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基础教学大纲

中医学基础教学大纲

ID:10293877

大小:104.00 KB

页数:19页

时间:2018-07-06

中医学基础教学大纲_第1页
中医学基础教学大纲_第2页
中医学基础教学大纲_第3页
中医学基础教学大纲_第4页
中医学基础教学大纲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医学基础教学大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中医学基础》教学大纲《中医学基础》课程属于高等中医药院校中药学专业的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本课程中有关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以及中医学最基本的思维方法,为继续学习《中药学》、《方剂学》等相关的课程,以及进一步开展中药药理研究、新药的开发应用等奠定扎实的基础。《中医学基础》以课堂讲授为主。各院校可以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借助诸如实验、多媒体等辅助手段,以增强学生对中医学基本知识的理解、掌握和应用。要注重每一教学内容在课程中的地位及其与相关内容之间的有机联系。突出重点,讲清难

2、点。适当介绍中医学最新的发展动态。《中医学基础》课程的教学大纲,既要充分考虑到中药专业大学一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力,尤其是学生从高中阶段刚刚步入中医药殿堂在知识衔接方面的“断层”;又要全面(或系统)地展示中医学理论的继承、发展和创新,充分体现中医现代化的要求。《中医学基础》课程教学时数按100学时没计,各院校可以根据本单位教学的实际情况加以调整。由于中医院校的中药专业全凭本门课程为学生奠定中医学方面最基本的概念和相关知识,所以调整幅度应当控制在10%计划学时之内。具有开设实验课条件的院校,实验课所需学时另行安排。

3、《中医学基础》为考试课。采用综合考核的考试方法,即在课程结束后一次性闭卷考试为主,并结合课堂提问、专题作业、阶段测验等方面的考查,综合评定成绩。“目的要求”是指通过教师的讲授及学生的认真学习所应达到的教学目的和要求。结合本课程的教学特点,“目的要求”分为“掌握”、“熟悉”和“了解”三个级别。“掌握”的内容,要求教师在授课时,进行深入的剖析和讲解,使学生达到彻底明了,并能用文字或语言顺畅地表述;“熟悉”的内容,要求教师予以提纲挈领地讲解,使之条理分明,使学生对此内容完全领会,明白其中的道理及其梗概;“了解”的内

4、容,要求教师讲清概念及相关内容,使学生具有粗浅的印象,使之在后期的专业课学习中,接触到这些内容时无陌生感。教学目的要求和内容第一章中医学导论第一节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目的要求】1.掌握中医学及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概念内涵。2.熟悉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条件。3.了解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标志及发展概况。【教学内容】概述:中医学及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概念内涵。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简要介绍中医学理沦体系形成的条件及形成的标志。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慨况简要地介绍中医的基础医学、临床医学、药物学、方剂学、针灸学的

5、发展沿革。第二节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目的要求】1.掌握中医学的基本特点。2.熟悉辨证论治相关概念的含义。3.了解中医学基本特点的主要内容。【教学内容】概述:中医学理论体系的组成。一、整体观念(一)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二)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三)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二、辨证论治辨证论治的概念以及症、证、病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第三节《中医学基础》的主要内容和学习方法【目的要求】熟悉《中医学基础》的主要内容及学习方法。【教学内容】一、《中医学基础》的主要内容包括中医学的哲学基础、人体的结构与功能、病因

6、、病机、诊法、辨证、养生.防治.康复。二、《中医学基础》的学习方法要有时代责任感,要明确学习目标,要有严谨的学风,充分认识学习本课程的重要性,遵循学习规律,讲究学习方法。第二章中医学的哲学基础’第一节阴阳学说【目的要求】1.掌握阴阳基本概念的内涵。2.掌握阴阳的相互关系。3.熟悉阴阳各关系的内涵。4.熟悉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5.了解阴阳学说形成的文化背景及其特性。【教学内容】概述:阴阳学说的概念、形成时代及其特性。一、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一)阴阳概念的形成。(二)阴阳概念的基本内涵。(三)阴阳的特性:相

7、关性、普遍性、相对性、属性的规定性。(四)阴阳的相互关系。在阴阳相互交感的基础上,其相互关系表现在如下方面:1.阴阳的对立制约。2.阴阳的互根互用:阴阳互藏、阴阳互根、阴阳互用。3.阴阳的消长平衡:阴阳的相互消长及阴阳的协调平衡(即阴阳自和)。4.阴阳的相互转化。二、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一)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二)解释人体的生理活动。(三)解释人体的病理变化:阴阳的偏盛偏衰、阴阳偏衰的相互损伤、阴阳证候的相互转化。(四)指导疾病的诊断:症状、体征及证候的阴阳属性归类。(五)指导疾病的防治:养生防病、治

8、则治法方面的应用。(六)归纳药物的性能:药物的四性、五味、升降浮沉方面的应用。第二节五行学说【目的要求】1.掌握五行的概念及五行的特性。2.掌握事物五行属性归类的依据及方法。3.熟悉五行在一般状态下的调节机制和特殊状态下的相互影响。4.熟悉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5.了解五行概念形成的时代、文化背景及事物五行属性归类表的内容。【教学内容】概述:五行学说的概念及历史地位。一、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