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9858677
大小:346.90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8-10-07
《教育心理学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教育心理学作者简析安妮塔.伍尔福克(AnitaWoolfolk),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1972年于德克萨斯州立大学奥斯丁分校获得教育心理学哲学博士学位;1973-1978年,任新泽西州立大学助理教授;1978-1986年,任新泽西州立大学副教授;1990-1993年,任新泽西州立大学教育心理学系教授。她撰写的《教育心理学》是目前国际教育心理学领域中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教材,也是使用范围最广、最为畅销的心理学教材之一。译者:伍新春,赖丹凤,季娇: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方面的博士生导师,教授为什么选全球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教材;使用范围最广;最畅销;内容全面,涵盖领域广;极具心理学特色;学
2、术态度开放;易懂(专业词汇有解释)语言活波,案例翔实(有插图,有例表,有案例,看起不枯燥)目录第1章.学习、教学与教育心理学第一部分.学习者的特点第2章.认知和语言发展第3章.个性、社会性与道德发展第4章.学习者差异与学习需要第5章.文化与多元化第三部分.教学与评估.第12章学习环境的创设第13章.为每个学生而教第14章.教学评估与测验第二部分.学习与动机第6章.学习的行为主义观点第7章.学习的认知观点第8章.复杂认知过程第9章.学习科学和建构主义第10章.学习和动机的社会认知观.第11章.学习动机与教学第一章学习,教学和教育心理学什么是‘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案?什么是优秀的教学?优
3、秀的教学是科学还是艺术?是对一般理论性理论的应用还是通过具体实践后的发明创造?我们为什么要学习教育心理学?《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案是指政府要求三至八年级的所有学生每年都必须参加阅读和数学的标准化成就测验;以及每个年级段的学生都需要参加一次科学测验来判断学生是否足够努力和是否掌握了科目考试的内容.优秀的教学要求教师:对学生尽职尽责;面对不同的学生的不同的需求采取适宜的指导和评估方式;关注所有学生的专业发展和学习的有效性;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注重提高学生自信心,帮助他们树立责任感;具有反思性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有自己的理论,研究方法,研究问题和研究技术;致力于研究学习和教学来改
4、善教育实践很多人认为教育心理学家花了大量的时间研究许多显而易见的问题,实际上教育心理学与常识区别在于:任何研究结果看起来可能都是普通的常识,如果将复杂的原理一简单地形式呈现出来,它看起来就会很简单,而关键不在于哪些结果听起来是合理的,而是当这些原理付诸实践时,能说明什么问题。第一部分学习者的特点第2章.认知和语言发展第3章.个性、社会性与道德发展第4章.学习者差异与学习需要第5章.文化与多元化主要内容:探讨了儿童个性和社会性的发展的三个主要因素:家庭,同伴和教师;通过自我概念和同一性来认识自己;以及道德发展的相关介绍布朗芬布伦纳理论:发展的社会环境:父母有重大影响;学生的成绩,心理状
5、态会受父母不同教养方式的影响;同伴文化:不同的学生团体有自己的一套规则,在青少年之中尤为明显;友谊,同伴攻击,关系攻击等;比如说同学会受到排斥,孤立,侮辱,恐吓,身体攻击,言语攻击等攻击行为研究表明同伴关系对儿童的个性和社会性健康的发展有重要作用教师应积极与家庭建立联系,注重与家长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分享孩子在学校的成长;处理攻击行为和鼓励学生合作生教师应该注意自己的言行,为学生树立一个无攻击的榜样;让每一个学生在教室有足够的空间和资源从而避免争夺;提供机会,让学生学会容忍和合作(多设计小组活动,通过角色扮演方式提供示范,安排学生帮助受到孤立和攻击的同学)关注学生中的“弱势群体”,鼓励
6、并给他们自信怎么做?第二部分.学习与动机第6章.学习的行为主义观点第7章.学习的认知观点第8章.复杂认知过程第9章.学习科学和建构主义第10章.学习和动机的社会认知观.第11章.学习动机与教学主要内容:对各种理论流派对定义学习的不同观点的介绍;分析认知主义和社会建构主义从而为教育者提供了解学习的独特视角学习的行为主义观点:操作性条件作用斯金纳:正强化和负强化普雷斯物克原理:高频率行为可以成为低频率行为的有效强化。团体结果、行为契约和代币方案的管理策略怎么做?“正反强化”:当学生犯错或表现较好的时候,老师用某种方式弱化或者强化他的行为“普雷斯物克原理”:用同学喜欢的{游戏,看电影,不做
7、作业/考试等}作为交换让他们做不喜欢的“团体结果、行为契约和代币方案”:全班一起奖励或者是惩罚,尽量要有‘安慰奖’;跟学生明确约定某特殊待遇或奖励相对应需要做的事{对爱讲话的同学要求搞几天卫生;上课睡觉的考试需要及格或者优秀;搞手机的每天完成20圈操场等};以前的计分,扣分,现在可以把计分标准人性化一点,好的行为,改正坏习惯也可加分等收获在处理学生问题时,在方法前面的是老师的态度在处理问题学生时应该关注为什么会有这个行为而不是行为本身,从了解行为出现原因来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