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对日语借词的吸收与改造研究

汉语对日语借词的吸收与改造研究

ID:8559947

大小:32.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4-01

汉语对日语借词的吸收与改造研究_第1页
汉语对日语借词的吸收与改造研究_第2页
汉语对日语借词的吸收与改造研究_第3页
汉语对日语借词的吸收与改造研究_第4页
汉语对日语借词的吸收与改造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汉语对日语借词的吸收与改造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汉语对日语借词的吸收与改造研究-汉语言文学汉语对日语借词的吸收与改造研究潘秀秀摘 要:随着国际交流的不断加强,日本文化对汉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现代汉语中涌入了大量的日语借词。汉语对这些日语借词的吸收和改造不但体现在字、词、词缀方面,而且体现在词义、词法方面。本文从比较语言学的视角,以《汉语外来语词典》和网络流行词为语料,在探究上述现象的同时,研究了汉语吸收与改造日语借词的特点。关键词:日语借词吸收与改造词缀词义词法中国历代正史中的倭传、《日本传》中少量记录了日本的地名、人名、官名,它们有的是汉语音译词,有的是日本汉字。在中日甲午战争前,中国几乎没有认真关注过日本

2、,文化传播是中国向日本单向进行的,正史中的日语词汇对汉语也没任何影响。19世纪70年代左右,日语借词开始大量进入中国人的视野。在甲午战争前后,黄遵宪的《日本国志》(1887年)和梁启超创办的《时务报》(1896年创刊)、《清议报》(1898年创刊)、《新民丛报》(1902年创刊)对日语借词的引进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在中国改革开放后,特别是随着多媒体网络时代的到来,日语借词的引进又达到了新的高潮。在这种形势下,近几年我国学术界对日语借词作了深入的研究:沈国威(2012)研究了日语借词的发生契机、普及过程和语义特点;李运博(2012)研究了《英華和訳字典》中出现的

3、日语新词;朱京伟(2012)研究了《时务报》中的日语借词。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笔者从比较语言学的视角,以《汉语外来语词典》为语料,研究汉语对日语借词的吸收与改造,总结汉语吸收与改造日语借词的特点。一、字、词、词缀的吸收与改造汉语对日语借词中的字、词、词缀的吸收与改造,根据词源不同,可分为以下6种类型。(一)日本“国字”现代汉语中有一部分日语借词直接来源于日本“国字”(日本人自己创制的汉字)。值得注意的是,这部分日语借词在被汉语吸收之后,根据形声字的发音规则,直接用汉语所习惯的音标发音,例如:“辻(shi)、畑(tián)、畠(tián)、呎(chǐ)、腺(xià

4、n)、癌(ái)、鳕(xuě)”等,这些字的意义与日本汉字相同,但发音完全汉语化了。(二)日语汉字词这类日语借词源于日本,但在被汉语吸收融合的过程中,语义发生了改变。主要有”词义扩大、词义缩小、词义转移”三种变化。例如,日语中原指“产业工人”的“労働者”,在被汉语吸收后泛指“劳动人民”,词义扩大。又如日语中的“道具”原指“用具、工具、戏剧的道具、身体器官”,被汉语借用后仅指“戏剧、舞台上所用的器具”,词义缩小了。而在日语中原指演义小说的“物語”,汉语中除了“故事”的原意外,还有“将事物拟人化后表达情感”的含义,如:“花之物语、晴空物语、魔卡物语”等等,词义发生了

5、转移。(三)汉字音译词这类是用汉语词音译日语发音而生成的借词,它们在日语中一般用片假名或平假名书写,如:“卡哇伊(かわいい)”“一级棒(いちばん)”“欧巴桑(おばさん)”“榻榻米(たたみ)”“斯巴鲁(すばる)”“尼桑(にっさん)”等。汉语在吸收该类借词时,也对部分词义进行了改造。如“欧巴桑”在日语中表示“大嫂、阿姨”,是对与自己父母同辈女性的称呼;而到了中国则增加了一层贬义,引申为“素质不高、外貌土气、思想落后的三八型中老年妇女”。(四)欧美外来词在江户时代兰学兴盛时期,特别是在日本明治维新前后,日本人大量引进了欧美外来词,其中一部分直接译成汉字传入中国,另一部

6、分先音译成日语再传入中国。例如:《大辞林》(1988年)、《广辞苑》(1998年)中收录“grassroots”的日译词「草の根」,对应的中文为“草根”,义为“群众”“底层民众”。先把欧美语言中的词语译成日语,再传入汉语的外来词有:瓦斯(ガス/英“gas”)、俱乐部(クラブ/英“club”)、米(メートル/荷“meter”)、混凝土(コンクリート/英“concrete”)、浪漫(ロマンチック/英“romantic”)、淋巴(リンパ/英“lympn”)等。(五)汉语回归词在明治时期,日本西学译介者们在翻译西方学术用语时,借用了许多中国古代汉语词汇,之后这些词汇通过

7、中国留日学生翻译日本书籍及其他一些渠道,被赋予了一定新含义后回流到了中国。这类日语借词被称为“汉语回归词”。如“革命”一词,在《易经?变革》的“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中,“革命”有“变革天命”之义。但在现代汉语中,“革命”则指“人们在改造自然和社会中所进行的重大变革”;又如“自由”一词,在《后汉书?阎皇后纪》的“百事自由,初不恤录也”中指“自作主张,按着自己的想法行动”。但在现代汉语中则指“在法律和制度的规定范围内自己的意志活动不受限制”。这类词还有“博物、内阁、阶级、宪法、知识、组织、社会、学士、文学、主义”等,在刘正琰等编辑的《汉语外来词词典》中收录了1

8、36个,它们遵循着古汉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