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评话语分析PPT课件

批评话语分析PPT课件

ID:82701766

大小:391.00 KB

页数:39页

时间:2022-11-05

上传者:胜利的果实
批评话语分析PPT课件_第1页
批评话语分析PPT课件_第2页
批评话语分析PPT课件_第3页
批评话语分析PPT课件_第4页
批评话语分析PPT课件_第5页
批评话语分析PPT课件_第6页
批评话语分析PPT课件_第7页
批评话语分析PPT课件_第8页
批评话语分析PPT课件_第9页
批评话语分析PPT课件_第10页
资源描述:

《批评话语分析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批评话语分析1.

1批评话语分析批评话语分析的发展批评话语分析的原则批评话语分析的主要方法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和趋势12342.

2批评话语分析的发展批评话语分析(CriticalDiscourseAnalysis,以下简称CDA)是当代语言学研究的一个新兴分支。是由英国语言学家Fowler等人1979年在《语言与控制》一书中提出的话语分析方法。Fairclough于1989年出版《语言与权力》,这是话语分析关注语言中的社会权力现象的开始,其目的在于探索社会中的不平等现象在话语中的反映以及通过文本分析来探寻洞悉权利和意识形态的方法。经过二三十年的发展,CDA从初创到发展,吸引了越来越多来自语言学、社会学、哲学、心理学、人种学等不同学科的学者,呈现出方兴未艾之态势。目前,批评话语分析发展迅速,形成了一种新趋势,从而产生包括批评语言学、批评教育学、批评社会学、批评话语意识、批评应用语言学。3.

3批评话语分析的发展批评话语分析在吸收社会学理论和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的同时,也借鉴认知科学、心理学、语用学、文体学、话语和语篇语言学、社会符号学、社会认知、修辞和会话分析等学科的研究范式和研究成果。批评话语分析:"从来没有,也从来不会尝试提供一个单一的理论和分析模式,任何单一的分析模式都不是批评话语分析的特征(Weiss&Wodak2003:12)。"4.

4批评话语分析的发展关注的基本问题:话语与意识形态的关系话语与社会的辩证关系话语、控制与权力理论基础在语言学上,吸收了美国人类学家Sapir&Wholf关于语言和思维关系的假说(语言相对论和语言决定论)以及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作为批评话语分析的重要理论和方法。5.

5批评在批评话语分析中,批评是一个重要概念。批评话语分析对批评的解释有些来源于文学批评或者马克思主义理论,但是更多的是受法兰克福学派的影响(RogerFowler1996:4,Wodak2001:9)。法兰克福学派的代表MarxHorkheimer认为,社会理论家的作用在于揭示隐性的阶级意识,批评理论的目的在于帮助“牢记”那些容易忘掉的“过去”,谋求解放和阐述解放斗争的理由。这说明批评一方面在于揭示社会“不平等”,另一方面在于改变这种不平等(Wodak2001:9)6.

6意识形态Fairclough则认为意识形态指”那些能够用来建立、保持和改变社会权力、控制和剥削关系的世界某方面的呈现”(Fairclough2003:9)。vanDijk也从呈现、社会认知角度界定意识形态。他认为,意识形态是某一社会群体的社会呈现的基础,是为该群体提供社会态度和信仰基本原则和原理的心理结构(vanDijk2004:xvii)。因此,从批评角度看,意识形态表现为不同阶层和群体之间权力和控制关系在话语中的呈现。这种呈现观点为消除话语的神秘特征,进而完成其教化和解放功能以及对文本中具体意识形态的解读奠定基础。7.

7批评话语分析的原则Fairclough和Wodak以1985年12月17日BBC第3台播出的卡尔登对撒切尔夫人的采访为例,阐述了批评性话语分析在理论和方法上应遵循的八条原则。1.批评性话语分析关注的是社会问题—对社会发展和矛盾在语言和其他符号中的表现进行剖析,而不是为了纯语言研究而分析语言的运用。2.话语反映权力关系—批评性话语分析强调权力关系在话语中的体现。3.话语是社会和文化的构成要素—话语与社会文化实际是一种辩证的同构关系,即互相包含、互相影响。8.

