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管理与心理契约的相互作用研究

人力资源管理与心理契约的相互作用研究

ID:14827588

大小:38.50 KB

页数:24页

时间:2018-07-30

人力资源管理与心理契约的相互作用研究_第1页
人力资源管理与心理契约的相互作用研究_第2页
人力资源管理与心理契约的相互作用研究_第3页
人力资源管理与心理契约的相互作用研究_第4页
人力资源管理与心理契约的相互作用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人力资源管理与心理契约的相互作用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人力资源管理与心理契约的相互作用研究    心理契约(psychological人力资源管理与心理契约的相互作用研究    心理契约(psychological人力资源管理与心理契约的相互作用研究    心理契约(psychological人力资源管理与心理契约的相互作用研究    心理契约(psychological人力资源管理与心理契约的相互作用研究    心理契约(psychological人力资源管理与心理契约的相互作用研究    心理契约(psychological人力资源管理与心理契约的相互作用研究    心理契约(psychological人力资源管理与心理契约的相互作用研究

2、    心理契约(psychological人力资源管理与心理契约的相互作用研究    心理契约(psychological人力资源管理与心理契约的相互作用研究    心理契约(psychological人力资源管理与心理契约的相互作用研究    心理契约(psychological人力资源管理与心理契约的相互作用研究    心理契约(psychological人力资源管理与心理契约的相互作用研究    心理契约(psychologicalcontract),即对员工与组织双方责任和义务的交换关系的感知和理解,日益受到学术界和企业界的广泛关注,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里逐步成为国外人力资源管理的一

3、个热点。心理契约对于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至关重要,作为联系员工和组织的心理纽带,它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体现在诸多方面。通过了解员工的心理契约可以用来描述、理解和预测雇佣关系发生变化时所产生的结果,对在组织中形成良好的雇佣关系、完善人力资源管理战略、改进招聘和培训手段以及激励方法等均有指导意义。    同时研究表明人力资源管理对于员工的心理契约影响很大。Guzzo和Noonan指出:“员工通过人力资源管理活动所获得的信息来评估他们的心理契约是否实现。员工如何理解人力资源管理政策及措施将影响他们的心理契约,最终影响到他们对雇主的承诺。员工忠诚度、对组织目标和价值观的接受程度以及留在企业的意愿反映

4、了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度”.〔‘习他们的研究成果为以后人力资源管理与心理契约关系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尽管国外大量的文献研究了具体的人力资源管理活动(如培训、奖励、职业管理等)对于员工心理契约的影响,但是对于人力资源管理和心理契约之间的联系及相互影响尚未进行系统的整合和分析。    为了更好地理解组织人力资源管理与员工心理契约的关系,本文对国内外有关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心理契约研究的文献进行了回顾和综述,旨在厘清一个概念框架,即在组织战略下,员工层面的心理契约、组织层面的人力资源管理之间的关系和相互作用及影响,提出一个多层次概念模型。然后在此基础上,提出对于组织管理者的几点启示。    一、

5、心理契约研究概述。    1.心理契约概念的发展。    心理契约概念最早起源于社会心理学,在20世纪60年代初被引人管理领域,其理论基础是社会心理学的社会交换理论、等价理论和期望理论(见表1)。      对心理契约理论的研究,国内外学者分别从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两个角度展开:    规范研究方面,不同学者对心理契约概念的界定之间存在一定差异。Argyris首先使用“心理的工作契约”来描述工厂雇员和工头之间的关系。}Z0}Schein将心理契约定义为时刻存在于组织成员之间的一系列未书面化的期望,分为个体和组织两个层面「zy}zz7}Kotter认为心理契约是存在于个体与其组织之间的一种内隐

6、契约,它将双方关系中一方希望付出的代价以及从另一方得到的回报具体化。}s}以Rousseau,Robinson和Morrison等人为代表的“Rousseau学派”,强调心理契约是雇员个体对双方交换关系中彼此义务的主观理解。另一派以Guest,Conway,Herriot和Pemberton等人为代表的“古典学派”,强调心理契约是雇佣双方对他们之间的关系以及向对方提供价值的主观理解。到目前为止,两种视角的研究同时在进行,但是基于狭义心理契约基础上的研究远远多于广义基础上的研究。(概念分类见表2)。      2.心理契约的内容和结构。    实证研究方面。1990年Rousseau第一个从

7、实证角度对员工心理契约的内容和维度进行了实证研究,之后的实证研究也大多聚焦于对心理契约内容和维度,但由于心理契约的动态性、发展性等原因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结果不尽相同,各有特色。    Robinson,Kraatz&Rousseau实证研究显示[24]:员工认为组织的义务主要归结为7个方面:丰富性的工作、公平的报酬、成长的机会、晋升、充分的工具和资源、支持性的工作环境、有吸引力的福利;员工认为雇员的义务主要集中在8个方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