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阳还五汤的临床应用

补阳还五汤的临床应用

ID:14139681

大小:52.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26

补阳还五汤的临床应用_第1页
补阳还五汤的临床应用_第2页
补阳还五汤的临床应用_第3页
补阳还五汤的临床应用_第4页
补阳还五汤的临床应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补阳还五汤的临床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补阳还五汤的临床应用组成]生黄芪60当归尾8赤芍8广地龙8红花5桃仁8[功用]补气,活血通络。[主治]中风后遗症。表现为半身不遂,口眼涡斜,语言障碍,口角流涎,小便频数或遗尿不禁,舌黯淡,苔白,脉缓。[注意]使用本方时,病人已经清醒过来,体温正常,血压平稳,脑出血停止,脉缓弱。另外,阴虚血热者严禁服用。[方解]因气虚血滞,正气亏虚,不能固摄,从而引至小便频数;另外,无力行血,使得脉络瘀阻,筋脉失养,导致半身不遂等。方中黄芪补元气,使气旺血行;当归尾、川芎、赤芍、桃仁、红花活血化瘀,地龙活络通经,使得瘀去络通。[现代应用]现代

2、常加减运用于治疗脑血管意外的后遗症(比如脑溢血,脑血栓形成,脑栓塞等),小儿麻痹后遗症,以及其它原因引起的半身不遂,截瘫,单瘫而属气虚血瘀者。[加减法]1.若病人脾胃虚弱,可加入党参18白术152.痰多者,加入法夏10天竺黄103.下肢瘫痪者,加入杜仲12牛膝124.言语不利者,加石菖蒲8远志12推拿加补阳还五汤治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观察1资料与方法  本组有神经根型颈椎病共300例,随机分2组,其中治疗组200例中,男102例,女98例。年龄50~60岁72例,61~70岁104例,71~78岁24例,平均60.7岁。病程最

3、短2周,最长23年,平均5.8年。对照组100例中,男58例,女42例。年龄50~60岁36例,61~70岁52例,71~76岁12例,平均60.4岁。病程最短13d,最长12年,平均5.6年。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  治疗组:推拿治疗:(1)患者坐位,医者位于其后侧方,先用滚法于患者的颈后部、两侧背部斜方肌及患上肢往返施术。(2)以拇指端按揉颈部夹脊穴、风府、风池、肩井、天宗、肩中俞、肩外俞、曲池、手三里、外关等,以局部达酸、麻、胀、痛、重“得气”为宜。(3)拿捏颈部两侧、双侧斜方肌及患侧上肢处。(4)颈椎拔伸

4、法:患者坐位。医者位于其背后,以两手拇指分别抵住两侧风池穴,两手四指及掌面分别托其下颌处,在病人颈椎前倾位(5°~20°)时,两前臂尺侧下压患者两肩井处,同时两手缓解上拔伸头颈部。(5)最后轻轻拿揉颈项部、肩井(双)穴结束。每日操作1次,每次治疗时间20min,12次为1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  补阳还五汤加味,药用:黄芪30g,当归15g,赤芍12g,川芎10g,地龙9g,桃仁、红花、白芥子各10g,葛根30g。若气虚重用黄芪加党参;血虚重用当归、鸡血藤;阴虚加生地、枸杞子、女贞子;肝阳上亢加钩藤、珍珠母;窜痛加防风;遇

5、寒痛甚,加制川乌、细辛等。上药加水1500ml,煎取汁300ml,早晚分服,每日1剂,12剂为1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  对照组:单服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方药,疗程同治疗组。2结果  根据第二届颈椎病专题座谈会纪要确定的疗效标准。完全恢复:自觉症状与阳性体征消失,颈部活动正常,恢复正常工作,治疗组140例占70%,对照组30例占30%;基本恢复:自觉症状与阳性体征基本消失,但低头过久有不适感,能够正常工作,治疗组30例占15%,对照组28例占28%;有效:自觉症状减轻,阳性体征部分消失,颈部活动受限程度减轻,治疗组25例占

6、12.5%,对照组25例占25%;无效:症状与体征无改善者,治疗组5例占2.5%,对照组17例占17%。总有效率:治疗组195例(97.5%),对照组83例(83%)。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痊愈率与总有效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3小结  神经根型颈椎病老年多见,应从痹证之气虚血瘀型论治。推拿中的滚法、按揉法、拿捏法、擦法等轻柔手法作用于颈臂上肢部,能提高皮肤温度,扩张血管,改善局部及全身的血液循环,改善甲皱微循环血管袢顶瘀血,并改善血管的收缩与舒张功能;颈椎拔伸法能拉宽颈椎间隙,扩大椎间孔,解除

7、增生物对神经根的压迫。  补阳还五汤,方中重用黄芪补气,使气旺以促血行;当归尾、赤芍、桃仁、红花、地龙、川芎活血化瘀;葛根为善治颈项僵硬之要药;白芥子化痰通络利气。推拿加中药相须并用,功专力宏,相得益彰,故疗效显著。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推拿时,手法宜轻柔,勿粗暴用力,拔伸时颈椎要前倾位;颈背部勿受寒凉;枕头高低适宜,同时保持心情舒畅,乐观情绪。阳还五汤在眼科出血性疾病中的应用近年来笔者以补阳还五汤为主加减治疗眼科出血性疾病,临床疗效满意,兹介绍如下。1球结膜下出血(白睛溢血)患者,男,29岁,右眼被他人打伤,红肿疼痛,畏

8、光流泪,视物模糊1天,于2001年3月9日来我院就诊。查右眼眶周围青紫肿胀,右眼球角结膜混合充血,右眼瞳孔轻度散大等圆。晶状体无异常,眼底正常。远视力左眼5.1,右眼4.7。诊为:(1)右眼眶周围软组织挫伤;(2)右眼球结膜出血。予青霉素、维生素C、地塞米松静脉给药,云南白药胶囊口服,氯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