8批评话语分析的原则4.话语是意识形态的工具—既然话语具有上述功能,它自然成为意识形态的工具,即通过特殊的方法描写和建构社会,再现权力关系(不平等的阶级关系,不平等的性别和种族关系)5.话语具有历史关联性—话语不可能在真空中产生,也就不可能在没有历史背景作参照的情况下得以解读。6.语篇与社会的关系是间接的,其间充当中介的是话语次序—即与特定场合或情境相关的话语实践规则。7.话语分析是解释性的—对不同的听/读者来说,由于情感、阶级地位、种族、性别、年龄、态度、认知图式以及信仰的不同,尤其是由于对有关背景所掌握的信息量不同,同一语篇可以有不同的解释和理解。8.批评性话语分析是社会行动—批评性话语分析是一种社会行动(socialaction),其宗旨是揭露不平等的权力关系,促进人类社会与文化的进步。9.

9批评话语分析的主要方法系统功能语法分析语篇体裁交织性分析话语历史背景分析10.

10批评话语分析的主要方法Fairclough(1989)的三维分析框架(语篇、话语实践和社会实践)试图在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批评话语分析的理论范式。其中的语篇(text)是话语实践(discursive)的产物,这个过程包括语篇的生成(production)传播(distribution)和接受(consumption),所有这些都是由特定的社会实践(socialpractice)条件决定的。在此基础上,Fairclough提出了批评话语分析的三个层次:描写(describe)语篇的形式结构特征;阐释(interpret)语篇与话语实践过程的关系;解释(explain)话语实践过程和它的社会语境之间的关系。其中描写层是单纯的文本分析,包括对语言运用和话语交际的分析,属于微观层面,一般运用系统功能语法进行语言学描述;而解释层面是对权力不平等和偏见等现象的分析,需要结合社会结构来说明权力和意识形态是如何产生作用的,属于宏观层面;在微观和宏观之间由话语实践连接起来,这也构成Fairclough方法论的精髓。Chouliakari和Fairclough(1999:53-74)在三维分析框架的基础上又提出了批评话语分析的五个步骤:(1)锁定一个与话语有关的社会问题;(2)通过对话语本身话语所在的社会实践网络以及话语与该社会实践中其他成分之间关系的分析,确定处理该问题要跨越的障碍;(3)考虑解决该问题是否涉及社会秩序;(4)确认克服障碍的方法;(5)进行批判性反思分析11.

11批评话语分析的主要方法Wodak(2001)采用话语历史分析方法,把所有的背景信息融合起来,分析和解释公众话语中的种族主义思想和偏见,这种方法适合分析话语中隐含的偏见,解释偏见话语中的语码和暗指。vanDijk从社会认知的角度研究了话语中对种族和少数民族歧视,以及权势和不平等等问题。vanDijk(1998)把话语看成一个交际事件和言语成品,是各种意义的表现形式,包括互动话语、书写文本、相关的手势、面部表情、印刷布局以及其他符号等。12.

12批评话语分析的主要方法CDA特别强调在分析中对语篇生成、传播和接受的生活语境和社会历史背景的考察;在具体分析中,其通常的做法是:首先,分析语篇的结构特征并将其与某些生成技巧或过程相联系;例如,分析者可以把某语篇对动作名词和被动结构的大量使用看作是名物化(nominalization)和被动化(passivization)这两种言语生成过程在该语篇中的具体体现。然后,分析者可以论证,这些技巧或过程在具体语境中或许表达了某种意识形态意义。最后,还可以进一步论证,这种语言结构和过程背后隐藏的意识形态意义具有重要的社会功能,对某种社会过程起着介入或干预作用,例如帮助获得或维护或颠覆某种权力关系。13.

