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5062702
大小:2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8-01
《让问题激活孩子的思维》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让问题激活孩子的思维 摘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数学新课改的重要目标之一,问题意识是思维的动力,创新精神的基石。教学不是通过传授知识来消灭问题,而是通过传授知识引发更多新的问题。教师的任务是努力做到“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教室”,再“带着问题走出教室”。 关键词:小学数学;好奇心;教学氛围 亚里士多德有句名言:“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常有疑点,常有问题。才能常有思考,常有创新。”陶行知先生曾经说:“创造始于问题,有了问题才会思考。”“有问题虽然不一定有创造,但没有问题一定没有创造。”从中我们不难发现,问题是智
2、慧的窗口;问题是开启创新之门的钥匙。各项心理学研究也证明:思维永远是由问题开始的,而创造智能往往就在排疑解难的过程中被激发出来,可见提问对于受教育者和未来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呢?下面就结合我的教学实践谈谈我在教学中的一些做法。 一、激发孩子的好奇心,让孩子想问 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的好奇心强,极富有想象能力。好奇心对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有帮助,是学习兴趣的原动力。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精心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如我在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时,就创设了这样
3、的一个问题情境:让学生随便说一个数,教师很快判断出这个数能不能被3整除。学生很好奇,老师是怎么做到这么快就知道的呢?从而提出能被3整除的数有什么特征呢?这样就让学生对猜测结果产生了强烈的探究欲望。 二、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让孩子敢问 小学生的好奇心强,自尊心也很强。学生之所以不敢提问,是因为没有把教师和同学当成与他共同探讨新知的伙伴。有的学生基础差、胆子小,要在课堂上提出问题确实不容易。因此教师首先要爱学生。我们常说“亲其师而信其道”,爱是敢问的前提。此外,要努力创设愉悦民主的教学氛围。课堂中要转变教师与学
4、生的角色,多用商量的口吻,多用激励性的语言,允许学生自由发言,鼓励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尽力发挥教师作为教学组织者的作用,以自己的参与热情,营造愉悦民主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敢问。 三、在探究过程中,让学生善问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一个好的学生不仅要善于回答问题,而且要善于提出问题。课堂是培养学生各种能力的主渠道,因此要特别注重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善于提问。 1.挖掘教材内容,让学生善于提出问题 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内容虽然是抽象的,但大部分能在生活中找到适合小学生接受的原型。因此,教师要积
5、极创造条件,创造性地运用教材。对书本上的一些结论,让学生试着把句号变问号,多问为什么?培养学生具有敢于向书本、权威提出问题的勇气。向学生提供现实的、有趣的、富有挑战性的数学内容,积极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事和物,就能提出许多数学问题。如:我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时,就设计了这样一个生活情境:学校要求每个班都要在教室的墙上布置学习园地,你打算怎样设计?让学生自己设计布置学习园地,并说出自己遇到的困难。学生就提出:一共要买多长的花边?要多长的装饰?等问题。 2.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课堂教学中培养
6、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要从低段就开始进行,先培养学生的提问习惯,要求他们每节课都要提问。刚一开始,很多学生不会提问,这时教师要做好示范,让学生模仿教师提问,并把提问的思维过程展示给学生看。学生能提出一般性问题了,就引导学生找到在哪儿找疑点,逐步教给学生在学习中寻找问题的方法,逐步提出理解性的问题。对于学生在交流中不同的意见和见解,教师绝不横加干涉,而要引导学生通过比较,甚至是辩论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通过学生间的交流,集思广益,相互启发,使学生原有的认识得到补充修正、提升与发展,鼓励学生提出创造性的问题。这样拾级而上,
7、学生就会根据课堂教学内容,提出有价值、有水平的问题了。 四、体验成功,让学生乐问 对学生的提问,教师要有评价的艺术。心理学告诉我们,一个人体验成功的喜悦后,便会激起无休止的追求意念和力量。当学生提出问题时,我用信任的目光鼓励他,以示对他提出的问题很重视,如果提出的问题没有价值,我也要赞扬他敢于提问的勇气;如果提出的问题有创见,我就给予高度的赞扬。我在课堂上尽量不对学生说“你错了”,即使真的错了,我会用其他方式暗示学生:你的想法还需要仔细斟酌,你的答案还需要补充和完善。不是说我们对学生错误的问题就不表态、不纠正了
8、,而是要认真倾听学生的每一次发言,了解学生的思维过程,发自内心地对学生进行激励性评价,时时刻刻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生命历程,让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乐于提出问题。 总之,我们要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不断增强问题意识,让问题激活孩子的思维。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与众不同的唯一,真正实现“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也只有让学生想问、敢问、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