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ct在鼻腔副鼻窦疾病诊断中应用

螺旋ct在鼻腔副鼻窦疾病诊断中应用

ID:5976698

大小:28.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7-12-30

螺旋ct在鼻腔副鼻窦疾病诊断中应用_第1页
螺旋ct在鼻腔副鼻窦疾病诊断中应用_第2页
螺旋ct在鼻腔副鼻窦疾病诊断中应用_第3页
螺旋ct在鼻腔副鼻窦疾病诊断中应用_第4页
螺旋ct在鼻腔副鼻窦疾病诊断中应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螺旋ct在鼻腔副鼻窦疾病诊断中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螺旋CT在鼻腔副鼻窦疾病诊断中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螺旋CT在鼻腔副鼻窦疾病诊断中的应用。方法收集156例经临床确诊的鼻炎、副鼻窦炎及鼻息肉患者的CT影像学资料,重点观察鼻腔鼻窦炎的CT表现和鼻腔鼻窦的解剖变异。结果鼻腔鼻窦炎性病变分为5型:漏斗型,占30.8%;窦口鼻道复合体型,占24.4%;蝶筛隐窝型,占9.0%;息肉型,占14.1%;其余为混合型,占21.8%。结论鼻腔鼻窦CT示各型鼻腔和鼻窦炎性病变与窦口鼻道复合体变异或蝶筛隐窝炎症、鼻甲气房、鼻中隔偏曲等解剖变异有相关性,为鼻内镜手术治疗提供重要的指导价值。[关键词]螺

2、旋CT;鼻炎;副鼻窦炎;鼻息肉[中图分类号]R44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721(2013)12(a)-0126-02鼻窦炎为耳鼻咽喉科常见疾病之一,尤其是慢性及顽固性鼻窦炎,其保守治疗效果较差,病变常常复发,不易彻底治愈。近年来随着鼻内镜鼻窦手术的广泛开展,影像检查技术不断发展和完善,影像学检查为内镜手术治疗提供了可靠依据[1]。本文通过156例鼻炎、副鼻窦炎及鼻息肉患者CT影像资料的分析,探讨疾病发生的病理基础与局部病变解剖及变异的关系。6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经临床确诊的鼻炎、副鼻窦炎及鼻息肉患者1

3、56例,其中,男性73例,女性83例;年龄8~66岁,平均40.31岁;临床表现为头痛89例,鼻塞75例,流涕(多为脓性或黏脓性)53例,常伴有暂时性嗅觉减退或丧失60例等。1.2方法全部患者采用GEBrivo325CT常规轴位或冠状位扫描,准确显示鼻窦的解剖结构、解剖变异及病变程度和范围。横断位扫描以听眶线为扫描基线,范围自额窦至硬腭(显示前后壁及翼腭窝及周围神经情况);冠状位扫描基线垂直于听眶线(必要时行矢状位重建),范围自鼻骨至蝶窦(显示副鼻窦鼻侧壁与咽部区域异常)。一般选择层厚5mm,层间距5mm连续扫描。通常采用低窗位(

4、10~30Hu)宽窗宽(200~400Hu)观察软组织及鼻腔内情况,同时用骨窗位了解窦壁骨质是否受累。2结果6本组156例患者的CT检查分为5型:38例(24.4%)属窦口鼻道复合体型,表现为窦口鼻道复合体的闭塞及同侧前中组副鼻窦炎(上颌窦,前、中组筛窦,额窦),其中9例(23.7%)患者伴黏膜病变;48例(30.8%)属漏斗型,表现为漏斗部单纯狭窄梗阻引起的同侧单纯性上颌窦炎;14例(9.0%)属蝶筛隐窝型,表现为蝶筛隐窝闭塞引起蝶窦炎;22例(14.1%)属多发性鼻腔鼻窦息肉型,表现为鼻腔鼻窦内中高密度影,常多发,边缘光滑,有

5、蒂为其特征;另有34例(21.8%)患者同时具有两种以上病变,归为混合型。由于副鼻窦各个窦腔相互沟通,局部炎症容易蔓延波及其他部位甚至整个副鼻窦,因此临床不少病例以混合的形式存在,即同时具有几种类型的CT表现特点。本组156例患者影像学改变中出现解剖变异的有:鼻中隔偏曲46例,异位筛窦气房10例,中鼻甲异常(包括中鼻甲气房、中鼻甲反向)13例,钩突异常(钩突气房、钩突偏斜、钩突肥大)5例。3讨论6额窦一般直接开口于中鼻道,部分可开口于筛漏斗、额隐窝及筛漏斗上隐窝区;筛窦分为前后组,分别开口于中鼻道和上鼻道,少数开口于额隐窝、筛漏斗

6、及筛泡;蝶窦开口于蝶筛隐窝;上颌窦通过筛漏斗经半月裂开口于中鼻道[2]。鼻窦正常生理功能借助于各副鼻窦黏膜分泌正常、通气及引流途径通畅,上述任何部位黏膜分泌紊乱,通气功能降低、病变和解剖变异导致引流途径阻塞均可诱发鼻窦炎。由于广泛开展功能性鼻内镜手术,提出窦口鼻道复合体相对独立的临床解剖区域,指以筛漏斗为中心附近区域,包括上颌窦开口、前和中筛窦小房开口、鼻额管、筛漏斗、蝶筛隐窝、上中鼻道,提供上颌窦、前组筛窦和额窦空气引流及借助于黏膜纤毛运动将窦腔分泌物排出。该复合体解剖结构与鼻窦炎发生关系密切,同时又是内镜手术的进路及操作区域。

7、由于窦口鼻道复合体和蝶筛隐窝区是首先接触呼吸气流,易于细菌及变应原颗粒的沉积,局部易发生感染、黏膜病理改变干扰黏膜引流清除功能,继发鼻窦内炎性病变[3-4]。除此之外,窦口鼻道复合体的解剖变异是引起鼻腔和鼻窦炎性病变的另一重要诱因或易患因素,如鼻中隔偏曲、异位筛窦气房、中鼻甲反向、泡状中鼻甲、钩突气房、钩突肥等。以上病变及异常均能阻碍气流通过鼻道及窦道,引流不畅引起正常生理功能改变导致感染性病变[5]。6由于影像检查技术的飞速发展,CT在副鼻窦疾病中已经成为常规检查手段。CT检查较X线平片更能清晰地显示鼻窦病变的影像表现特征,特别

8、是避免了前后及左右解剖结构的重叠,且密度分辨率高,能清晰显示副鼻窦解剖及变异、鼻窦病变范围及程度以及周围的毗邻关系,在基层医院临床应用较广泛[6]。轴位、冠状面平扫及矢状位重建对于显示鼻部病变及解剖变异提供大量影像资料。其中冠状位扫描能准确直观显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