13系统功能语法分析Halliday将语言所能完成的具有无限可能性的功能抽象概括为三大语言元功能,即概念功能(ideationalfunction)、人际功能(inter-personalfunction)和语篇功能(textualfunction)批评语言学家们接受Halliday的观点,认为使用中的语言同时具有三大功能。根据Fairclough概念功能指的是说话者对世界及其各种现象的经验;人际功能指说话者对相关现象的态度和评价,用以在说话者和听话者之间建立一种关系;语篇功能是上述两种功能的工具。14.

14系统功能语法分析概念功能,指语言用于表达说话者的内部经验,世界及其各事物之间的逻辑关系的功能,主要由及物(transitivity)系统来实现(王冬梅,2008)。及物性是经验功能的一个重要的语义系统,其作用是把人们在现实社会中的所见所闻,所作所为分成若干种过程。功能语言学把语言中的过程类型可分为六类:物质,心理,关系,行为,言语和存在过程。及物系统包括六种过程:涉及“动作”的物质过程,如“跑”、“走”、“做”、“打”;包含“情感”、“认知”和“感觉”等非动作行为的心理过程,如“想”、“认为”、“相信”;标明某物体和另一物体关系或性质特点的关系过程,如“是”、“指”;与言语相关的言语过程,如“说”、“告诉”、“陈述”;介于心理和动作之间的行为过程,如“笑”、“听”、“看”;和指明某物体存在的存在过程,如常见的英语存在(therebe)句型。15.

15及物性实例分析本文选取了《纽约时报》和《中国日报》中新闻报道各一篇,题目分别为“ChinaUrgesNewMoneyReservetoReplaceDollar”和“ExpertscooltoZhouProposal”,进行批评话语分析。物质过程是表示做某件事的过程,一般由动态动词来体现。物质过程通常用于描述客观事物发生发展的情况,在新闻语篇中非常常见。这两篇新闻报道中物质过程分别占到了过程总数的43%和38%,高于其他过程,这一现象表明新闻报道力求反映事件的客观性和真实性,符合新闻报道的特点。16.

16及物性实例分析关系过程反映事物之间处于何种关系,侧重于描述意义。新闻报道中运用关系过程向读者呈现新闻中的人物关系以及事情发生发展的情况。这两篇新闻报道中都大量的使用了关系过程,符合新闻报道的特点。关系过程又可以分为“归属”和“识别”两类。前者指某个实体具有什么样的属性或者归于什么样的类型,后者表示两个事物的认同(胡壮麟,2005)。由此可以看出前者更重视事物的品质特征和事物与事物之间的联系,因而这个过程类型更侧重于描述意义。归属类在两篇新闻报道中占了绝大多数,其用来描述事情发生的状况,符合叙事性新闻特点。17.

17及物性实例分析心理过程是表示“感觉”,“反应”,“认知”和“情感”等心理活动的过程。心理过程主要是由see,look,like,please,know等动词来实现(胡壮麟,2005)。心理过程的表达带有一定的主观色彩,而新闻语篇力求呈现给读者客观真实的新闻报道,因而在新闻语篇中应避免使用心理过程。在《中国日报》中,心理过程占9%,占过程总数的少数,这符合新闻报道力求真实性的特点。在《纽约时报》中,心理过程所占的百分比为20%,仅次于物质过程。例如:TheUnitedStateshasalwaysbeenwarythatthiswouldbeinflationaryandaffectthecentralroleofthedollar.这表明《纽约时报》的作者在报道客观事实的同时,时不时用心理过程去推测周行长提出超主权货币政策的原因,认为中国不可能在短期内建立起这种货币来挑战美元的地位,从而提升自己的大国地位。心理过程所占比例之大,表明作者对周小川行长提出的货币政策的不满,因而是不符合新闻报道的特点的。18.

