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苓栽培模式探析

猪苓栽培模式探析

ID:11117804

大小:28.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7-10

猪苓栽培模式探析_第1页
猪苓栽培模式探析_第2页
猪苓栽培模式探析_第3页
猪苓栽培模式探析_第4页
猪苓栽培模式探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猪苓栽培模式探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猪苓栽培模式探析园艺学现代农业科技2010年第21期猪苓栽培模式探析张长青孙正祥章松柏(长江大学农学院,湖北荆州434025)摘要野生猪苓资源濒临枯竭,发展人工栽培前景广阔.简要阐述了猪苓的栽培研究概况,并对我国人工栽培猪苓的几种模式进行了介绍.以供参考.关键词猪苓:研究概况;栽培模式中圈分类号$567.3*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10)21~0154—02AnalysisOnCultivationPatternsofDendropolyporusumbellatusZHANGChang-qingSUNZheng-xiangZHANG

2、Song-bai(AgriculturalCollegeofYangtzeUniversitj,JingzhouHubei434025)AbstractThedevelopmentof.口PzcultivationinC~inahasbmaderpr0spectsbecauseofitswildI~sourcesdepletion.ResearchsummaryofDendropolyporusumbellauscuhivationwasreviewed,andseveralcultivationpatternswerebrieflyintroducedi

3、nthispapertoprovidereference.KeywordsDendropolyporusumbellatus;researchsummary;cuhivationpatterns猪苓[DendropolyporusumbellatusPers.)Jalich(1982)1n-21是一种传统的多年生真菌药物,它浑身是宝,猪苓可入药制药,子实体(俗称猪苓花)是难得的营养,美味保健食品.现代医学证明,猪苓具有消炎,利尿,渗湿,通淋,退肿,降压,轻身耐老,抗癌,抗辐射等功能.除广泛用于临床中药配方外,还加工成饮片,猪苓丸,猪苓散,猪苓汤和猪苓注射液

4、等新特药,中成药制品.猪苓的活性成分还可用于高级化妆品[31.随着国内外以猪苓为原料的成品药的进一步开发和应用,对猪苓的需求量也随之增大,其价格也因严重缺货而一路飙升,出现有价无货尴尬局面的主要原因是:人们长期以来对野生猪苓"灭九族式"的狂采滥挖,不仅严重破坏了野生猪苓的生境,也使早巳被我国列为"三级保护的野生中药材的猪苓资源濒临枯竭.保护野生资源,科学抚育,合理采挖,抓住机遇,稳步发展人工栽培,解决供需矛盾,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和谐生态的必然要求.就我国猪苓栽培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对服务"三农",推动猪苓人工栽培事业的发展.开拓农民增收途径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5、.1猪苓栽培概况早在20世纪70年代,我国的一些中草药材生产场就曾进行过人工栽培猪苓的探索研究.1965年山西省药材公司在古县北平镇海拔1500m的山区建立了猪苓实验场.1968年甘肃陇南武都区的五马药场用采挖的野生菌核埋在树下的方式进行了多次仿野生栽培试验,但都未成功.此后,在采挖野生猪苓的过程中.更加留意对野生猪苓的生存状态和生活环境的观察,发现大多数野生猪苓菌核表面有蜜环菌索附殖,且蜜环菌越多猪苓生长越旺盛.加之从天麻和蜜环菌的共生关系中得到启发,1972年用带有蜜环菌菌索的菌材进行伴栽试验初获成功.1978—1981年山西古县北平镇猪苓场[51,陕

6、西勉县张家河乡中药材种植基地[61.以及张言良等171,李承志[81,李世全嗍等的试验都证明:猪苓繁殖必须伴播蜜环菌I101.20世纪90年代以后,广泛开展了野生猪苓驯化,作者简介张长青(1960一),男,陕西扬凌人,教授,从事植保技术及菌物研究工作.收稿日期2010—08—26154脱毒繁殖,有性繁殖,不同海拔林地,室内外等仿野生,半野生,代用料,全人工等栽培技术的研究与创新,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形成了适合不同地区推广的多种栽培模式.2猪苓栽培模式猪苓栽培多在春,秋季节(4月下旬至6月上旬或8月下旬至11月下旬),苓种栽培最好是春收(采)春栽,气温12

7、℃时栽培ll1】.纯菌种栽培则不受季节限制.栽培用种:纯菌种(组织分离或孢子分离的猪苓菌,蜜环菌),苓种(人工栽培的新生灰苓或幼嫩黑苓,野生猪苓,单苓重25—40g),菌材(新菌材,旧菌材,带菌树根).栽培用料:树棒(材质较硬的阔叶树枝干,直径6—12cm,截成60~70cm的木段,并砍花或打孔,每根树棒砍花(或打孔)4排,排与排之间的孔口相互错开,深至木质部即可),代用料(木屑,锯末,棉籽壳,玉米芯等),枯枝落叶,土(黄砂壤,黑砂土【121,砾壤土【l3】,腐殖土或配合土,pH值微酸至中性).栽培场地:各种场地(林地,果园,棚设,房前屋后,阴湿向阳地带,

8、遮荫裸地,防空洞,山洞,地下室等均可).栽培方式:窖式(窑,坑,窝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