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基于微观视角-省管县财政改革对县域经济的影响

试析基于微观视角-省管县财政改革对县域经济的影响

ID:10728106

大小:63.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7-07

试析基于微观视角-省管县财政改革对县域经济的影响_第1页
试析基于微观视角-省管县财政改革对县域经济的影响_第2页
试析基于微观视角-省管县财政改革对县域经济的影响_第3页
试析基于微观视角-省管县财政改革对县域经济的影响_第4页
试析基于微观视角-省管县财政改革对县域经济的影响_第5页
资源描述:

《试析基于微观视角-省管县财政改革对县域经济的影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试析基于微观视角:省管县财政改革对县域经济的影响基于微观视角:省管县财政改革对县域经济的影响论文导读:本论文是一篇关于基于微观视角:省管县财政改革对县域经济的影响的优秀论文范文,对正在写有关于财政论文的写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作用,摘要:本文以沅陵县为例,探讨了“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既有利于县域经济发展,又存在削弱县级财力的理由,同时指出,实施“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需要不断地矫正、调整对县域经济发展不利的因素,实现改革帕累托式最优。  关键词:财政体制改革县域经济基于微观视角:省管县财政改革对县

2、域经济的影响由优秀站.提供,助您写好论文.效应    一、引言    湖南省决定从2010年1月1日起,调整和完善省以下财政管理体制,除市辖区、湘西自治州所辖县(市)、长沙县、望城县仍维持省管市州、市州管县(市)的财政体制外,全省其余79个县市实行“省直管县”。这是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来,又一次重大财政体制调整。  省管县财政体制是对原有财政体制的重大调整,是对省域内财政体制框架的重新构建,因此必定会对省域经济产生多方面影响。省管县财政体制可以绕开“省管市”、“市管县”的层级结构,降低交易成本

3、,落实国家对县乡的各种扶持政策和补助金的到位,从而推动县域经济的发展。县域经济是省域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省管县财政体制改革的主要影响对象。在新的财政体制下,县域经济的发展状况将受到什么样的影响以及影响的程度如何,将构成对省管县财政体制评价的重要方面,也有助于分析研究当前的省管县财政体制改革,并提出有益的政策倡议。因此,本文将从微观层面,以沅陵县为例阐述、例证省管县财政体制对县域经济的影响。    二、省管县财政体制对县财力的影响    沅陵县是全省版图面积最大的县,总面积达5856平方公里,

4、人口65万,2009年全年GDP80.4亿元,人均收入6850元。作为国家级贫困县,财力十分有限,2009年全年地方预算总收入XX亿,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XX亿元,预算调拨收入XX亿元,财源主要依赖国家转移支付。同时2009年全年地方预算总支出XX亿元,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支出达XX亿元,是属于典型的“吃饭”财政。  省管县财政体制后,按照“分税分享、统一规范,存量不动、增量调整,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精简高效、注重基层”的基本原则推行,一方面将赋予沅陵县财政较多的财力,拥有更多的财政资源,使其获得更

5、大的经济支配权,用更多的财力来推动本县域的经济发展。另一方面,由于沅陵县经济发展没有重化工业作支撑,民营经济不活跃,税源后劲不足,资源型财政依赖性强(矿产、水电),税收增长缓慢,致使新体制对沅陵县也有不利的一面。  (一)有利方面  1.县级共享收入基数测算小于实际完成数,留利县财政。按照新体制,对县级增值税、营业税、资源税实行省县共享,省县按25:75比例分成(旧体制下则全部属于县财政收入)。根据测算,2010年沅陵县省县共享增值税、营业税、资源税基数合计XX万元,小于2009年实际完成数XX

6、万元。按照省县分享25:75比例计算,三项共应上划省级财政XX万元,按实际完成数计算应上划XX万元,大于基数上划数XX万元。因此只要今年沅陵县增值税、营业税、资源税维持2009年数额,即可增加县财政收入XX万元,如果上述三项税收2010年增幅较大,则直接增加了沅陵县财政收入。  2.省级财政分权让利,增加县级财政收入。一是电力、冶金、有色等部分省级增值税收入与县级财政分成增加了县财政收入。按照改革方案,原属省级收入的电力、石化、冶金、有色等增值税下划市州、县(市),与原属各市州、县(市)的增值税

7、一起,由省与市州或省与县(市)分别按25∶75的比例分享。由于沅陵县属于水电大县,每年上解省级水电增值税达XX万元,县级财政参与分享后,只要超额完成省财政下划的省级共享基数XX万元,则可直接增加沅陵县财政收入。通过2010年1-9月份新老体制对比表分析,由于电力、冶金、有色等部分省级增值税收入与县级财政分成,使我县县级增值税增加XX万元,增长85.54%。二是土地增值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全部纳入县级财政,增加了县级财政收入。按照新体制,将原土地增值税、城镇土地使用税省与县(市)分别按50∶50比例

8、分享的规定改为全部纳入县级财政,省级财政不参与分享,增加了县级财政收入。如2010年1-9月份新老体制对比表所示,新体制下2010年1-9月份土地增值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分别增加XX万元、XX万元,增长率分别达99.99%、100%,县级财政受益显著。  3.加大了财力性转移支付力度。实行“省管县”财政体制改革实行后,省对县的专项资金拨付、转移支付直接到县,直接与县财政结算,不再通过地市级财政“中转”,打破市压县、市刮县的局面,“雁过拨毛”情况不复存在。根据初略测算,以2009年省财政对沅陵县转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