏10克,陈皮15克,泽泻10克;若临床表现为眩晕症状多发、头痛如针刺、失眠多忘,面色发黑,舌苔上有瘀点或者瘀斑,则加桃仁、红花、白芷各10克,穿山甲6克,若头晕目眩反复,活动后、疲劳时容易发病,心悸,难以入眠,脸色发白,舌淡苔白,则加入桑寄生、山萸肉各15克、黄罠45克,熟地15克。水煎400ml早晚两次温服,服用14天后停用3天。1.6观察方

6、法及指标主要观察以下三个方面的变化:①主症:头晕目眩,②伴随症状:如恶心呕吐,耳鸣耳聋,倦怠乏力,汗出等;③发作频率。同时结合经颅多普勒(TCD)等检查结果。并且在后期一年间进行随访。1.7疗效评价标准中医疗效评价标准参照199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制订发布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第一辑)中规定的疗效标准。并制定相应的疗效指数标准。痊愈:眩晕等症状消失,疗效指数290%;显效:眩晕等症状明显减轻,头微有昏沉或头晕目眩轻微但不伴有自身及景物的旋转、晃动感,可正常生活及工作。疗效指数$70%,同时?90%0有效:头昏

7、或眩晕减轻,仅伴有轻微的自身或景物的旋转、晃动感,虽能坚持工作,但生活和工作受到影响。疗效指数230%,同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