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患者介入治疗的护理

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患者介入治疗的护理

ID:15234482

大小:29.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8-02

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患者介入治疗的护理_第1页
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患者介入治疗的护理_第2页
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患者介入治疗的护理_第3页
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患者介入治疗的护理_第4页
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患者介入治疗的护理_第5页
资源描述:

《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患者介入治疗的护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患者介入治疗的护理【摘要】总结11例介入取栓治疗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患者的护理。护理要点:术前注意生命体征变化,发现休克征象及早采取措施;观察腹部体征,该病早期腹部体征与腹部疼痛程度不成正比;控制血管扩张剂的输入速度和浓度,以免诱发合并症。术后积极护理穿刺伤口及肢体;做好饮食指导;对于术后并发症严密观察、护理;抗凝药物的使用,严密监控,观察出血倾向,调整药量。本组9例成功治愈;2例好转,转外科手术治疗。【关键词】放射学介入性肠系膜上动脉闭塞护理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Superi

2、ormesentericarteryembolism,SMAE)是临床较少见的危重急腹症。造成肠系膜上动脉栓塞的病因有心脏瓣膜病、心律失常、左心房血栓形成、主动脉动脉硬化、肿瘤等。其发病急骤,病情凶险,致残率及病死率极高,有文献报道病死率达到59%以上。[1]临床只有少数患者具备特征性表现:即与体征不相符的急性剧烈腹痛,强烈的胃排空症状,器质性心脏病。[2]传统治疗方法为通过外科手术切除坏死肠段。近些年来,随着介入放射学技术的发展,依靠介入的方法在行血管造影的同时取出栓子开通动脉,提高了该病的治愈

3、率。回顾北医三院及胜利油田中心医院2008年1月至2010年8月期间介入治疗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患者11例,现将护理体会汇报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5本组11例,男7例,女4例;年龄37~75岁,平均56岁。既往史:风湿性心脏病心房纤颤4例;左房粘液病1例;脑梗塞1例;2例伴有高血压糖尿病;1例伴有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所有患者均以急性腹痛为主诉;恶心、呕吐9例;血便3例;2例伴有轻度腹膜炎症状。11例均通过介入取栓治疗,成功的取出栓子,有8例留置导管溶栓,7例血栓溶解,余4例支架治疗。本组1

4、1例中9例患者治愈;2例有效,介入治疗后,腹痛减轻,仍有局限性腹膜刺激征,转外科行肠切除治愈。11例患者从就诊到明确诊断接受治疗的时间间隔是3~46h。1.2治疗方法简介常规行Seldinger股动脉穿刺,选择性行腹腔动脉(Celiacartery,CA)及肠系膜上动脉(SMA)造影,了解梗阻部位、范围。应用长动脉鞘(Optimed公司)吸栓,取栓时一次性给予肝素6250U,而后600~1000U/h持续泵入;动脉造影显示肠系膜上动脉纤细或痉挛,可经动脉导管给予罂粟碱30~60mg/h。8例留置溶

5、栓导管溶栓,7例溶通,4例行血管成形术(PTA)及金属支架置入术。留置溶栓导管期间,经导管给予尿激酶12.5万U/h持续泵入,经静脉给肝素600~1000U/h。2护理2.1术前护理2.1.1生命体征的观察与监测5本组1例术前血压降至70/50mmHg,经抗休克治疗好转回升。肠粘膜细胞对缺血缺氧十分敏感,2~3h即可开始出现肠管坏死。[4]严密观察患者血压、脉搏、神志、尿量,每15min观察一次,注意患者有无肠管因大量炎性渗液进入腹腔而引起的面色苍白、脉搏细速、血压下降等早期休克现象,及时采取措施

6、。2.1.2腹部体征的观察本组7例腹痛使用解痉剂山莨菪碱10mg肌注无缓解;3例使用镇痛剂强痛定100mg肌注略缓解。9例出现腹泻,3例血便。SMAE发病表现为突然剧烈腹痛,持续性,位于脐周和上腹部,甚至后背疼痛,药物难以控制,早期查体腹肌软、轻压痛、无机紧张。发病7小时后因肠坏死而腹痛减轻,但此时多出现腹膜刺激征及休克症状。[4]该病早期腹部体征与腹部疼痛程度不成正比,临床护理过程中尤其注意观察。2.1.3合并症的观察对于本组5例有心脏病既往史的病人,持续剧烈的疼痛可诱发心脏病的发作,给予持续心

7、电、血压、心率、氧饱和度检测,在应用血管扩张剂时,严格控制药物的输入速度、浓度。遵医嘱应用药物控制高血压病人血压及糖尿病病人血糖。2.2术后护理2.2.1体位与活动5穿刺肢体伸直制动24h,局部加压包扎。本组8例留置溶栓导管的病人,穿刺肢体轻度屈曲外展,卧床至拔管后24h。卧床期间每隔1~2h给予患者翻身按摩受压皮肤,并指导患者非穿刺肢体主动的屈跨、屈膝、足踝关节的运动以及穿刺肢体足踝关节的背伸、屈跖运动。本组11例患者无压创及下肢静脉血栓形成。2.2.2营养与饮食指导本组8例留置溶栓导管患者,及

8、其他患者确定肠管无坏死前,均给予留置胃肠减压,以缓解腹胀情况,在此期间给予患者完全肠道外营养(TPN)。肠蠕动恢复,拔除胃管后,给予患者流质饮食,少量多餐原则。3天后改为半流质饮食,指导患者进食高热量、高维生素、低脂饮食,如:米粥、山药泥等,保护肠道粘膜,减轻腹泻。2.2.3抗凝溶栓治疗的护理本组11例均外周静脉给予肝素600~1000U/h(24~72h)。本组8例留置溶栓导管患者,经导管给予尿激酶12.5万U/h(48~72h)。4例肠系膜上动脉分支纤细或痉挛者经导管给予罂粟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