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盾态度消极评价与情感

矛盾态度消极评价与情感

ID:15501061

大小:26.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8-03

矛盾态度消极评价与情感_第1页
矛盾态度消极评价与情感_第2页
矛盾态度消极评价与情感_第3页
矛盾态度消极评价与情感_第4页
矛盾态度消极评价与情感_第5页
资源描述:

《矛盾态度消极评价与情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矛盾态度消极评价与情感本文档格式为WORD,感谢你的阅读。最新最全的学术论文期刊文献年终总结年终报告工作总结个人总结述职报告实习报告单位总结演讲稿矛盾态度消极评价与情感摘要:矛盾态度是个体对同1客体同时存在的积极和消极评价与情感。文章阐述了矛盾态度的概念界定与测量方法,矛盾态度的主要引发因素与基本特性,以及矛盾态度对信息加工、行为意图和实际行为的影响。最后,文章指出矛盾态度的概念尚需进1步明确,测量方法还需扩展,对于引发矛盾的客体因素以及矛盾态度的特性也有待深入研究。关键词:矛盾态度,态度客体,积极评价,消极评价。1引言态度(Attitude)的研究是社会心理学研究领域的重要组

2、成部分。很多研究者认为,态度是个体对客体所产生的某种程度的积极或者消极的评价倾向[1]。这种观点认为态度评价是单维度的。也就是说,个体对同1客体只能产生积极的、消极的或者中立的态度评价,不会同时产生积极和消极的两种态度评价。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对某1客体同时产生喜爱和厌恶之情。例如,1个人因为锻炼可以增进健康而喜爱体育锻炼,但同时也因为锻炼会浪费时间而拒绝体育锻炼。研究者将这种对同1事物同时产生不1致评价的现象称为矛盾态度[2]。本文将从矛盾态度的概念界定、测量方法,矛盾态度的产生与特性,以及矛盾态度对信息加工、行为意图和行为的影响几个方面对矛盾态度的研究

3、现状进行系统的阐述,并在此基础之上提出关于矛盾态度有待进1步探讨的问题。2矛盾态度概念的提出2.1矛盾态度的研究起源矛盾(ambivalence)1词最早被瑞士精神病医师Bleuler(1911)应用于1种特定心理现象的描述,他用该词表示1个人同时存在不相容的情绪、认知和意图。他将产生矛盾态度作为精神分裂症的早期临床表现。同时,他认为正常人有时也会产生矛盾态度。而弗洛伊德则认为矛盾(ambivalence)是指情感的不1致,例如爱和恨,他对矛盾态度的探讨也推动了这1概念的迅速普及。也有学者批评在精神分析理论中矛盾的概念是泛指所有的心理冲突,认为这样的概念界定过于模糊[1]。社会

4、心理学领域对矛盾的研究始于Scott(1968),他最先将矛盾这1概念引入了态度的研究领域,并且探讨了矛盾态度的测量方法[3]。但直到20世纪90年代,对矛盾态度的研究才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对矛盾态度的研究在很长1段时间里被忽略,可归因于长期以来态度研究的1致性取向,基于该取向的理论认为矛盾态度仅仅是1种临时存在的状态,这种临时状态会随着不1致信息的处理而迅速消失[2]。当前对矛盾态度的关注与社会认知领域的研究发展有很大关系,这主要是因为社会认知领域的研究并不强调各种认知元素的1致性。例如,该领域的大量研究探讨人们如何处理偏见、图式、刻板印象中不1致的信息。近年来,内隐社会认知

5、领域的研究发展也进1步推动了矛盾态度的研究。有研究者认为矛盾态度的不1致评价具有内隐的成分,因此内隐社会认知的研究方法也被应用于矛盾态度的研究中。例如,国内学者吴明证使用内隐联想测验的方-1-法探讨了内隐社会态度的矛盾现象,并提出了内隐矛盾态度(ambivalenceofimplicitattitude,AIA)的概念[4]。2.2矛盾态度的概念界定依据Cacippo和Berntson(2001)的评价空间模型,矛盾态度存在分离的积极和消极两个维度,而不是从1端到另1端的单1维度[5]。按照这1观点,个体会对同1态度客体同时产生较强的积极和消极评价。随着态度的双维概念提出,研究

6、者从多个角度对矛盾态度进行了界定。追溯以往有关矛盾态度的研究,尽管因所关注问题的不同,对这1概念的界定不太1致[3],但大部分研究者都认为,矛盾态度是指个体对同1态度客体同时存在积极和消极的评价和情感。根据冲突来源的不同,将矛盾态度分为3种类型:第1,由认知不1致所导致的矛盾态度,例如个体认为某人是聪明的但不可信赖;第2,由情感不1致所导致的矛盾态度,例如弗洛伊德所提到的个体对某人同时存在爱与恨;第3,认知与情感不1致所导致的矛盾态度,例如,个体在情感层面喜爱巧克力,因为它口感好,但同时在认知层面排斥巧克力,因为它含有较多的热量。3矛盾态度的测量方法在矛盾态度研究的发展过程中,

7、研究者使用了多种方法来测量矛盾态度。这些方法中应用较多的主要有以下3种:3.1“基于经验”的测量方法“基于经验”的测量方法(experiencedambivalence),又称作矛盾态度的直接测量法(directmeasurement)或整体判断测量法(meta-attitudinalmeasure)[1][6]。该方法强调态度持有者对态度客体的主观印象,要求被试直接报告所体验到的矛盾态度的强度。例如,Lipkus(2001)在吸烟的矛盾态度研究中使用了该方法。在该研究中使用了6个项目的自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