18及物性实例分析言语过程指通过讲话交流信息的过程。常用的动词有say,tell,speak,praise,blame等。两篇新闻都大量的使用了言语过程,表明作者引用权威人士和权威机构的言论来增强新闻报道的权威性和可信性。例如:China'sprimeminister,WenJiabao,said…《中国日报》报道中的言语过程比例要远远大于《纽约时报》中的比例,这表明《中国日报》的报道更加真实可信,而《纽约时报》的报道加进了更多的心理过程的推测与判断,降低了其权威性与可信度。19.

19及物性实例分析行为过程是描述人类生理和心理的行为,较之物质过程范围小了很多,表示动作意义的时候没有物质过程具体生动,因此作者更趋于选择物质过程。存在过程是表示物质存在意义的,是一个较静态的过程,而这类新闻报道是描述动态事件的,因此没有使用存在过程。20.

20人际功能人际功能,是指能表达作者(讲话者)的身份、地位、态度、动机以及他(她)对事物的推断的功能,它直接与态度、观点等相关,是一条展示意识形态作用的捷径。韩礼德提出的语言的人际功能其中表现之一就是情态系统。研究语篇的情态系统主要有两个目的:(1)弄清说话者对话语命题真实性所承担的责任的程度和对未来行为做出的承诺或承担的义务;(2)了解说话者对听话者和情景成分的态度,说话者与听话者之间的社会距离和权力关系等(辛斌,2005)。英语里,除了情态动词、情态形容词和情态副词之外,人称代词、实义动词、时态和直接/间接引语等都可以表达情态意义(Halliday,1985)21.

21人际功能语篇转换中对语态的选择也反映了一定的意识形态。Fowler曾以英国《东部日报》和《太阳报》(1986年6月1日)报道一个警察被控在逮捕一名抢劫犯时误杀犯人5岁的儿子的不同标题为例,来说明不同语态所隐含的语篇意义。《东部日报》:PCshotboyfrom9inches.(警察枪击男孩,相距只有9英寸。)《太阳报》:Robber'sson,five,killedinhisbed.(抢劫犯之子,5岁,在床上被杀。)这里的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所表达的语篇含义就不一样。《东部日报》指明了施动者“PC”,有意将报道重心放在PC上,暗示PC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太阳报》没有让施动者出现,因此责任者不明。动作对象“男孩”的位置不在其常规的句尾位置,而在句首,被突出和强调,特别是son前面又加了Robber's,使读者的注意力集中在“抢劫犯”上。22.

22人际功能纽约时报2010年9月27日刊登的China'sTerritorialDisputes的报道该篇报道主要采用一般过去时态,而写到中国时有5处现在完成时和现在完成进行时havelongbeeninvolvedin,haslongbeeninsistson,hasalsobeenobjectingto,hasserved,写美国一处用到现在时AmericanofficialsareincreasinglyconcernedaboutthemodernizationofChina'snavyanditslong-rangeabilities这种现在时不是为了表达时间,更主要的是用来表示一种始终存在的状态、习惯性或连续性的行为和过程等。用这种时态描写中国对于领土问题、钓鱼岛事件和韩国军事演习的态度,反映出中国一直很强硬、有攻击性的形象,传达给读者中国威胁论的观点。而描写美国的一处则与中国形成鲜明对比,这种时态的转换和对比更清楚的揭示出美国霸权主义和始终坚持美国利益至上,却欲掩盖其目的的意图。23.

23引述引述大众传媒的宗旨之一就是追求真实性,由于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大都出自当事人、知情者和权威人士之口,对受话人有很强的说服力,因此它们的使用能有效增强语篇的权威性。该篇报到中的引述(共计11处)都是间接引语。间接引语是由报道者转述而来,而转述的方式取决于报道者对原话的理解和他的立场观点和交际意图。因此同一内容经过站在不同立场和持有不同交际意图的转述者转述之后可能有不同的结果。该报道中的11处间接引语,一则反映出报道者希望被引用的内容服务于自己的交际意图,再则引发我们对消息来源的考察。在关于中国及其他国家的引用中,消息来源都很模糊:China,Japaneseauthorities,Tokyo,Japaneseofficialsanalysts,aChineseofficial,Seoul;而在表明美国立场的引语中很明确地指出说话人及其身份:SecretaryofStateHillaryRodhamClintonsaid,Mrs.Clintonsaid通过引述国务卿的话凸显其权威性,充分体现了该报道的立场和其背后所代表的利益团体。24.

