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9916160
大小:68.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0-07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20例临床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基底动脉尖综合征20例临床分析卢冬梅(辽宁省葫芦岛市中心医院125001)【摘要】目的:探讨基底动脉尖综合征(TOBS)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将我院2001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20例TOBS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木组病例多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吸烟及饮酒等脑血管病高危险因素,首发症状多以意识障碍、眼球运动障碍、瞳孔异常、眩晕、肢体运动障碍等为常见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可发现基底动脉尖端5条血管供应区的多发梗死病灶。TOBS病致残率及死亡率高,预后差。结论:TOBS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缺血性脑干血管病,该病病情凶险,易误诊、漏诊,且临床及
2、影像特征复杂多样,早期诊断及积极有效治疗,可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及生活质量。【关键词】基底动脉尖综合征临床分析【中图分类号】R5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4)01-0283-01基底动脉尖综合征(TOBS)是1980年由Caplan[1]首先发现并命名,是基底动脉尖端缺血或闭塞所致血液循环障碍。现将我院2001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20例TOBS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所有患者在入院时均行头CT检查,符合1999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2]。木组TOBS患者20例,男13例,
3、女7例;年龄52〜84岁,平均74.7岁。20例有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病史,其中10例合并糖尿病,15例有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9例有冠心病病史。大量吸烟、饮酒史8例。1.2临床表现所有病例均为急性或亚急性起病,发病后数小时至3天达到高峰。意识障碍14例,其中进行性昏迷4例,嗜睡7例,昏睡3例,瞳孔异常5例,眼球运动障碍6例,眩晕伴呕吐8例,肢体运动障碍5例。1.3影像学检查入院CT检查未见异常8例,有腔隙性脑梗塞12例,发病24-48小吋后均复查头CT或MRI,均奋基底动脉尖端5条血管供血区内多发低密度病灶,其中脑干14例,丘脑13例,小脑8例,枕叶7例,颞叶内侧4例,多
4、数合并受累,以脑干及丘脑受累最多。1.4治疗及预后全部病例均按照缺血性脑血管病治疗,根据吋间窗给予溶栓、降纤、清除氧自由基、抗凝、脱水降颅压、脑保护、改善脑供血等综合治疗,加强护理,积极防治并发症,好转11例,治愈5例,死亡4例。2讨论TOBS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缺血性脑血管病,其主要危险因素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高脂血症、动脉硬化及动脉狭窄,嗜烟洒奋促发作用等。基底动脉尖部是指以基底动脉顶端为中心的2cm直径范围内5条血管交叉的部位(即2条小脑后动脉、2条大脑上动脉和基底动脉顶端)形成一个‘干’字结构。各种原因引起基底动脉顶端血液循环障碍,使幕上
5、和幕下的脑组织冋吋受累,包括丘脑、丘脑下部、中部、中脑、脑桥上部、小脑、枕叶和颞叶的梗死,即构成TOBS综合征[3】。有文献报道,发病过程中短暂的严重意识障碍为该病的主要临床特点[4】。TOBS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本组有15例合并高冋型半胱氨酸血症,与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脑血管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相符。本组患者主要症候为意识障碍、瞳孔异常、眼球运动障碍、眩晕、肢体运动障碍等,以损害脑干、丘脑最为严重,影像学表明为基底动脉尖端5条血管供血区内多发低密度病灶,发病初期数小吋内CT检査多为阴性,且&迷患者查体无法合作,体征不易全部检出,特别是表现为意识障碍及瞳孔改变的患者,若不能及吋
6、复查头部CT或MRI,不但易漏诊,也易误诊为梗死引起的脑疝。意识障碍发生快,加重病情,迅速进展,多由于中脑深穿支动脉血流供应中断,导致中脑、间脑上行网状激活系统受损,侧枝循环较难建立,所以病情凶险,致残率高,预后差。临床中应提高对本病的警惕性,特别是对于奋卒中危险因素、后循环缺血症状冋吋伴奋意识障碍的中老年患者,应重点考虑本病的可能性人。早期干预脑血管病的高危险因素,延缓脑动脉硬化发生及进程,合理奋效地控制高血压,防止脑血流低灌注的发生极为重要。脑疝、中枢性呼吸循环衰竭是本病死亡的原因[5】。早期准确诊断,合理治疗,积极防治并发症,尤其是早期溶栓治疗对本病的预后至关重要。
7、预后与梗死部位及梗死面积有关,受累血管多,梗死面积大者病情危重,预后差,死亡率高。参考文献[1]CaplanLR.“Topofthebasilar”syndrome[J].Neurology,1980,30:72[2】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1995)[儿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383.[3】饶明俐,林世和.脑血管疾病[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208-210.[4]CastaigeP,IhermitteF,BugeA.Paramedianthalamicandme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