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道德激励在高校学生管理中的运用

分析道德激励在高校学生管理中的运用

ID:10067252

大小:29.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5-23

分析道德激励在高校学生管理中的运用_第1页
分析道德激励在高校学生管理中的运用_第2页
分析道德激励在高校学生管理中的运用_第3页
分析道德激励在高校学生管理中的运用_第4页
分析道德激励在高校学生管理中的运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分析道德激励在高校学生管理中的运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分析道德激励在高校学生管理中的运用  摘要:激励机制是高校学生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保障高校平稳发展的有力手段,而道德激励则是当前我国高校学生管理的主要方式。本文从道德激励的方法、道德激励的特性和道德激励的问题和对策这三大方面,详细分析道德激励在高校学生管理中的运用。关键词:道德激励;高校;学生管理中图分类号:G71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5-0014-02所谓道德激励,就是根据人的心理和行为的规律性,通过一定的形式和手段去诱发、激活个体的道德需要和动机,使个体产生行为的内驱力,从而

2、促使个体采取行动,实现德育目标的过程。一、道德激励的方法71.需要法。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的基本需要可归纳为由低到高五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这五种需要反映了在不同文明程度下人类的共同心理特点。道德激励可以激发学生主体的道德需要,道德情感的发展也要依靠已有的道德需要,可以说,人的各种积极性源头都是道德需要。当学生自觉地解决问题、去逐步实现预设的道德目标时,或者当学生由于产生了道德需要并在道德意识的支配下采取了一些行动后,道德需要就得到了一定的满足,这种道德活动的过程实际上就是道

3、德需要产生并逐步得到满足的过程。目前,多数高校都会开设一些思想教育课程,通过对道德模范的研究学习激发学生内心深处的道德需要,令学生潜移默化为自己设立道德目标并逐步实现,在学生内部形成了良好的道德氛围,极大地方便了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72.榜样法。榜样法也是一种传统的道德激励方法,即学校通过树立典型,把榜样的道德观点和行为具体化、人格化,运用一些宣传手段在学生中间推广,以此来激励其他学生。从学生的角度来看,他们是现代社会中具有较高文化修养的青年群体,他们有理想,有热情,他们喜欢在思想领域探讨各种政治观点和哲学派别,寻

4、找人生意义;在行为上则愿意表现自我,希望在学习和工作上能够施展才华体现自己在集体中的地位和价值。从学校的角度来看,学校为提高自己校园的道德氛围,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我国的高等院校一般都会在固定时期开展一些道德评比活动,来选拔道德模范人物。当然,评选出道德模范还并不是最终的目的,我们的目的是将这些良好的品德修养传播给每一个人。所以,模范人物通过演讲或与普通学生面对面交流,将自己的心得体会分享给众人,对于高校学生的管理工作来说是非常有必要的。这种榜样人物的心得交流活动的开展有利学生深刻理解榜样人物优秀的思想内涵,使学生

5、由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从榜样身上发现自己的不足和差距,将榜样的高尚品德融合内化为自身的品质,这也是高校育人的最终目标。3.目标法。美国马里兰大学心理学家教授洛克通过研究发现,大多数激励因素:奖励、工作评价与反馈、期望压力等都是通过目标来影响动机的,成就感和责任感都要通过目标的达成来满足个人的需要。洛克等人还揭示了一个目标心理循环:目标导致努力,努力创造绩效,绩效增强自尊心和责任心,从而产生更高的目标。上文说到的榜样法与目标法两者可以结合自成一体,因为当一个人没有道德目标、内心深处的道德需要还没有形成的时候,榜样

6、的出现可以激发出他的道德目标,并朝着目标努力,如此循环往复,带动人们不断前进。当然,也可以运用这种方法:提前设置一些如社会工作积极分子奖、个人道德风尚奖等奖项为学生设立道德目标,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让学生在实现道德目标的过程中,提高自己人生的思想境界,学生个人素养提高了,学校的整体道德水平才会提高,如此往复,学校和学生最终就能实现双赢的目标。二、需要注重道德激励的几个特性71.应注重道德激励的典型性。道德激励具有不可见性、典型性。因为道德本身是无形的,只有在具体的人做了具体的行为之后,道德才得以显现;传统的道德激励

7、的方式是塑造典型,激发群体学习,所以在平日学生工作的开展中要注意发掘典型,注重学生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寻找方方面面存在的可激励因素或个体,以达到持续的激励效果,并且要做到正确的方向引导,以使学生管理工作的总体目标得以实现。2.应注重道德激励的可持续性。注重道德激励的可持续性,即我们在评价一个道德行为时,不应该把重点放在好人好事背后是不是有纯粹的道德心,而应该注重其行为能否形成良好的道德激励。举两个正反相对的著名例子:子贡赎人和子路受牛。前者故事大意:春秋时代鲁国规定,凡鲁国人看到本国人在他国沦为奴隶,可以将之赎回,费

8、用由国家补偿。子贡赎买了一个奴隶,但他拒绝了补偿。因而世人夸子贡高尚,但孔子却责备子贡,原因是子贡阻挡了他人继续赎买奴隶的好事。后一个故事大意:子路救了一个落水者,人家为表感激,送了他一头牛,他收下了。这种行为得到了孔子的称赞,称以后鲁国救人的人会更多。所以,如果为了强调道德的高尚性,回避好人好事应有的回报,那么道德行为可能就难以为继。不求任何回报的道德行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