24语篇体裁交织性分析Bakhtin语篇体裁理论强调话语实践的多产性和创造性,多产性和创造性来自语篇的异质性,也就是语篇交织性。任何语篇都是以现存语篇为基础并在诸多语篇体裁中选择的结果。Fairclough发现当代英国的公共机构有“商品化”的趋势,从话语方面看,主要表现在话语秩序的重组和语篇体裁的交织上。他发现公共机构话语日益“聊天天”(conversationalization),原来的公共话语和日常生活话语秩序被打乱,二者疆界各有伸缩。他认为公共生活与私人生活的疆界变化部分地通过这种话语实践的变化而得以实质化。语篇体裁交织性分析强调作者对语篇生成的修辞意图,强调读者在理解语篇时对这种修辞意图的理解。系统功能语法分析是对作者如何选择性地利用语言系统所作的分析,而语篇体裁交织分析则是对作者如何选择性地利用话语秩序和语篇体裁所作的分析。不同的体裁体现不同的意义潜势,代表着不同人或群体的利益和意识形态。语篇体裁交织性分析有助于揭示不同语篇材料和体裁在特定语篇中结合的方式与和谐程度,进而考察其语义和语用功能。25.

25话语历史背景分析Foucault强调话语的历史性。他的观点影响了德国的批评性话语分析家,如UtzMaas认为“话语是与社会实践紧密相关的语言形式”,只有将话语同社会实践的历史联系起来,话语分析才有意义也才有可能。他批评篇章语言学只津津乐道于对语篇内在特征的挖掘上,提倡以历史背景为重心的话语分析,并用这种方法对德国纳粹领导人的演讲、学生领袖的演讲、口号和新闻报道作过犀利的批评性分析。德国的SiegfriedJager也深受Foucault的影响,认为话语是跟行为和权势有关的被制度化和规约化的语言形式,话语是历史长河,任何话语都有其历史渊源,它既影响着现今又决定着未来。他与妻子对德国新右翼分子所编辑出版的所有报纸和杂志(特别是其中的引语、典故、隐喻等)进行分析,发现里面隐藏着“侵略性”、“反民主主义”和“种族隔离”等思想意识。奥地利批评性话语分析家RuthWodak与社会学家和历史学家合作分析战后奥地利国内的反犹太人倾向,他们使用的就是历史背景分析法。该方法系统地综合各种历史资料,对话语的不同层面进行剖析和阐释。他们对瓦尔德海姆在1986年参加总统竞选中所作的所有演讲、他的竞争对手的演讲、国内外有关他的报道和街头巷尾老百姓的闲聊,作了历史背景分析,发现作者/演讲者很喜欢借古喻今,这是逃避指控的最佳策略,因为从法律角度讲,他们毕竟没有明白地喊出"打倒犹太人"的口号。26.

26批评话语分析的研究现状和趋势国外批评话语分析领域目前已形成了Fowler、VanDijk、Fairclough、Martin、Wodak、PaulChilton、RonScollon、SiegfriedJager、EricJohn-son、Wetherell等人为代表的各大学派及其分析模式。Fowler的批评语言学是CDA研究的最初阶段,其理论来源主要是系统功能语法,它为CDA的发展奠定了基础;Fairclough是英国兰考斯特学派的代表,他的社会文化分析法以社会学、社会符号学和系统功能语言学为理论和语言学基石;27.

