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唐朝选官制度的事

关于唐朝选官制度的事

ID:19578956

大小:38.77 KB

页数:26页

时间:2018-10-03

关于唐朝选官制度的事_第1页
关于唐朝选官制度的事_第2页
关于唐朝选官制度的事_第3页
关于唐朝选官制度的事_第4页
关于唐朝选官制度的事_第5页
资源描述:

《关于唐朝选官制度的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关于唐朝选官制度的事  篇一:汉唐时期的“另类”选官制度  日前发布的《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若干规定(试行)》,对干部“能上不能下”这一老大难问题作出了明确规范。文件一经发布,迅速在社会层面引起广泛关注。  前溯到XX年底,《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推进干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作出了明确规范。  从《决定》到《规定》,干部“能上能下”迈出了一大步。干部的“能进能出”,一个可供操作的《规定》似已呼之欲出。  能进能出,核心在机制灵活。再往历史的深处追溯,帝国时期一些“另类”的选官

2、制度,或许可以对我们有所启发。  张大春小说《大唐李白》写李白的同族叔叔李衍,追随其兄、即李白的父亲李客从安西进入中原后,颇倾心于士大夫衣冠,便脱却商籍,谋划起了“流外官”的生计。后来李衍取得了胥吏的任用资格,因干练之才受越州都督府长史褒举,得以出任嘉兴县令,从此“流外入流”,得遂所愿。  李衍其人,历史上未保真有,但唐代“流外入流”的选官制度倒是客观存在。这个选官制度当起于隋末唐初。随着官僚集团的膨胀,朝廷和地方政府要应对繁多的行政事务,赖以九流三十阶以内的万职事之官,显然无能无力。维系官署职事庶务

3、,只能靠“流外”的胥吏。这些“流外”的小吏,经过吏部铨选,被授予职事官或散官,进入“流内”,成为唐代继科举和门荫两个主要选官路径之后,又一入仕途径。  对于“流内”的官员,甚或主宰一方事务的行政长官,他们也常常会为手下无人听差这个问题而困扰,因此,任用胥吏既在职权之内,自能大开方便之门。在科举已然成为唐代主要的选官用人制度的背景下,“流外入流”虽然另类,但它为巩固帝国、征选才干确乎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到了高宗、武周时期,地方官署任用的诸般胥吏,竟然达到了35万之众。这种“流外入流”的选官制度,用今天的话

4、来理解,就是经由领导的褒举和人事部门的考核,从体制外进入体制内的一种选官用人制度。唐朝用人制度的开明,或许得益于汉朝的一开风气,而“流外入流”的制度,更多受到了汉朝的“举孝廉”制度的启发。  汉武帝元光元年,皇帝下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名为两科,但在两汉时期,孝廉往往连称而混同为一科。其科虽属清流之目,但仍然不失为官吏进身的正途。虽然孝子廉吏不尽然都是干才,但对于帝国的官场风气,却有着非常积极的影响。比及唐朝的“流外入流”,“举孝廉”几乎是汉朝帝国主要的选官用人制度。自汉武帝以迄东汉,不少名公巨卿都是孝

5、廉出身,可见这一制度对汉代政治的影响深巨。  从思维启发上推,汉代的“举孝廉制度”又可能脱胎于先秦的征辟制。帝国通过自上而下选拔官吏:征,是皇帝征聘;辟,是公府、州郡辟除。秦始皇征叔孙通,是因为叔孙通有文学才华,而王次仲则以变仓颉旧文为隶书得征。后来的汉高帝发求贤诏,也是继承了这一方式。  用今天的标准来看,无论是“举孝廉”还是“征辟”,都可看到其制度的开明性和灵活性,由此,也足见此类选官用人制度背后的帝国襟怀。  帝国数千年,人才万万亿。帝国和地方政府从士人中选拔才干进入官僚系统该采取什么方法更为人

6、性和完备,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帝国的组织系统。科举制在明清两朝,已越来越多地显现出弊端,让更多士人从体制外进入体制内,破除体制障碍显然是历史的必然,晚清之后的变革,当是为新中国成立后一新面目的人事制度改革所作的一种有效铺垫。  今天,中央和地方政府需要更多的体制外人员来处理繁杂的行政事务,为这些体制外的优秀人员提供一个进入体制内的通道,这是今天的开明开放制度的题中应有之义。因此,不妨说,人才的“能进能出”,比起干部的“能上能下”来,似乎显得更急迫和更重要――好的能进去,坏的才能出来。  篇二:选官制度练

7、习  1.(XX·吉林长春三模·26)“唐代科举考试的范围从经文到时事政治、经济、制度、军事、法律、盐  政、漕运、历史、数学、文字学,不仅考儒家的东西,还考道家的东西,使学校教育规模得到空前的发展;从元至清,科举考试的内容几百年一贯制地局限于儒家经典,命题范围有严格的限制??程朱理学成为清办学育才的指导思想。”上述材料说明了()  A.科举制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  B.科举制是一个逐渐完善的过程  C.科举制对学校教育产生了制约和导向作用  D.科举制的发展反映了中央集权的加强  2.(XX·湖南雅

8、礼中学高三月考一·19)平等一直是人类社会追求的目标。机会均等,就是否定任何特  权,大家有相等的机会自由竞争;结果平等,就是平均分配各种价值,按照人头分配或按需分配。关于机会均等和结果平等的表述正确的是()  A.19世纪中期英国重视结果平等B.斯大林时期强调了机会均等  C.今天美国体现了机会均等和结果平等的调和D.科举制度重视的是结果平等  3.(XX·广东肇庆二模·12)侯建新指出:“科举制度后来曾引起近代西方贤达的关注,但就其实质而  言毫无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