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丽尔)让语文课堂书声琅琅——浅谈低段学生朗读教学

(叶丽尔)让语文课堂书声琅琅——浅谈低段学生朗读教学

ID:12157368

大小:24.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8-07-15

(叶丽尔)让语文课堂书声琅琅——浅谈低段学生朗读教学_第1页
(叶丽尔)让语文课堂书声琅琅——浅谈低段学生朗读教学_第2页
资源描述:

《(叶丽尔)让语文课堂书声琅琅——浅谈低段学生朗读教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让语文课堂书声琅琅——浅谈低段学生的朗读教学卫前小学叶丽尔2011.12“经史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义自明”。读,是我国长久以来学习语文的一种传统方法。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更是明确地提出了加强朗读教学的要求,并把朗读列为“阅读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之一。一、低段学生朗读现状1、唱读成风,不会停顿。2、外地生一口老家普通话。3、读得不顺口,结结巴巴。4、有口无声,不会感悟。二、对策1、如何激发学生朗读兴趣让学生按课文中的不同角色,根据自身的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角色朗读。朗读时,叙述部分可由教师导读,也可单独采用对话形式练习。这样,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张扬个性,不断入境,读出自

2、己的感受,百读不厌。《酸的和甜的》一课中,让学生分角色来读一读,又让学生表演“转来转去”,孩子们边读边转,边读边摆摆手:“它一会儿转来转去,一会儿跳起来摘葡萄,可是一颗也没摘到。”这样的课堂,是多么的生动有趣啊!  比赛是一种很好的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方式,将比赛的形式引入课堂,无论是哪种形式的赛读,都会让课堂的气氛立刻活跃起来,采用记分制对一年级的小朋友来说效果更佳。平常的朗读教学中,我就一直采用这些比赛方法,吊足了低段小朋友的胃口。2、多种形式的比较朗读多种朗读方式贯穿于阅读教学过程中范读:范读是朗读教学中任何指导方法都无法取代的。教师范读必须有明确的目的,可以让学生关注字音、速度、语

3、音、语调等。教师范读时,学生可以是静静地聆听,也可以跟随老师一起做口型。领读:所谓领读,即老师读一句,学生跟着读一名。有的文章语气的轻重很难掌握。这时,教师可通过领读来指导他们朗读。学习《夏夜多美》这篇课文时,我采用了领读的方法。要求学生跟读,认真体会其中的感情色彩,极力读出小蚂蚁急切的语气,收到了很好的学习效果。自由读:即自己读课文,感觉生疏,可以多读……很多低段学生根本不知道什么叫朗读,他们往往只会把生字连起来机械地读。作为老师,就要教给学生基本的朗读方法,告诉他们句子与句子、段落与段落之间要有自然的停顿。教师要作必要的朗读示范,唤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对朗读的兴趣,调动学生朗读的

4、积极性、主动性,提高学生的朗读和欣赏水平。好的范读,对学生来说无疑是一种美的熏陶,让学生从范读中去思考、鉴赏。同时,让学生在教师的范读中学到朗读知识和技巧。如读出轻重音,语速的快慢,音调的高低等。美的熏陶,让学生从范读中去思考、鉴赏。总之,没有琅琅书声的课堂是沉闷的课堂,没有教学生读好课文的语文课是失败的课,读必须贯穿于语文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这正是强调读的重要性。因此,给朗读以时间上的保证,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才能更有效地提高朗读质量。3、身临其境配乐、有感染力的分角色朗读。   教师的即兴范读,不仅是生动、形象、富有启发性的有声语言,还是目光、姿态、表情、

5、动作等无声的体态语言。教师在范读中用自身的情感感染学生,从而使学生和老师一起对朗读内容产生共鸣。这种感染作用是通过播放录音无法替代的。张蕾老师在执教《看雪》一课时,就用声情并茂的朗读感染了学生。让学生感受到了北京下雪天的美丽。如:孩子们问老师:您看见过真的雪吗?(老师提醒:语调要轻轻的,声音往上一扬)这么一点拨,学生就读得有声有色了。张老师在教学中重视提示语的指导,要求学生注意语气词,然后利用插图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加深了词语的理解。在课堂上注重对学生的朗读指导,给孩子留足了朗读的时间。他们的课,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醒:课堂上,要保证学生朗读时间。让学生接触、朗读、理解文本,获得内在的独特

6、的情感体验。朗读,历来是低段语文教学的重点,让琅琅书声溢满校园应该是每一位语文教师所追求的目标。然而教学实践中的朗读却存在着不少问题。低段的课文比较短小,儿童注意力也不太容易集中,形式单一的朗读更是会另他们感到无味,要想要抓住他们的心,就要在朗读中加入多样化元素,令朗读精彩纷呈。  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曾这样说过:语文教学的所谓“亮点”,首先应该在朗读上。把课文的内容和感情通过自己的声音再现出来,这是一种再创造,是赋予作品以生命。师生能读得入情入境的语文课堂,一定是充满生机、充满灵性、充满情趣的语文课堂。是的,让我们重视注重朗读,让我们的低段语文课堂书声琅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