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异黄酮提取及纯化工艺研究进展

大豆异黄酮提取及纯化工艺研究进展

ID:18024017

大小:257.15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9-13

大豆异黄酮提取及纯化工艺研究进展_第1页
大豆异黄酮提取及纯化工艺研究进展_第2页
大豆异黄酮提取及纯化工艺研究进展_第3页
资源描述:

《大豆异黄酮提取及纯化工艺研究进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麓2011,No.10一大豆异黄酮提取及纯化工艺研究进展张海军,李琳,李景文,王庆钰,王英(吉林大学植物科学学院,吉林长春130062)摘要:综述了大豆异黄酮提取及纯化的各种方法,如:溶剂萃取法(乙醇提取法、甲醇提取法等)、微波萃取法、超声波萃取法、超临界流体萃取法、大孔树脂吸附法、沉淀法、柱色谱法、超滤法、固相萃取法等,简要介绍了原理及目前应用状况并对各方法特点作出比较分析,以期为大豆异黄酮进一步的研发提供技术选择参考。关键词:大豆异黄酮;提取工艺;纯化中图分类号:TS214.2;TQO28.3;R284.2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3—6202(2011)10-0033

2、—03大豆异黄酮具有抗氧化活性、弱雌激素活性、抗1大豆异黄酮的提取溶血活性以及抗真菌活性等功效,在预防和治疗白目前大豆异黄酮的提取方法很多,主要依据大血病、骨质疏松、妇女更年期综合症、衰老、老年痴呆豆异黄酮糖苷和苷元的性质及其杂质来选择相应方及抗辐射等方面作用突出,已引起医药卫生、食品、法,其中最经典的是溶剂浸提法。该法具有提取率农业等领域的广泛关注_1J。开发利用大豆异黄酮高、产品稳定等优点,依提取溶剂不同分为:热水、弱作为保健食品或美容用品基料和添加剂的前景广碱性水、酸水解、乙醇一水、甲醇一水、丙酮、乙酸乙酯、阔。目前自然条件下大豆异黄酮的纯度尚不能满足正丁醇等,采用较多的

3、是醇一水系提取法。市场要求,相关提取、纯化等工艺问题亟待解决,高随着新技术的出现,微波萃取、超声波萃取、超效提取大豆异黄酮、确定最佳提取及纯化工艺对其临界流体萃取成为重要的辅助提取手段。总结了近开发利用尤为重要。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学者的大20年国内外相关研究,对大豆异黄酮提取方法作对量异黄酮提取及纯化工艺研究进展,以期为大豆异比,见表1。黄酮的深入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表1大豆异黄酮提取方法对比1.1溶剂萃取法的提取率较低的特点,提出采用盐析和等电点沉淀1.1.1醇一水系溶剂萃取法工艺分离除去提取液中的大豆蛋白质,pH(4.1±天然大豆异黄酮多以苷的形式存在,提取方法0.1)

4、下,加入3.0g/ml的ZnC1。,大豆蛋白质的分一般采用有机溶剂萃取法,其中乙醇一水系和甲醇一离除去率最高。豆粕中蛋白质含量较高,醇提取时水系提取效果最佳,由于后续提取工艺、生产成本及一方面要求高异黄酮提取率;另一方面要求低蛋白食用毒性等因素,乙醇一水系提取在生产中应用普质提取率,需要对其方法进行优化,与其它方法结合遍。胡卫新等[3]对乙醇一水系提取法进行优化,以体使用。乙醇提取相对简便、对设备要求低,但提取率积分数7O乙醇,固液比(豆粕:溶剂)为1:l0,不高,后续处理和精制较为繁琐,需与层析、离心沉7O℃提取豆粕3次,每次1.5h,可使大豆异黄酮的淀、膜技术等结合使用,达

5、到分离纯化的目的。一般总转移率高达95,且干扰物质较少。根据蛋白质甲醇的提取效果要优于乙醇,但由于其有毒,不利于收稿日期:2011-07~22;修回日期:2011-09—03基金项目: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重大专项资助项目(20O8ZxO80O4—0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0971808)作者简介:张海军(1986一),男,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大豆分子育种工作。通讯作者:王英(1976一),女,讲师,博士,研究方向为大豆分子育种。一张海军等:大豆异黄酮提取及纯化工艺研究进展/2011年一l0期生产,在实验室研究中应用更为广泛。异黄酮微波辅助提取工艺,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

6、验,1.1.2其它溶剂萃取法确定优化参数:8O目豆粉,微波功率240W,体积分除了醇提外,还有热水、碱性和酸性水溶剂萃取数60乙醇,辐射90S,液固比1O:1,提取2次,比法、酶水解溶剂萃取法等,酸水解异黄酮的方法被证常规浸提省时,节约溶剂,提取率高。实其提取率和产品纯度都要优于醇一水系提取法,但1.4超临界流体萃取法酸水溶液提取会使较多的糖类和蛋白质进入提取开发新的、高回收率的大豆异黄酮生产工艺是液,后续分离提纯困难,碱性水提取增加了中和、除目前国内外研究的热点。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利用盐等工序,环保成本高,不适宜工业化生产。超临界流体在有机溶剂中的较大溶解度,利用压力1.2超

7、声波萃取法和温度引起溶剂体积膨胀,降低其溶剂化能力,按极超声波萃取法通常作为溶剂萃取法的辅助方法,性大小、沸点高低及分子量大小依次使溶解物质析原理是空穴作用可破坏植物细胞及膜结构,增加内容出。采用超临界CO。萃取是今后企业生产的主要物穿透力,利于异黄酮类化合物的释放和溶出,辅加技术,具有提取率高、能耗低、产品纯度好、流程简便以搅拌振荡、热效应、空化效应及水浴效果,可大大缩和无有机溶剂残留等优点,对设备要求较高。超临短提取时间,提高有效成分提取效率。谢明杰等利界CO萃取可保持制品活性,袁其朋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