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麻钩藤饮加减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观察.doc

天麻钩藤饮加减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观察.doc

ID:20260838

大小:63.12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0-09

天麻钩藤饮加减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观察.doc_第1页
天麻钩藤饮加减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观察.doc_第2页
天麻钩藤饮加减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观察.doc_第3页
天麻钩藤饮加减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观察.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天麻钩藤饮加减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观察.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天麻钩藤饮加减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摘要】目的:观察天麻钩藤饮对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作用。方法:选取门诊原发性高血压病人30例,其中男16例,女14例,并除外合并冠心病心绞痛、心律失常及糖尿病等其它疾病的患者。采用纯中药治疗1个月,观察患者用药后的临床表现及其血脂变化。结果:患者的临床症状及血脂均有改善。结论:天麻钩藤饮能有效降低血压。【关键词】高血压/中医药疗法;天麻钩藤饮/治疗应用;临床观察高血压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目前该病发病率逐年上升,并逐渐向年轻化发展。尽管该病危害极大,但目前尚未有更好的解决方法,虽然治疗高血压的西药很多,并且已取得一定的

2、疗效。但仍有一些病人对常用的降压药疗效不佳,或因其副作用而不能应用。而中药治疗高血压,则具有作用持久,副作用小等优点。现代药理研究证实,许多单味中药有一定程度的降压作用[1]。但中药复方天麻钩藤饮加减能更好地因人制宜起到降压作用,现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诊断标准采用国际高血压联盟制定的高血压诊断及分级标准。I级高血压:收缩压〜,舒张压〜;II级高血压:〜,〜;III级高血压:SBP彡,DBP彡。一般资料按WHO原发性高血压的命名及诊断标准,选取门诊原发性高血压病人30例,并除外合并冠心病心绞痛,心律失常,糖尿病等其它疾病的患者。其中男性16例,女性14例,

3、年龄在35〜58岁之间。平均为岁。病程为3年〜10年不等,平均年。高血压分级:I级13例,II级15例,III级2例。2治疗方法天麻钩藤饮加减,即天麻15g,钩藤15g,桑寄生20g,杜仲15g,石决明25g,夜交藤25g,黄岑10g等,随证加减,肝阳偏亢明显者可加夏枯草50g或煅龙骨、牡蛎各30g以加强降压作用;兼头痛者:加菊花25g;兼血瘀者,加丹参15g,川芎10g;腰膝酸软明显并伴少寐多梦者加泽泻15g,生地15g等。上药水煎200ml,每日1剂,每日2次。观察方法:治疗前后详细记录临床表现,舌脉和血压,同时停用任何西药。1个月为1疗程,治疗前后

4、检测血脂。统计方法采用t检验。3疗效评定及治疗结果疗效评定参照1993年卫生部颁布的《中药新药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制定的降压疗效标准评定[2]。显效:DBP降低彡,并达到正常范围;DBP虽未下降至正常,但已下降彡,须具备其中1项。有效:DBP下降结果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如头晕耳鸣,头痛,心慌及乏力均有改善,精神状态好转,其中显效7例,有效22例,无效1例。DBP平均下降,SBP平均下降。血脂变化见表1。表1治疗前后血脂变化*注:*与治疗前比较,P4讨论高血压属中医的“头痛”,“眩晕”范畴,中医认为其病机不外风,火,痰,虚四个方面。各类眩晕可

5、单独出现,也可相互并见。但从临床来看,以肝肾阴虚,肝阳上亢为多见,《临证指南医案•眩晕门》华岫云按说:“所患眩晕者,非外来之邪,乃肝阳之风阳上冒耳,甚者有昏厥跌扑之虞。其症有夹痰,夹火,中虚,下虚,治胆,治胃,治肝之分下虚者必从肝治,补肾滋肝,育阴潜阳,镇摄之治是也”。因此治疗上宜采用平肝潜阳,滋补肝肾之法。本文采用天麻钩藤饮加减,方中天麻,钩藤为君,具有平肝熄风之功;臣药石决明与牛膝,助君药加强平肝熄风之力并引血下行;佐药杜仲,桑寄生补益肝肾,诸药配伍共奏平肝潜阳、滋养肝肾之功,使全身阴阳平衡,血脉畅通,迗到治疗目的。现代药理研究证明,天麻具有降低外周

6、血管阻力,降低血压,增加脑血流量等作用[3];钩藤具有降压、镇静作用;杜仲、桑寄生也具有降压作用[4]。因此天麻钩藤饮的降压机理,考虑与其具有扩张血管,减轻容量负荷及阻力负荷等作用有关。现代医学研究发现,高血压病的发生,多伴有代谢紊乱,血脂异常,并且二者常常互为因果。本文观察的结果,也与上述变化相符。经治疗后,随着血压的下降,血脂也降低,考虑与血压降低后,代谢紊乱也随之有所改善有关。由于本次观察的病人的血压多为I级、II级,因此该方剂对I级、II级高血压具有确切疗效,且未见明显毒副作用,但对III级高血压的治疗尚需做进一步的观察,必要时可与西药联用,以迗

7、到最佳的疗效。【参考文献】[1]阴健,主编.中药现代研究及临床应用[M].北京:学苑出版社,[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制定.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S],[3]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编著.中草药现代研究[M].第一卷.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4]宋立人,洪恂,丁绪亮,等主编.现代中药学大辞典[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