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切口手法劈核术治疗硬核白内障的临床观察

小切口手法劈核术治疗硬核白内障的临床观察

ID:15203408

大小:30.01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8-02

小切口手法劈核术治疗硬核白内障的临床观察_第1页
小切口手法劈核术治疗硬核白内障的临床观察_第2页
小切口手法劈核术治疗硬核白内障的临床观察_第3页
小切口手法劈核术治疗硬核白内障的临床观察_第4页
小切口手法劈核术治疗硬核白内障的临床观察_第5页
资源描述:

《小切口手法劈核术治疗硬核白内障的临床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小切口手法劈核术治疗硬核白内障的临床观察【摘要】目的观察小切口手法劈核术治疗Ⅳ级以上核性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Ⅳ级以上硬核白内障96例102眼,采用巩膜隧道切口、囊袋内手法劈核摘除白内障,植入硬性人工晶状体,观察术后视力、角膜散光及并发症。结果术后第1天视力0.3~1.0者92眼,占90%;数指/眼前~0.2者10眼,占10%;散光9眼,平均0.75D。少数出现并发症,如角膜水肿、房水混浊、一过性高眼压等,经处理未见严重并发症。结论采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手法劈核技术治疗Ⅳ级以上核性白内障,疗效显著,并发症少,

2、适应证广泛,尤其适合基层医院开展。【关键词】硬核白内障;小切口;手法劈核;并发症白内障是眼科最常见的致盲眼病,随着白内障手术技术的普及与提高,当今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已成为主要术式,但在硬核白内障患者中也表现出乳化时间长、并发症多的不足。我们自2002年1月—2007年12月行小切口、囊袋手法劈核技术治疗Ⅳ级以上核性白内障96例102只眼,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1资料和方法7  1.1一般资料我科2002年1月—2007年12月间住院白内障患者,共96例102眼,男38眼,女64眼,年龄69~90岁,

3、平均71.5岁。其中Ⅳ级核62眼,Ⅴ级核40眼。术前视力均≤0.1。  1.2术前检查常规检查视力、裂隙灯显微镜、屈光度、角膜曲率、眼压、色觉、A超和B超检查,计算人工晶状体屈光度等。  1.3手术方法采用表面麻醉加球后麻醉,充分散瞳,做以穹隆部为基底的结膜瓣,做上颞方5.5mm反眉状巩膜隧道切口,深达1/2巩膜厚度,顶端距角膜缘1mm,两端距角膜缘2mm,制做巩膜隧道至透明角膜内1mm,穿刺刀进入前房,扩大切口使内切口大于外切口,前房注入黏弹剂,撕囊镊行连续环行撕囊或信封式撕囊,直径6.0~6.5mm,进行水

4、分离和水分层,晶状体皮质与囊膜分开,晶状体在囊袋内转动,通过水分层,晶状体外周软核与核心硬核分开,使核心体积减小,上方赤道翘起进入前房,下方位于囊袋内。将黏弹剂注入核下囊袋内及前房内,用宽4mm椭圆形圈套器进入晶状体核后方将其托住,显微虹膜恢复器进入前囊下晶状体核上方,与晶状体核垂直,然后将其倾斜90°,用侧刃将晶状体核一劈为二,向左或向右移动圈套器,在虹膜恢复器的帮助下分次将晶状体核取出,压迫切口后唇使大部分皮质慢慢驱出,抽吸残留皮质,植入后房型人工晶状体,角膜缘切口不缝合或缝合1~2针,上方结膜下注射庆大霉

5、素和地塞米松,关闭结膜切口。7  2结果  2.1术后视力术后第1天裸眼视力0.3~1.0者为92眼,占90%;裸眼视力≥0.6者48眼,占47%;数指/眼前~0.2者10眼,占10%。术后1周裸眼视力﹥0.6者65眼,占63.7%;术后1个月裸眼视力>0.6者69眼,占66.7%。  2.2角膜散光术后9眼裸眼视力0.3~0.4,5天后复查视力无明显提高;电脑验光:近视散光(1.0±0.3)D,平均0.75D。  2.3并发症角膜轻度水肿22例,1周后透明;房水混浊18眼,术后3~5天好转;一过性高眼压

6、13眼,口服乙酰唑胺0.25g,每日2次,2~3天恢复正常;瞳孔变形6眼,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切口均Ⅰ期愈合。  3讨论7  白内障手术中,切口是引起角膜散光变化的主要因素,包括切口的长度、位置、形状以及切口距角膜缘的距离和切口的闭合方式等,均可影响术后角膜的散光。文献报道,切口长度与白内障术后手术源性角膜散光度大小呈正相关,与切口距角膜缘的距离呈负相关,即切口愈长,散光愈大,切口距角膜缘愈远,引起散光愈小[1]。采用角膜缘10~12mm大切口,术后1周的散光>4D,采用5.5~7.0mm的巩膜隧道切口,其术后散

7、光减少至1.5D,而2.8~3.5mm小切口几乎不引起散光[2]。本组采用颞上方巩膜反眉状隧道切口,切口接触面积大,维持角膜原有形态好,对角膜曲率影响小,很少产生散光。散光平均为0.75D,术后视力恢复好。  角膜内皮细胞是保证角膜透明的重要因素。白内障手术对角膜内皮的损伤主要是手术器械和晶状体核的碰伤,损伤表现为相应部位的角膜水肿[3]。由于人眼角膜内皮细胞无再生能力,因此保护好角膜内皮、避免内皮细胞丢失是白内障手术成功的关键。本组患者均为Ⅳ~Ⅴ级硬核白内障,核大而红光反射差,手术的并发症多与此有关,因此,如

8、何在有限的眼内操作空间中顺利完成劈核操作而尽量避免对角膜内皮细胞及周围组织造成损害成为手术成功的关键。我们的经验是:①前房内注入足够多的黏弹剂,保护角膜内皮及维持前房空间。②由于晶状体核的厚度较前房的深度大,因而手术时将晶状体核保留在囊袋内,为手术器械的操作维持足够的前房空间,保护角膜内皮及眼内组织在劈核过程中免受机械性损伤。③由于晶状体核大,撕囊直径应该达到6.0~6.5mm,以便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