27批评话语分析的研究现状和趋势VanDijk是当今话语分析领域的领军人物之一,他的社会认知分析法侧重篇章语言学与认知语言学;Wodak代表维也纳学派,她从历史角度出发,把话语放在历史语境(社会与政治)中,用话语——历史模式展开分析;PaulChilton认知话语分析法基于认知科学、发展心理学。除此之外,还有RonScollon的媒介话语分析学说,EricJohnson的批评隐喻分析法,Wetherell拉夫堡学派的话语心理学。28.

28批评话语分析的研究现状和趋势经过30年的发展,国外(主要是欧洲)CDA研究著述颇丰。就批评话语分析涉及的主要层面,其研究领域非常广泛。JanBlommaert将CDA涉及的领域总结为:政治话语,意识形态研究,种族研究,与种族有关的移民话语研究,经济话语研究,广告话语与推销文化,媒介语言,性别研究,机构话语,社会工作话语,官僚话语,教育话语等。29.

29批评话语分析的研究现状和趋势国内现状(一)与国外CDA研究相比,我国起步较晚,成果较少。国内CDA研究正式始于1995年,以陈中竺教授《批评语言学述评》一文作为开端。(二)国内CDA研究上升趋势明显从陈丽江一文我们了解到1995年国内开始研究CDA,直到2005年上半段10年间国内29种刊物才发表了47篇有关论文。根据对11种期刊上53篇论文的统计,2005年下半年只2篇,2006年起,研究热情不断高涨,上升到10篇,2007年也是10篇,截至2008、2009年高水平论文已多达31篇,占这5年CDA论文的63.3%,这说明CDA在国内关注度日益上升,显示国内CDA研究初具规模。(三)从研究内容看,国内CDA研究主要关注国外研究成果的介绍、引进与归纳综述。(四)从研究方法上看,国内CDA理论性研究多,应用性研究少。研究范围加大,但深度不够。30.

30批评话语分析的研究现状和趋势发展趋势纵观历史,国内CDA研究经历了一个从创始、发展、研究到实践的成长历程。近几年的研究现状显示国内CDA正在进入黄金发展阶段,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这领域。从1995年起步阶段基本介绍引进国外相关理论到出现少量的应用性研究,目前国内CDA研究基本上呈现出理论研究和应用性研究相辅相成的发展态势。随着语言学与社会学、哲学、心理学、等学科的不断交叉,我们可以预言:CDA研究领域将不断拓宽,研究内容将由相对较多的理论研究转向多元化,特别是应用性研究,其内容也将不断深化,理论与实践结合的研究成果必将大量涌现。31.

31批评话语分析的研究现状和趋势与认知语言学中的相关理论相结合语用学中的相关理论如关联理论在分析中发挥重要作用语料库的建设和语言分析软件的开发为批评语言研究提供有效的分析工具如何将CDA理论用于语言教育实践32.

32批评应用语言学20世纪末,批评性研究路径也开始影响并应用到用语言学的研究中,因而出现了批评应用语言学(criticalappliedlinguistics,简称CAL)。批评应用语言学是20世纪90年代发展起来的语言和教育研究的新路。它认为语言与政治有着紧密的联系,但传统的应用语言学一直认为不具政治性,在研究上则忽视了语言教学所处的具体的社会、文化和政治语境。因此,它倡导对主流的应用语言学研究进行反思并开展批评性研究。CAL的研究领域可分为6个大类(Pennycook,2001):1)语言教学的批评性研究,揭示阶级、种族、性别、身份等因素与语言教学中的诸多不平等关系;2)翻译的批评性路径,翻译中的政治性;3)语言测试的政治性批评研究;4)语言规划和语言权利方面的批评性研究;5)对各种工作场所和职业场所的语言使用问题进行批评性研究;6)批评话语分析和批评性认知能力等。33.

