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语文第三单元8中国建筑的特征作业含解析部编版必修下册.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考*中国建筑的特征(40分钟,33分)一、基础达标(19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梁思成先生对中国古典建筑的熟悉到了出神入化的程度,每一梁每一柱的作用他都能讲得头头是道。B.针对古建筑上信笔涂鸦的问题,市政府管理部门制订了一系列措施,以期从根本上解决这个痼疾。C.中国的建筑体系是在世界各民族数千年文化史中一个无与伦比的建筑体系。D.为大力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我区组建了科学健身指导团,深入农村和社区进行现场辅导和培训,把一些群众喜闻乐见、简单易学的科学健身项目送到广大农民群众中去,让社区农民真正感受科学健身带
2、来的活力和魅力。【解析】选D。A项,“出神入化”,形容技艺达到了绝妙的境界。此处使用对象错。B项,“信笔涂鸦”,比喻字写得潦草,常用作自谦之词。用于此处不合语境。C项,“无与伦比”,没有能比得上的(多含褒义)。本句只是强调中国建筑的独特性,并且用“无与伦比”也与事实不符,故错。D项,“喜闻乐见”,意为喜欢听,乐意看,符合语境,正确。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冼星海是中国著名音乐家,他在音乐方面的理论和实践,对中国音乐的发展,不仅在过去起过重要作用,就是今天也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B.文物局组织了39名专家赶到重建的龚滩古镇,对已经完工的工程通过验收
3、。C.清华大学是梁思成一生钟情的地方,美丽的校园不仅记载了他成长的足迹,而且留下了父亲梁启超的身影。1915年至1923年,梁思成在这里学习生活了约八年多。-6-/6高考D.在那些艰难的日子里,不管他的身体有多差,生活条件再不好,精神压力有多大,他都坚持创作。【解析】选A。B项,习惯的说法是“对……进行验收”,而不能是“对……通过验收”,介词搭配错误;C项,“约”与“多”语意重复;D项,前后句式不协调,把“生活条件再不好”改成“生活条件有多不好”。3.下面各句中没有运用比喻修辞的一项是( )A.这些地区的建筑和中国中心地区的建筑,或是同属于一个体系,或是某某小异
4、,如弟兄之同属于一家的关系。B.两柱之间也常用墙壁,但墙壁并不负重,只是像“帷幕”一样,用以隔断内外,或划分内部空间而已。C.建筑的“文章”也可因不同的命题,有“大文章”或“小品”。大文章如宫殿、庙宇等等,“小品”如山亭、水榭、一轩、一楼。D.在这里,我打算提出一个各民族的建筑之间的“可译性”的问题。【解析】选D。“可译性”并非比喻。4.概括下面材料中的主要信息,给“中国的建筑体系”下一个合适的定义。(不超过50字)(4分)中国的建筑体系是在世界各民族数千年文化史中一个独特的建筑体系。它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来世代经验的累积所创造的。这个体系分布到很广大的地区:西起葱岭
5、,东至日本、朝鲜,南至越南、缅甸,北至某某,包括蒙古人民某某国的区域在内。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中国的建筑体系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来创造的、分布地区广大的、在世界各民族数千年文化史中的一个独特的建筑体系。5.下面是我校老师绘制的一X思维导图,描绘了“整本书思维导图式笔记的作用”,请把这个图撰写成一段文字介绍,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00个字。(6分)-6-/6高考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题考查图文转换能力。首先根据题干和思维导图确定主要陈述的概念是“整本书思维导图式笔记的作用”,然后逐一陈述三个分支的内容,注意既可以由上级节点向下级节点(由左至右)陈述,也可由下级节点向上级节点(由右至左)陈述。答案:整本书思维导
7、图式笔记通过关键词产生连接,促进理解与创新,形成整体认知;它通过将新知识融入已有知识,促进学习,建立对书本的知识架构;它通过颜色、图像、线条有效地刺激大脑,加深读者的记忆和理解。(答案分三个层次作答,一点2分,答满三点给6分)二、阅读拓展(14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题目。(14分)建筑的阅读(节选)X抗抗对于大多数文学家来说,建筑也许常常被作为书来阅读。大的宏伟如《巴黎圣母院》,小的精巧若《醉翁亭记》。读到精彩之处,读到忘形之时,就有了批注。文学家“批”-6-/6高考建筑物,便诞生了《阿房宫赋》《滕王阁序》《某某楼记》等传世名篇。于是建筑与文学浑然一体,一
8、并发与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