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麻钩藤饮治疗58例高血压眩晕患者临床观察

天麻钩藤饮治疗58例高血压眩晕患者临床观察

ID:31782113

大小:60.63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1-18

天麻钩藤饮治疗58例高血压眩晕患者临床观察_第1页
天麻钩藤饮治疗58例高血压眩晕患者临床观察_第2页
天麻钩藤饮治疗58例高血压眩晕患者临床观察_第3页
资源描述:

《天麻钩藤饮治疗58例高血压眩晕患者临床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天麻钩藤饮治疗58例高血压眩晕患者临床观察【摘要】目的观察天麻钩藤饮对于髙血压导致的眩晕患者临床症状和血压的影响。方法116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8例,两组基础治疗相同,治疗组加用天麻钩藤饮加减。治疗周期为4周。结果两组均对降压有明显作用,但两组降压效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治疗组眩晕症状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可比性。1.2治疗方法两组均采用常规治疗,以卡托普利口服,适当体育锻炼,低盐饮食,戒烟限酒,保持心情舒畅。治疗组加用天麻钩藤饮加减,基础组方为:天麻10g,钩藤15g(后下),杜仲10g,桑寄生15g,石决明30g

2、(先煎),牛膝15g,黄苓10g,梔子8g,茯苓15g,益母草10g,夜交藤15go有肝肾阴虚者加生地,白芍,龟板;有痰浊症状者加半夏,胆南星;肝火明显者加龙胆草,重用黄苓,梔子;气阴两虚者加黄英,沙参,玉竹。每日1剂,水煎日2次口服。两组西药治疗周期均为4周,中药治疗周期为2周至4周。每周门诊测血压1次,记录病情变化。1.3疗效判定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5]中的高血压疗效判定标准。显效:眩晕症状消失,血压保持在正常范围或在临界范围,或者虽然舒张压没有降至正常,但是下降lOmmHg;有效:眩晕症状明显改善,血压没有降至正常范围或在临界范围,但是

3、较治疗前明显降低;无效:眩晕症状及血压均无明显改变。2结果2.1两组眩晕症状疗效比较见表1。2.2两组血压治疗前后变化比较见表2。由两组对比看出,两组治疗前后血压均有明显下降,治疗组降压与对照组无明显统计学差异;但眩晕症状疗效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3讨论现代生活节奏快,工作生活压力大,容易出现紧张,焦虑,愤怒情绪,加之多有体型肥胖,嗜烟嗜酒,作息时间不规则,容易导致血压升高,出现眩晕等症状,临床中有很多患者就以眩晕为主症来诊,临床中医辨证分型多见风阳上扰证型。天麻钩藤饮中天麻,钩藤平肝熄风,为治疗肝阳上亢之要药,牛膝活血通经,引血下行,石决明平肝潜阳

4、,梔子,黄苓清热泻火,益母草活血利水,杜仲,桑寄生补益肝肾,茯苓利水安神,夜交藤安神定志,诸药合用,共奏平肝熄风潜阳之功。本观察显示,单用西药类药物在降低血压方面疗效确切,但是中药在改善眩晕等临床症状方面更有优势,在临床治疗高血压所导致的眩晕症状时疗效确切。参考文献[1]周仲瑛•中医内科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297-303.[2]林金忠,刘园.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0,8(6):649.[3]刘力生.2004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实用本).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4,32:1060-1064.[4]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5、(试行)•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73-7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