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义011(第一、二.三章1)——正法解行林能海法师

宗义011(第一、二.三章1)——正法解行林能海法师

ID:1238014

大小:30.98 KB

页数:6页

时间:2017-11-09

宗义011(第一、二.三章1)——正法解行林能海法师_第1页
宗义011(第一、二.三章1)——正法解行林能海法师_第2页
宗义011(第一、二.三章1)——正法解行林能海法师_第3页
宗义011(第一、二.三章1)——正法解行林能海法师_第4页
宗义011(第一、二.三章1)——正法解行林能海法师_第5页
资源描述:

《宗义011(第一、二.三章1)——正法解行林能海法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宗义宝鬘》总第0011讲——正法解行林能海法师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宗义宝鬘》总第0011讲(第一、二、三章)——正法解行林能海法师第一章礼赞及序对于《宗义宝鬘》一开始的礼赞及序,我们略略地介绍一下。请翻到《宗义宝鬘》27页,我们看偈颂:一、稀有二资粮雪山,因悲融成水;汇于任运法身地,流出四宗河;佛业浪涛耸天际,外道心畏惧;能王清凉池畔龙,百万佛子胜。第一个偈颂,是礼赞释迦牟尼佛大悲心的功德。为何首先礼赞佛的大悲心呢?此在《入中论

2、善显密意疏》中讲到:「声闻中佛能王生,诸佛复从菩萨生,大悲心与无二慧,菩提心是佛子因。悲性于佛广大果,初犹种子长如水,常时受用若成熟,故我先赞大悲心。」这个是从因来谈果,也可以从果来谈因。也就是说,从因一直到果,从成为菩萨一直到成就佛果,而来论这个大悲心。《入中论善显密意疏》中讲到:「声闻中佛能王生」。此中的「中佛」指独觉,「能王」是指能仁佛陀,声闻是从能仁佛陀的语所生。「诸佛复从菩萨生」,所以要成佛之前一定是菩萨位,并不是声闻位、独觉位。「大悲心与无二慧,菩提心是佛子因」,大悲心、无二慧、相似菩提

3、心这三个是生起菩提心的因,也就是成为菩萨之因。悲心是共小乘,大悲心只有大乘具有。由菩提心所摄的悲心才叫大悲心,故大乘菩萨的种性一定是具大悲心;菩提心,一定是修七支因果和自他相换的菩提心的教授,方能生起。下面说明大悲心的重要性,为何先礼大悲心:「悲性于佛广大果,初犹种子(初重要)长如水(中重要),常时受用若成熟(后重要),故我先赞大悲心。」这里我们参考《广论》略略解释一下,翻开211页:6/6「悲性于佛广大果」:大乘道之根本即是大悲心。正如《广论》当中讲到的「譬如稼禾初以种子,中以雨泽,后以成熟而为最

4、要。佛之稼禾,初中后三,悲为最要。」「佛之稼禾」,从初发心,中间菩萨难行、苦行之修行,最后「广大果」,成佛广利一切有情,「初中后三」个阶段,都离不开大悲心,故「悲为最要」,即是说大悲心为最重要。以庄稼从种子生长到结果来譬喻大悲心的话:初重要者:「初犹种子」。大悲心最初就像种子一样,能生长菩提心的苗芽。《广论》中讲到:「如《无尽慧经》云:‘大德舍利弗,又诸菩萨,大悲无尽。所以者何?是前导故。大德舍利弗,如息出入是人命根之所前导,如是诸菩萨所有大悲,亦是成办大乘前导。’」中重要者:「长如水」。犹如水滋润

5、苗芽,使其生长、成熟一样,菩萨在大悲心的润泽下,在三大阿僧祇劫漫长的修行中,从中间种子生长的过程一直到成佛之间,能够行难行、苦行之菩萨行,永不退转,直至成佛。《广论》中讲到:「如《圣发生信力经》说,其大悲者,为欲成熟一切有情,全无苦生是所不受,全无乐生是所不舍。若趣如是极大难行,不久即能圆满资粮,决定当得一切智位,是故一切佛法根本惟是大悲。」后重要者:「常时受用若成熟」。为了要利益一切有情,让无量无边的众生恒时受用,菩萨成就佛果后,亦是由于大悲心的驱动,而不入涅槃,广利有情。此《广论》中讲到:「如《

6、修次第中篇》云:‘由大悲心所摄持故,诸佛世尊虽得圆满一切自利,尽有情界究竟边际而善安住。’又云:‘佛薄伽梵无住大涅槃,因即大悲。’」佛陀不住涅槃,广利一切有情,也是大悲心的推动。「故我先赞大悲心」,这也是本文先礼赞大悲心的原因。好,我们来看《宗义宝鬘》原文:「稀有二资粮雪山,因悲融成水;汇于任运法身地,流出四宗河;」雪山在藏民心中是非常神圣的,它融化后的水汇聚成河,滋养了一代代的藏族人民。法喻结合,佛陀圆满了「稀有」珍贵的福慧「二资粮」,因大「悲」心将「雪山」(即稀有福慧二资粮)「融成水」,众生受用

7、后滋养了众生的法身慧命,众生依此修行,最终亦能够圆满福慧二资粮,乃至解脱成佛。此「大悲水」又「汇于任运法身地」,此中「任运」,即没有分别作意、没有刻意造作,而又能够广利一切有情;「法身」,不能单解释为无为法的法身,一般必须用四身(即法界体性身、智慧法身、报身和化身)来解释。因为无为法的法身是没有因果作用的,佛必须依着有为色身来宣扬佛法。此处的法,是指四部宗派的宗见,故本文的偈颂又说「流出四宗河」,即是毗婆沙宗、经部宗、唯识宗和中观宗。6/6「佛业浪涛耸天际,外道心畏惧;能王清凉池畔龙,百万佛子胜。」

8、此偈颂,是赞叹释迦牟尼佛身语意及事业的功德。「佛业浪涛耸天际」,「佛业」佛的事业。佛的事业是什么呢?就是「示法性谛令众生解脱」。佛具有「俱胝圆满妙善所生身,成满无边众生希愿语;如实观见无余所知意」等身语意的功德。「浪涛耸天际」,它是个形容词,形容佛陀在宣扬佛法的时候,因为佛陀的身语意及事业的功德无量无边,犹如冲天的浪涛,令「外道心畏惧」。所谓「畏惧」,就是纷纷舍掉自宗,接受佛陀的教导——即接受四宗派的宗见。同样的道理,这个地方也告诉我们,在你的心相续当中,如果还没有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