33认知话语分析认知话语分析(cognitivediscourseanalysis)是CDA进入21世纪时最重要的发展方向之一,其代表人物除了前文中已经提到过的vanDijk和Wodak以外,还有Chilton(2002,2004,2005)Scollon和Scollon(2004)Lemke(2002)以及OHalloran(2003)等。其中尤其值得注意的是Chilton批评话语分析的认知视角;他从大脑模块理论假设出发,以认知科学和进化心理学为基础,建构了其CDA的分析框架该框架分为两个层面:微观交际层面的文本认知特征和宏观交际层面的社会政治特征微观层面着重从认知角度来解释语言的理解;而宏观层则主要解决交际渠道话语类型和语言特征话语参与者互文性文本杂合性和新话语的产生等问题。34.

34语料库语言学CDA的另一动态是,语料库语言学方法越来越受到重视例如,Stubbs(1996)Baker(2008)Kandil(2009)和Salama(2011)等将语料语言学和CDA相结合,用于分析具体政治新闻语篇中蕴含的意识形态,强调语料库方法对于揭示语言和权力关系的重要意义。语料库方法在批评话语分析中的优势在于,它不再是由分析者选择的个别语篇,而是从大量的语篇中提取出那些具有典型或代表性的语言模式(linguisticpattern),有助于人们探究语言使用过程中不同的现实建构方式以及揭示其使用背后的意识形态意义。Tognini-Bonelli(2001)区分了两种语料库方法:基于语料库的(corpus-based)和语料库驱动的(corpus-driven)对于前者,语料库主要是在原有语言学框架下起验证结果的作用;而后者的发现则是直接从大量语料中抽取得来的,是对标准语言学的重要补充。35.

35批评话语分析与会话分析相同点:1.不管是在会话分析中还是在批评话语分析中,都选用日常会话语料、真实语料。话语体裁是多方面的,如:日常家庭会话公共餐厅对话,师和生、医和患以及老板和员工之间的对话,大众传媒主持人与受访者的对话等;书面的有新闻、学术报告等等。2.两者都提出了语境的重要性,只是侧重点不同。会话分析虽然提出了语境问题,但基本只把文本视作最终产品,很少注意文本生产和解释过程,几乎没有什么社会理论。费尔克拉夫认为,社会语境不仅仅包括局部的交际环境,还包括交际所处的社会、文化、历史和政治环境,其中最重要的方面是权力关系以及维持它的意识形态。36.

36批评话语分析与会话分析不同1批评性话语分析把语言学的话语分析理论与社会批评理论及文化研究相结合。推动了话语与社会、文化变迁的关系的研究,并把当代人类历史实践的重大问题纳入话语分析的范畴,如分析种族主义话语、精英话语、性别话语以及教科书、新闻报道、对话中所表现出的认知现象、种族歧视现象等等,研究这些话语的偏见、结构、制作和理解方式,说明权力和意识形态对人们的话语实践以及社会实践的影响。2会话分析把会话的主体理想化为平等主体,但是批评话语分析者认识到,会话分析仅仅局限于话语的表达结构和规则显然是不够的,必须研究不同社会、文化背景的人利用什么手段组织话语、理解话语以及交际困难产生的原因。他们认为在这些会话原则和建构中同样隐藏着社会不平等的事实。3会话分析关注意义的产生,但批评话语分析不仅关注意义的产生,更关注意义产生的权力渗透;它旨在透过表面的话语形式,从语言学、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传播学和文化研究的角度揭示语言、权力和意识形态的关系,包括意识形态对话语生成、分布、理解过程的影响,话语对意识形态的反作用,以及两者是如何受制于社会结构和权力关系又是如何进行权力关系的复制的。4会话分析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民族方法学派。批评话语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的英国社会学研究。37.

37纪玉华,2001,批评性话语分析:理论与方法[J]。胡春阳,2008,话语分析:传播研究的新路径。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辛斌,2008,批评话语分析:批评与反思[J],外语学刊。辛斌,2013,批评话语分析:目标方法与动态[J],外语与外语教学。刘立华,2008,批评话语分析概览[J],外语学刊。38.

38ThankYou39.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