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5538318
大小:67.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8-03
《微生物的培养和应用(3)》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学习内容: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学习目标:进行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测定某种微生物的数量;课前导学:1.纤维素是类物质,是自然界中纤维素含量最高的天然产物,此外,木材、作物秸秆等也富含纤维素。2.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一般认为它至少包括三种组分,即、和,前两种酶使纤维素分解成纤维二糖,第三种酶将纤维二糖分解成。正是在这三种酶的协同作用下,纤维素最终被水解成葡萄糖,为微生物的生长提供营养,同样,也可以为人类所利用。3.筛选纤维素分解菌可以用法,这种方法能够通过直接对微生物进行筛选。原理是:刚果红可以与纤维素形
2、成红色复合物,当纤维素被纤维素酶分解后,红色复合物无法形成,出现以为中心的透明圈,我们可以通过是否产生来筛选纤维素分解菌。4.在土壤中取样的方法有:①;②。5.刚果红是一种,它可以与像纤维素这样的多糖物质形成红色复合物,但并不和水解后的纤维二糖和葡萄糖发生这种反应。6.分离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实验流程图如下:→→梯度稀释→→。纤维素分解菌大多分布在富含的环境中。纤维素分解菌选择培养基属于液体培养基,原因是没有添加成分。7.“刚果红染色法”:比较两种染色法的各自的优缺点染色法优点缺点方法一颜色反应基本上是纤维
3、素分解菌的作用操作繁琐刚果红会使菌落之间发生混杂方法二操作简便不存在菌落混杂问题产生淀粉酶的微生物也产生模糊透明圈,有些微生物能降解色素,形成明显的透明圈。8.为了确定分离得到的是纤维素分解菌,还需要进行实验,纤维素酶的发酵方法有液体发酵和固体发酵。纤维素酶测定方法是对纤维素酶分解滤纸等纤维素所产生的含量进行定量测定。例题精讲:1.微生物与人类关系密切,虽然有些微生物能使动植物患病,但多数微生物对人类是有益的,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⑴下表为两种微生物的培养基配方。A培养基KH2PO4Na2HPO4MgSO4·
4、7H2O葡萄糖尿素琼脂1.4g2.1g0.2g10.0g1.0g15.0g3B培养基纤维素粉NaNO3Na2HPO4KH2PO4MgSO4·7H2OKCl酵母膏琼脂5g1g1.2g0.9g0.5g0.5g0.5g15.0g上述两种培养基中的物质溶解后,均用蒸馏水定容到1000mL。⑴为检验纤维素分解菌的存在与否还应加入__________,将呈______反应。在纤维素分解菌的周围会出现____________。⑵微生物接种的方法很多,平板划线法操作结束时,为什么仍需要灼烧接种环?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⑶微生物培养过程中还有什么方法或步骤要防止其他微生物污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⑷B培养基配制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①称量②溶化③计算④调pH⑤灭菌⑥倒平板⑸该实验使用过的培养基及其培养物必须经过___处理后才能丢弃,以防止培养物的扩散。反馈矫正:⒈下列有关培养基和菌种鉴定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植物组织培养常用的是固体培养
6、基B.可利用固体培养基上菌落的特征来判断和鉴别细菌的类型C.利用刚果红培养基上是否形成透明圈来筛选纤维素分解菌D.在无氮培养基中加入酚红指示剂鉴定尿素分解菌2.微生物(除病毒外)需要从外界吸收营养物质并通过代谢来维持正常的生长和繁殖。下列有关微生物营养的说法正确的是()A.乳酸菌与硝化细菌所利用的碳源物质是相同的B.微生物生长中不可缺少的一些微量的无机物称为生长因子C.培养基中的营养物质浓度越高对微生物的增殖越有利D.生长因子一般是酶或核酸的组成成分,微生物本身合成这些生长因子的能力往往不足。3.回答下列有
7、关问题(1)在大肠杆菌培养过程中,除考虑营养条件外,还要考虑______、______和渗透压等条件。(2)在微生物培养操作过程中,为防止杂菌污染,需对培养基和培养皿进行________(消毒、灭菌);操作者的双手需要进行清洗和______。(3)若用稀释涂布平板法计数大肠杆菌活菌的个数,要想使所得估计值更接近实际值,除应严格操作、多次重复外,还应保证待测样品稀释的_______。(4)通常,对获得的纯菌种还可以依据菌落的形状、大小等菌落特征对细菌进行初步的____________。(5)培养大肠杆菌时,在
8、接种前需要检测培养基是否被污染。对于固体培养基应采用的检测方法是_________。(6)若用大肠杆菌进行实验,使用过的培养基及其培养物必须经过_______处理后才能丢弃,以防止培养物的扩散。3例题精讲:⑴刚果红红色透明圈⑵杀死接种环上残留菌种,避免污染环境和感染操作者⑶培养基灭菌,接种环境灭菌,接种过程无菌操作。⑷③①②④⑤⑥⑸灭菌反馈矫正:3.(1)温度酸碱度(2)灭菌消毒(3)比例合适(4)鉴定(或分类)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