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评价模式,重构动力机制

改革评价模式,重构动力机制

ID:10166538

大小:28.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6-12

改革评价模式,重构动力机制_第1页
改革评价模式,重构动力机制_第2页
改革评价模式,重构动力机制_第3页
改革评价模式,重构动力机制_第4页
改革评价模式,重构动力机制_第5页
资源描述:

《改革评价模式,重构动力机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改革评价模式,重构动力机制摘要:一方面国家投入大量资金,鼓励中职教育发展;另一方面,大量在校中职生流失严重。通过改革评价模式来重构学生学习动力机制,提高对中职教育的满意度显得迫在眉睫。关键词:中职;评价模式;动力机制自2009年中职免学费政策实施以来,据相关报道,2011年全国共有906万名中职学生享受国家助学金政策,资助资金135.9亿元;共有395万名学生享受中职免学费资金79亿元,免学费人数约占中等职业学校全日制在校生总数的20%。在2013年教育部春节后首场新闻发布会上,职成司有关负责人介绍,中职免学费政策目前不仅扩大到国务院要求的所有农村(含县镇)学生、城市

2、涉农专业学生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9个省份还实现了所有中职学生免学费。[1]6一方面国家投入大笔资金,鼓励学生读中职;而另一方面大量在校生流失。“全国教育部门中职学校的2010级学生在2010~2011年期总共流失了88万人,流失率达到13.82%”,[2]这足以引起政府管理部门、学校工作者以及全社会人员的警示和思考,也从一个侧面折射了中职教育在管理和质量上的较低满意度。如何改变此现状,更好激励中职学生学习积极性,减少流失率,真正让中职免学费政策发挥应有的效用?下面拟从改革评价模式角度,探讨重构学生动力机制。一、中职生生源现状分析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是在初中毕业分流时出

3、来的群体,他们这一特殊群体有着自己的鲜明特点:学习基础普遍偏差,是被中考“淘汰”下来的。他们几乎没有在学习中获得什么乐趣,更谈不上成功感、成就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学习意志薄弱,不能围绕一个目标,作长期的坚持不懈的努力;个别学生受家庭离异,父母常年外出等因素影响,易受外界不良风气干扰,对环境抵制能力差;再加上处于特殊的生理时期,好冲动,不容易静下来。综上所述,中职生生源现状决定他们不能按照传统的教育方式,关在教室里学书本,必须实行教学改革,挖掘其学习兴趣,重构动力机制。二、改革评价模式必要性教学质量的体现是在评价模式中完成,评价模式是“风向标”,反映了教师的教学成果,检

4、验了学生通过这门课程学习所获得的能力,体现了学校专业的实际水平,对学生的培养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6传统教育中,教育教学围着考试转,反映在评价模式上表现就是学校单一主体,教师对考试涉及的内容优先考虑,重点保证,而对考试不涉及的内容则较少关注;以纸质考试为主,学生成绩不能反映其技能水平。结果就是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上课缺乏积极性,培养出的学生也不能满足社会需要。在中职教育中学生是作为教育的最终产品输入社会。如何发挥评价模式的导向作用,把中职教育真正引向素质教育的轨道,为学生一生的事业发展打下良好的知识基础和能力基础,就成为教育管理部门、中职教师需要共同关注的课题。[3]三

5、、改革评价模式,重构动力机制(1)考核主体多元化。改革传统评价模式,变过去由学校单纯的终结性理论考试为双主体考核,多主体评价。一元在学校,一元在企业,双主体育人,双主体考核。家庭、行业以及社会都要参与进来。职业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满足劳动力市场需求,学校的毕业生毕业后多分布在行业企业的相关岗位上。因此,行业企业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特别是在评价职业院校学生的工作能力及职业道德、与同类学校毕业生的比较优势方面最有发言权。因此,要发挥行业、企业在职业教育评价中的作用。[4]当学生意识到个体在校表现被如此众多的群体所关注,自然而然也会对学习引起重视。通过教师评价、学校考核、企

6、业考核、家长反馈、行业认证、社会认可逐步形成开放的“双主体考核,多主体评价”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和反馈机制。6(2)考核形式多样化。对于专业课程,减少理论考试的比例,加大实践技能考试;以项目考核逐步替代课程考核。以茶叶生产与加工专业为例,按照茶叶生产与加工的季节性分别设置专业采茶、制茶和茶艺技能大赛,通过开展学生技能竞赛来考核学生专业技能,以校内技能竞赛开展促进全国技能竞赛获奖率,提高专业的影响力、吸引力和辐射力。学生成绩不仅仅局限在理论层面,更多的是实际操作。对于正处青少年期的学生而言接触的动手内容增加,提高了学习的趣味性,也容易对职业教育保持好感。6(3)考核成果多层

7、化。学生学习成果层次化展现。第一层级为要求必须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例如,中职茶叶生产与加工专业学生必须掌握主要内容包括:1)能初步完成六大类茶叶感官审评,并能运用专业术语进行基本的评定。2)掌握六大基本茶类的制作过程,能手工制作六大茶类代表性茶叶,会机械化生产茶叶。第二层级为强制拓展的知识和技能。这点可以根据当地的经济发展以及学校的专业特点来规定。特色发展,促进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的良性互动。[1]以重庆经贸中等专业学校为例,因为地处永川,当地名优茶为“永川秀芽”,所以学校要求学生都能熟练手工制作针形绿茶,并会机械化操作。另外“巴渝风”长嘴壶茶艺在川渝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