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的切线(圆与圆的位置关系)

圆的切线(圆与圆的位置关系)

ID:14301671

大小:117.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07-27

圆的切线(圆与圆的位置关系)_第1页
圆的切线(圆与圆的位置关系)_第2页
圆的切线(圆与圆的位置关系)_第3页
圆的切线(圆与圆的位置关系)_第4页
圆的切线(圆与圆的位置关系)_第5页
资源描述:

《圆的切线(圆与圆的位置关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一课时两圆的公切线(一)  教学目标:  (1)理解两圆相切长等有关概念,掌握两圆外公切线长的求法;  (2)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3)通过两圆外公切线长的求法向学生渗透“转化”思想.  教学重点:  理解两圆相切长等有关概念,两圆外公切线的求法.  教学难点:  两圆外公切线和两圆外公切线长学生理解的不透,容易混淆.  教学活动设计  (一)实际问题(引入)  很多机器上的传动带与主动轮、从动轮之间的位置关系,给我们以一条直线和两个同时相切的形象.(这里是一种简单的数学建模,了解数学产生与实践)  (二)两圆的公切线概念  1、概念:  教师引导学生自学

2、.给出两圆的外公切线、内公切线以及公切线长的定义:  和两圆都相切的直线,叫做两圆的公切线.   (1)外公切线:两个圆在公切线的同旁时,这样的公切线叫做外公切线.  (2)内公切线:两个圆在公切线的两旁时,这样的公切线叫做内公切线.  (3)公切线的长:公切线上两个切点的距离叫做公切线的长.  2、理解概念:  (1)公切线的长与切线的长有何区别与联系?  (2)公切线的长与公切线又有何区别与联系?  (1)公切线的长与切线的长的概念有类似的地方,即都是线段的长.但公切线的长是对两个圆来说的,且这条线段是以两切点为端点;切线长是对一个圆来说的,且这条线段的一个端点是

3、切点,另一个端点是圆外一点.  (2)公切线是直线,而公切线的长是两切点问线段的长,前者不能度量,后者可以度量.  (三)两圆的位置与公切线条数的关系  组织学生观察、概念、概括,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添写教材P143练习第2题表.  (四)应用、反思、总结  例1、已知:⊙O1、⊙O2的半径分别为2cm和7cm,圆心距O1O2=13cm,AB是⊙O1、⊙O2的外公切线,切点分别是A、B.求:公切线的长AB.  分析:首先想到切线性质,故连结O1A、O2B,得直角梯形AO1O2B.一般要把它分解成一个直角三角形和一个矩形,再用其性质.(组织学生分析,教师点拨,规范步骤)

4、  解:连结O1A、O2B,作O1A⊥AB,O2B⊥AB.  过O1作O1C⊥O2B,垂足为C,则四边形O1ABC为矩形,  于是有  O1C⊥CO2,O1C=AB,O1A=CB.  在Rt△O2CO1和.  O1O2=13,O2C=O2B-O1A=5  AB=O1C=(cm).  反思:(1)“转化”思想,构造三角形;(2)初步掌握添加辅助线的方法.   例2*、如图,已知⊙O1、⊙O2外切于P,直线AB为两圆的公切线,A、B为切点,若PA=8cm,PB=6cm,求切线AB的长.  分析:因为线段AB是△APB的一条边,在△APB中,已知PA和PB的长,只需先证明△

5、PAB是直角三角形,然后再根据勾股定理,使问题得解.证△PAB是直角三角形,只需证△APB中有一个角是90°(或证得有两角的和是90°),这就需要沟通角的关系,故过P作两圆的公切线CD如图,因为AB是两圆的公切线,所以∠CPB=∠ABP,∠CPA=∠BAP.因为∠BAP+∠CPA+∠CPB+∠ABP=180°,所以2∠CPA+2∠CPB=180°,所以∠CPA+∠CPB=90°,即∠APB=90°,故△APB是直角三角形,此题得解.  解:过点P作两圆的公切线CD  ∵AB是⊙O1和⊙O2的切线,A、B为切点  ∴∠CPA=∠BAP  ∠CPB=∠ABP  又∵∠BA

6、P+∠CPA+∠CPB+∠ABP=180°  ∴2∠CPA+2∠CPB=180°  ∴∠CPA+∠CPB=90°  即∠APB=90°  在Rt△APB中,AB2=AP2+BP2    说明:两圆相切时,常过切点作两圆的公切线,沟通两圆中的角的关系.  (五)巩固练习  1、当两圆外离时,外公切线、圆心距、两半径之差一定组成( )  (A)直角三角形 (B)等腰三角形 (C)等边三角形 (D)以上答案都不对.  此题考察外公切线与外公切线长之间的差别,答案(D)  2、外公切线是指  (A)和两圆都祖切的直线 (B)两切点间的距离   (C)两圆在公切线两旁时的公切线

7、 (D)两圆在公切线同旁时的公切线  直接运用外公切线的定义判断.答案:(D)  3、教材P141练习(略)  (六)小结(组织学生进行)  知识:两圆的公切线、外公切线、内公切线及公切线的长概念;  能力:归纳、概括能力和求外公切线长的能力;  思想:“转化”思想.  (七)作业:P151习题10,11.第二课时两圆的公切线(二)  教学目标:  (1)掌握两圆内公切线长的求法以及公切线与连心线的夹角或公切线的交角;  (2)培养的迁移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3)通过两圆内公切线长的求法进一步向学生渗透“转化”思想.  教学重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