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教学大纲

中医学教学大纲

ID:33330403

大小:84.5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9-02-24

中医学教学大纲_第1页
中医学教学大纲_第2页
中医学教学大纲_第3页
中医学教学大纲_第4页
中医学教学大纲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医学教学大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11级《中医学》课程教学大纲(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一、课程说明课程总学时(理论总学时/实践总学时)51学时(30学时/21学时)、周学时3学时、学分3分、开课学期第6学期。1.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2.适用专业与学时分配适用于11级本科临床医学专业教学内容与时间安排表章次内容总课时理论课时实践课时第一章导论3学时3学时第二章中医学的哲学思想3学时3学时第三章藏象学说9学时9学时第四章病因病机3学时3学时第五章四诊6学时6学时第六章辨证8学时5学时3学时第七章防治原则与治法1学时1学时第八章中药12学时12学时第九章方剂3学时3

2、学时下篇常见病证3学时3学时合计51学时30学时21学时3.课程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系统的学习和掌握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和阴阳学说、五行学说、藏象学说、四诊、辩证、防治原则与治法等中医基础理论知识;掌握重点中药的主治与功效;掌握重点方剂的主治与功效;掌握重点疾病的辨证分型和治则治法。4.本课程与其它课程关系:本课程是西医院校医学生学习中医知识的唯一一门课程。5.推荐教材及参考书推荐教材:《中医学》,主编:李家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8版。参考书:普通高等教育中医药类规划教材《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内科

3、学》、《妇科学》。6.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理论课以课堂讲授为主,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践,尽可能地结合临床、结合病人或典型病例进行讲解,充分利用教具、模型、挂图、录象、及多媒体教学手段;实验课以直观教学、互动教学、实验室实验、讨论、参观中药博物馆为主。7.课程考试方法与要求平时考核与期终考核相结合。平时考核包括作业与阶段测验,侧重于了解和督促学生的学习,占课程总评分的30%。期末闭卷侧重于考核学生对中医基础理论知识的了解和掌握的程度及运用中医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占课程总评分的70%。8.实践教学内容安排安排四诊6学时,让学生从多媒体上熟悉舌像、脉像变化,

4、并动态观看望舌、切脉的录象,然后互相察舌切脉,使学生了解中医基本的诊断手段;安排病案讨论3学时,使学生掌握一些常见病证的辨证分析;中药教学采用实验室小班教学,教学中进行互动,增加学生们的感性认识,并安排中药参观、中药见习3学时,使学生产生中医药博大精深的理念,并认识一些常见的中药。二、教学内容纲要上篇第一章导论(3学时)1.主要内容第一节中医学的历史沿革(1学时)中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具有悠久的历史,独特的理论体系,浓厚的人文背景,丰富的临床实践。第二节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1学时)一、整体观念二、恒动观念三、辨证论治第三节中医学的认知与思维方法(0.

5、25学时)一、司外揣内二、注重整体研究三、援物比类四、试探和反证第四节中医学与西医学的比较(0.25学时)第五节中西医结合研究的进展(0.5学时)中医学发展趋势必然与现代医学融合,其理论有待进一步阐述,优势当进一步弘扬。2.基本要求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认识中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其发展与社会及文化的关系及中医学的学术内容。掌握掌握中医理论体系形成的标志,掌握中医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了解中医学的认知方法,了解中医学的学科优势和发展趋势,中西医结合研究进展。第二章中医学的哲学思想(3学时)1.主要内容第一节元气论(0.25学时)一、元气的主要内容二、元气论对中

6、医学的影响第二节阴阳学说(1.75学时)一、阴阳学说的基本概念:阴阳的基本概念;阴阳的基本特征;阴阳属性的特点;阴阳的相互关系。二、阴阳学说的主要内容:阴阳相互对立;阴阳相互依存;阴阳相互消长;阴阳的相互转化。三、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指导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用于指导疾病的预防。第三节五行学说(1学时)一、五行学说的基本概念:五行的基本概念;五行学说的主要内容。二、五行学说的主要内容:五行的特性;事物的五行归属;五行的生克乘侮关系。二、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说明脏腑的生理功能及其相互关系;说明脏

7、腑间的病理影响;用于诊断和治疗疾病。2.基本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阴阳学说的基本概念,主要内容,并熟悉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掌握五行学说的基本概念,主要内容,熟悉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了解元气论对中医学的影响。第三章藏象学说(9学时)1.主要内容与要点第一节概述(0.5学时)藏象的基本概念、藏象学说的主要内容、藏象学说的主要特点。第二节脏腑(6.5学时)一、五脏的主要生理功能与系统连属:心、肺、脾、肝、肾。二、六腑的主要生理功能: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三、奇恒之腑的主要生理功能。四、脏腑之间的相互关系。第三节精、气、血、津液(1.5学时)一

8、、精:精的基本概念、生成及功能。二、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