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评价机制初探

新课程改革评价机制初探

ID:24431536

大小:53.12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14

新课程改革评价机制初探_第1页
新课程改革评价机制初探_第2页
新课程改革评价机制初探_第3页
资源描述:

《新课程改革评价机制初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新课程改革评价机制初探陈飞辽宁省凌源市招生考试办公室新课程改革正在不断深入,而传统的评价机制依然在沿用,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建立一套全新的评价机制,与新课程改革相适应。评价不仅仅要关注学生在语言和数理逻辑方面的发展,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要,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学生在已有水平上发展。那么,在新课程理念下,如何转变传统的评价方式,建立一个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的的评价机制?一、注重学生的发展是评价的硬道理“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改革的主旋律,促进学生的全面发

2、展才是评价的目的。斯塔弗尔比姆曾经指出:“评价最重要的意图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改进”。教师评价学生时,首先应该树立以人为木的观念,把学生当不完善的人看,当发展中的人看。评价学生的目的不是甄别和选拔,而是通过评价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较强的自学能力,掌握一定的社交技能,促进其身心健康的发展,从而提高综合素养。同时,评价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评价的内容也应随评价对象的变化而不断地变化和调整,这就要求教师不但要关注学生今天的学业成绩,也要关注学生明天的发展前景。评价是加油站,目的是促进学生在原有

3、水平上不断发展。布魯纳指山:“评价通常被看作对评价对象的一种是否有效的检验,但是更重要的是它应该提供智慧的指导来改进这些方面。”由此可见,评价是为了改进和提高,而不是为了给学生一个结论或等级,教师应该以前瞻性的眼光来分析学生的优势和不足,指导学生有针对性地改进,以得到更大的发展。二、多元化是评价永恒的追求新课程告诉我们:教师对于学生的评价应由选优为主向促进个性化发展改变,即改变以学生成绩作为评价的唯一标准,建立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的的多元化评价体系。1.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教育过程是师生、生生互动的多

4、主体参与过程,因此,在评价吋要改变单一的由老师评价学生的状况,应让学生乃至与学生有关的.其他人员(如同学、家长等)都参与到评价过程中,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如给学生写操行评语,要让学生开展自我评价和同学互评,使学生参与评价过程与结果分析,提高他们的自主意识、反思能力,激发他们学AI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开展家校平台,让家长了解自己的孩子与学校的教育教学,从而帮助、支持孩子,用客观、合理的评价来教育孩子,评判孩子。2.评价方式的多元化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唤醒、激励和鼓

5、舞。”评价的0的就在于唤醒学生多方面的能力,激励学生全面发展。首先,教师要通过建立新的评价指标和方法,发展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提高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与人交往的能力,不断适应环境的能力,从过去考查学生学到了什么到学生是否学会学习,打破“一卷定高低”的局面。其次,教师要由学生学习的“判决者”向学生学4行为的“辩护师”转化。在教学评价中不是去摧毁学生的自信心和上进心,而是设法保护和发展学生的自信心和上进心。最后,教学评价不是去制造“差生”而是使“差生”消失,不是去制造等级而是消火等级,多用质地性、

6、诊断性和激励性评价方法,少用定量性、甄别性和终结性评价方法,针对不同学生、不同需要采用不同的评价方法。三、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是评价的核心心理学研究表明: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都具有不冋于他人的先天素质和生活环境,都有自己的爱好、长处和不足。学生的差异不仅表现在学业成绩上,还表现在生理、心理、爱好特长等各方面。有的学生生性活泼好动,有的学生“老成持重”,有的学生从小拔尖,有的学生“大器晚成”。因此,在评价学生时要关注个体差异,建立“因材施教”的评价体系。即依据学生不同的背景和特点,运用不同的评价

7、方法,正确判断每个学生的不冋发展潜能,提出适合其发展的具体建议。在tl常的教育活动中,应从多个角度,多方面去看学生,发现学生的优点和长处,让每个学生在自尊、自信中快乐成长。正如古人所言:“缝衣服要量体裁衣,种庄稼要因地制宜,打仗要审吋度势,育人要因材施教。”这样才能有效的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使每个学生都得到进步和提高。评价需要我们的智慧,更需要我们不断地去探索,我相信只要我们冇一颗仁爱之心,构建一套全新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机制就一定能实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