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国外中国文学译介与研究文情报告

新世纪国外中国文学译介与研究文情报告

ID:16011669

大小:49.00 KB

页数:35页

时间:2018-08-07

新世纪国外中国文学译介与研究文情报告_第1页
新世纪国外中国文学译介与研究文情报告_第2页
新世纪国外中国文学译介与研究文情报告_第3页
新世纪国外中国文学译介与研究文情报告_第4页
新世纪国外中国文学译介与研究文情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世纪国外中国文学译介与研究文情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新世纪国外中国文学译介与研究文情报告中国文学翻译之争读书报告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翻译之争读书报告作者:王向远、陈言版次:200年5月第1版第1次出版社:百花洲文艺出版社简介:政治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二十世纪是中国历史上阶级矛盾、民族矛盾、社会矛盾键尖锐、社会深刻变革的一百年。在风风雨雨中,中国的哲学、历史、文学、艺术等领域涌现了许多学术观点、学术流派。由19世纪晚期诞生的翻译文学不断引起学者的关注。本书序章部分主要讲述了中国翻译文学的艰辛历程,包括肇始、繁荣、成熟、困难、最后到全面繁荣。从第一章开始讲述了随着时代不同、社会背景、政治情况的不同,学者对翻译展开

2、的争论,其中包括早期的“信达雅”之争、直译与意译之争、“异化”与“归化”之争、复译转译之争等。不论哪种争论,都没有绝对的对错,只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学者译者思想的进步,翻译理论不断完善,更加倾向于在译文中结合两种翻译。主要内容:序章:19世纪晚期,开始了翻译文学。由于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因长期闭关锁国而被迫打开国门后,开始向西方学习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翻译也应运而生。由于处于初期阶段,翻译文学总体上呈现出探索的、未成熟的特点。译者普遍地改造原作的体式,而读者在欣赏翻译文学的时候,也不问译文是否重视原文,此时的翻译家主要有林纾、鲁迅、梁启超等;五四运动时期,

3、翻译文学开始繁荣。革命者企图通过引进外国资产阶级文化来对抗中国的封建文化,因此翻译活动大量开展,翻译的目的性更加明确,出现了许多文学团体和纯文艺期刊,文学翻译变得有系统、有组织了。“文学研究会”成为我国近代史上第一个成员最多的著名新文学社团。此时著名的翻译家有郑振铎、陈独秀等;国民革命时期,翻译文学走向成熟。这十年中国文学的显著特点是文学的左翼化倾向,大量翻译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等。在这个时期,也出现了我们翻译文学史上第一个专门登载外国文学作品的杂志——《译文》。同时,展开了关于翻译标准问题的讨论;抗日战争时期,翻译文学艰难推进。总的来说,这个时期我们翻

4、译文学进步不大,对战后德国和日本文学的译介均有减少;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时期,翻译文学得到进一步发展,党和政府将文学翻译及其出版进行了严格的统筹管理,将其纳入社会注意计划经济体制。值得一提的是,在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我国的翻译文学出现了持久萧条、停滞状态。从选题来看,大多是俄苏的作品,日本和印度文学的翻译开始受到重视,且新译本较少、多为复译本和修订本。就翻译质量来讲,由于政府严格管制,劣译较少;改革开放后,我国翻译文学全面发展。选题的内容更加开放,选题的空间范围扩大,出现了拉丁美洲文学翻译,翻译文学出版系统化、规模化、丛书化,复译本大量出现,翻译作品逐渐

5、选集化、全集化,出版了一些填补空白的外国古典文学重大翻译项目,译文集出版问世,翻译及文学翻译、翻译文学的理论研究空前繁荣。下面我就其印象最深刻的几个内容进行大致的总结和概述。第一章:“信达雅”之争“信达雅”是由严复提出的。关于它的争论,出现了三次高潮:第一次是二三十年代,第二次在50年代,第三次始于80年代。争论的话题主要包括以下几点:“信达雅”是否是严复的首创;“信达雅”的内涵及“信达雅”三者之间的关系;“信达雅”是都可以作为翻译标准。其中,争论最大是“雅”,若原文不雅,那译文是否需要追求“雅”,有人认为三者缺一不可,同等重要,也有人认为“信达雅”本

6、身就是矛盾的。“信达雅”应该在不同的时空条件下,社会北京、读者译者的需求等条件下,可以相辅相成发挥作用。对于最后一个争论,“信达雅”是否可以作为翻译标准,笔者认为无论对“信达雅”是否赞同,通过这些争论,客观上都为‘信达雅“赋予了新的意义,使其焕发了新的生命力,对中国译学的健康发展极其有益。第二章:直译与意译之争三种意见:第一,提倡直译,但争论直译是否为逐字译;第二,反对直译,主张意译;第三,将两者调和折中。鲁迅先生把直译理解为逐字译,并用于实践,遭受了许多译者的反对,如刘半农正确地区分了“直译“与”字译“的区别,认为直译不是逐字译,而是力求不失愿意且译

7、文流畅。梁实秋等翻译家猛烈地批评了鲁迅的直译,分析了鲁迅中看不懂的例子。两人争论不休。而最折中的方法是强调直译与意译统一,不能直译的地方就意译,只有两种方法灵活运用,才能左右逢源、得心应手。第三章:“异化”与“归化”之争异化主要以原语文化为归宿,强调译文要有“异”于目的语,归化以目的语文化为归宿,强调译文要同化于目的语。有的认为异化与归化的矛盾实际就是直译与意译的矛盾,这是不全面的,因为直译意译是从语言层面出发,而归化与异化更加强调文化因素。异化和归化都不是绝对的,他们是历史的、动态的概念,有些译文在当时是‘异化“的,可在后来就不“异化”了,甚至变成“

8、归化”了。第五章:“处女”、“媒婆”、“奶娘”之争在论争中,有人将创作比作“处女”,将翻译比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