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达拉奉防治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临床观察

依达拉奉防治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临床观察

ID:15130801

大小:31.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8-01

依达拉奉防治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临床观察_第1页
依达拉奉防治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临床观察_第2页
依达拉奉防治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临床观察_第3页
依达拉奉防治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临床观察_第4页
依达拉奉防治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临床观察_第5页
资源描述:

《依达拉奉防治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临床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依达拉奉防治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临床观察【关键词】依达拉奉;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血管痉挛  迟发性脑血管痉挛(DCVS)是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也是SAH患者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SAH患者一旦因DCVS发生脑梗死,其治疗时间一般相应延长2~3w以上,因此防治DCVS在SAH的治疗中显得尤为重要。SAH发生后,脑内自由基及脂质过氧化物增多是导致DCVS和迟发性脑缺血的主要因素之一〔1〕。作为新型神经保护剂的依达拉奉(edaravone)对SAH后羟自由基所致的血管痉挛则有明显的抑

2、制作用〔2〕,其机制可能与依达拉奉清除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有关。本研究通过临床观察依达拉奉防治SAH后DCVS的疗效,探讨依达拉奉作为一种选择性羟自由基清除剂,对防治SAH后DCVS的作用。  1资料与方法  1.1入选标准  年龄55~75岁,经头部CT证实,临床诊断为SAH。排除标准:①有中、深度昏迷者;②严重心、肺、肝、肾疾病者;③过敏体质者;④合并严重精神疾病或痴呆。7  1.2一般资料  经临床体格检查和头颅CT确诊为SAH病人62例,采用随机分组方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1例,男20例,女

3、11例;年龄56~68岁,平均62.0岁;发病到入院治疗最短  2.5h,最长10h,平均4h。对照组31例,男22例,女9例;年龄58~72岁,平均65.0岁;发病到入院治疗最短3h,最长13h,平均8.6h。两组病人的性别、年龄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3DCVS诊断标准  ①意识障碍进行性加重;②局部症状体征出现或加重;③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测定大脑中动脉(MCA)平均血流速度>100cm/s。  1.4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根据病情轻重给予控制血压、脱

4、水降颅压、控制血糖及防治并发症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同时给予依达拉奉注射液(商品名易达生,吉林省博大制药有限责任公司生产)30mg,每日2次,加入100ml生理盐水中静滴,30min内滴完,共147d,治疗期间监测血常规、凝血常规、肝、肾功能,治疗后复查头部CT及TCD。  1.5疗效评定  观察两组患者14d内DCVS的发生例数,脑梗死例数及死亡例数,根据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减少、日常生活能力(ADL)、用药前及用药后第14天检测MCA血流速度来评定显效、有效、无效。显效:治疗后临床症状体征消失,

5、生活完全自理,MCA血流速度降低>20%。有效:临床症状体征缓解,仍有轻度锥体系损害体征,生活可自理,MCA血流速度降低>10%。无效:临床症状体征无改善或加重,MCA血流速度降低<10%或不降。  1.6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1.7结果   治疗组DCVS发生例数、脑梗死例数及死亡例数分别为3例、1例、1例,而对照组分别为10例、5例、2例,两组DCVS发生率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147d后,治疗组、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有所下降,两

6、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1。治疗14d后依达拉奉组有效率为90.3%、显效率63.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7.7%、38.3%(P<0.05)。治疗前后均未发现血小板减少、肝功肾功改变及凝血功能障碍等明显不良反应。表1治疗组、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略)  2讨论  近来研究表明,SAH可引起广泛的和局灶性脑血管痉挛,SAH后产生的大量活性自由基及脂质过氧化物是脑血管痉挛的重要发病机制之一,大量活性自由基通过刺激血管壁形成血管炎性反应,造成血管壁水肿,平滑肌坏死,内膜增生,加之脂质过氧化物具

7、有明显收缩血管能力,因而发生持久脑血管痉挛。7  依达拉奉于2001年4月在日本首次上市。其分子结构上具有亲脂基团,易到达脑组织,血脑屏障的通透性高达60%,对脑缺血具有强大的保护作用,是一种有效的脑神经保护剂。其作用机制主要与消除氧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和调控凋亡相关基因表达有关,同时研究还发现依达拉奉可以减轻内质网机能障碍,保护神经的缺血缺氧损伤〔1〕。随着对依达拉奉的深入研究,发现它除了对急性脑梗死有效外,对中枢神经系统其他有活性氧参与的疾病,例如脑供血不足〔3〕、帕金森病、阿尔茨海默病〔4〕、脑出血

8、〔5〕、颅脑外伤〔6〕、癫痫〔7〕、肌萎缩侧索硬化(ALS)、线粒体脑肌病〔8〕等均有治疗作用。根据其清除自由基的原理及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的机制〔9〕,把它应用于SAH的治疗中。  本研究显示,对照常规内科治疗,应用依达拉奉治疗的SAH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下降,显效和有效患者的比例明显提高,而且使用后无明显的不良反应,不影响血液凝固、血小板聚集、纤维蛋白溶解或出血时间,因而不会增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