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麻醉的临床应用进展课件

静脉麻醉的临床应用进展课件

ID:19636281

大小:2.16 MB

页数:45页

时间:2018-10-04

静脉麻醉的临床应用进展课件_第1页
静脉麻醉的临床应用进展课件_第2页
静脉麻醉的临床应用进展课件_第3页
静脉麻醉的临床应用进展课件_第4页
静脉麻醉的临床应用进展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静脉麻醉的临床应用进展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静脉麻醉的临床应用进展(关于老年病人的手术)静脉麻醉理论新进展概述新的静脉麻醉药(丙泊酚)和麻醉性镇痛药(瑞米芬太尼)的出现以及新概念的提出大大地改变了临床麻醉的实践,发达国家很多手术(60%以上)已经在门诊完成。以多种少量的麻醉药能很快地使病人达到麻醉状态,手术中既能保证病人生理状态稳定,又能满足手术的要求;手术结束后病人能立即恢复到正常状态,不仅不感到痛苦,而且没有恶心、呕吐的感觉,这是麻醉医师多年追求的目标,现已逐渐成为可能和现实。静脉麻醉理论新进展脑电双频谱分析BIS是第一个被美国FDA批准用于测定药物催眠效应的脑电监测方法。自然睡

2、眠和药物诱导的睡眠状态,脑电波形有谐调的时相性,双谱分析能够测定这种所谓的脑电双向一致性。BIS是应用非线性相位锁定原理对原始脑电波进行逐级回归分析处理的一种方法,处理之后的数据包括更多的原始脑电信息,较好地排除了干扰脑电信息的因素。脑电双谱分析的回归议程将结果转换成1~100数值,0等于脑电等电位,100为完全清醒状态。双谱指数小于60时,对于声音完全不可能有反应。现在许多麻醉药的药效都是应用双谱指数进行研究的。已经证实,根据双谱指数给予麻醉药能保证病人术中无知晓,而且能减少麻醉药的用量,加速术后病人的恢复速度静脉麻醉理论新进展常数Keo

3、作用部位:效应室常数Keo:表示血浆和效应室药往返浓度平衡的速度半衰期(T1/2)Keo:血浆和效应室药物浓度平衡达一半的时间,T1/2Keo短的药物其作用起效慢静脉麻醉理论新进展常数Keo了解达峰时间,选择适当的麻醉药,确定最佳药物给予时间,获得最佳效果。举例:麻醉诱导时芬太尼(达峰时间为216秒)和硫喷妥钠(达峰时间为102秒)不宜同时静脉注射,否则,当对硫喷妥钠起效病人进行气管插管时,由于芬太尼还未达到峰值效应,可因气管插管的强刺激出现高血压,而插管后手术未开始前,因芬太尼作用最强时刺激最小而出现低血压,这对于高血压、缺血性心脏病、甲

4、状腺功能亢进症和嗜铬细胞瘤等病人的麻醉诱导尤为重要静脉麻醉理论新进展持续输注后半衰期(Context—SensitiveHalfTime):指持续静脉输注某种药物一定时间后停药,血浆或效应部位药物浓度降低50%所需要的时间。可以理解为与输注时间相关的半衰期,反映了持续输注时间与药物消除之间的关系。半衰期是指单次静脉注药后,血药浓度降低了50%所需时间,仅反映单次注入的药物通过生物转化和排泄从体内消除的特性,而不能反应药物在机体内三室之间的转运和分布。研究表明,随输注时间延长,其半降时间也廷长。不同药物的半降时间也是不同的。因此,半降时间对于

5、TIVA的药物选择和预测麻醉恢复时间是非常重要的静脉麻醉理论新进展目标浓度控制输注(target-controlledinfusionTCI)TCI由于对静脉麻醉药药代动力学的深入了解以及微机技术的高度发展,使用自动麻醉药物输注装置达到预定的血浆药物浓度现在已经成为可能,1996年研制出了第一台专门给予丙泊酚的TCI装置(Diprifusor)。靶浓度控制输注系统代表着静脉麻醉给药方法最新进展,这样象使用挥发罐一样,使麻醉医师较容易地随时调整静脉麻醉药的血药浓度,保证相对恒定的麻醉状态。和麻醉医师自己给予丙泊酚进行比较,靶浓度控制输注系统维

6、持病人血浆药物浓度更稳定。现在该系统在发达国家已用于临床麻醉,并很快扩展应用于外科重症治疗病房和术后的病人。丙泊酚的研究进展指征短效静脉全麻药用于全麻诱导和维持;作为镇静药应用于部位麻醉施行于手术或诊断技术所谓的静脉麻醉“挥发罐”(diprifosor)目标浓度控制输注(TCI)适用于成人全麻诱导和维持丙泊酚的研究进展Diprifusor”TCI:见后抗氧化剂作用:丙泊本分的化学结构与食品工业中常用的抗氧化剂(butylatedhydroxy-toluene)相似,具有明显的抗氧化作用,可清除超氧化物和过氧化硝酸盐基而形成稳定且无反应的苯羟

7、基。有研究表明,在离体和在体研究中丙泊酚有保护细胞线粒体抵御过氧化酯的侵袭,在人体可保护红细胞,而在鼠能保护肝细胞,防止因氧化剂为介导的损伤。最新的研究认为,在脏器移植中,积极的抗氧化剂治疗具有长效作用,能改善细胞内信息的传递,改变移植器官致免疫表位的表达。由于上述抗氧化剂的作用机制,丙泊酚在重症病人或围术期可能产生持续有益的效应。丙泊酚的研究进展抗呕吐作用:丙泊酚用于临床十余年来不断被发现一些新的和意外的特性,抗呕吐乃其特性之一。丙泊酚麻醉术后恶心、呕吐(PONV)的发生率明显下降。有研究报道在门诊手术中,PONV发生率,丙泊酚比以安氟醚

8、、异氟醚和七氟醚为基础的麻醉明显降低。其机制不明,可能由于丙泊酚直接抑制化学受体触发区(CTZ)——迷走核,以及与恶心、呕吐有关的其他部位。最新研究表明持续输注丙泊酚,可通过GA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