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ct在鼻炎、副鼻窦炎及鼻息肉诊断中的应用

螺旋ct在鼻炎、副鼻窦炎及鼻息肉诊断中的应用

ID:9570424

大小:49.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5-03

螺旋ct在鼻炎、副鼻窦炎及鼻息肉诊断中的应用_第1页
螺旋ct在鼻炎、副鼻窦炎及鼻息肉诊断中的应用_第2页
螺旋ct在鼻炎、副鼻窦炎及鼻息肉诊断中的应用_第3页
资源描述:

《螺旋ct在鼻炎、副鼻窦炎及鼻息肉诊断中的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螺旋CT在鼻炎、副鼻窦炎及鼻息肉诊断中的应用作者:蔡卫东赵年家吴茂铸【关键词】,螺旋CT  【摘要】目的探讨鼻炎、副鼻窦炎及鼻息肉的CT表现及螺旋CT在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6例经临床确诊的鼻炎、副鼻窦炎及鼻息肉患者的CT影像学资料。结果86例患者按CT表现可分为6型:17例患者属Ⅰ型(漏斗型),占19.8%;34例患者属Ⅱ型(窦口鼻道复合物型),占39.5%,其中16例患者伴有黏膜病变;7例属Ⅲ型(蝶筛隐窝型);13例患者属Ⅳ型(多发性鼻腔鼻窦息肉型);6例患者属特发型(Ⅴ型);另有9例患者为混合型(Ⅵ型)。结论鼻炎、鼻窦炎C

2、T分6型、临床分3型,CT扫描可以明确病变部位范围,作为临床分型分期依据。螺旋CT的多角度重建(MPR)可以明确:(1)上颌窦漏斗部狭窄;(2)中鼻道为中心区域(窦口鼻道复合体,OMC)病变;(3)蝶筛隐窝区病变;(4)鼻息肉的形成部位数量范围等,以指导鼻内镜手术。  【关键词】螺旋CT;鼻炎;副鼻窦炎;鼻息肉  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年6月~2005年10月86例经临床确诊的鼻炎、副鼻窦炎及鼻息肉患者的CT影像学资料及螺旋CT多角度重建像,讨论鼻炎、副鼻窦炎及鼻息肉的螺旋CT诊断价值及疾病发生的病理基础与局部病变解剖及变异的关系,

3、为临床诊断及功能性内镜鼻窦手术治疗提供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86例患者中男52例,女34例;年龄13~80岁,平均33.33岁;病程0.5~19年,平均3.26年。主要症状:头昏头痛,精神不振,记忆力障碍及减退,反复鼻塞,流脓涕,嗅觉减退或消失,其中4例反复鼻衄和(或)涕中带血。  1.2方法全部患者采用GE公司lightspeed16螺旋CT冠状位扫描,并行骨窗(窗宽3000,窗位500)及软组织窗(窗宽500,窗位50)摄片。  2结果  2.1CT检查分型本组86例CT检查分6型,其中17例(19.8%)属Ⅰ型(

4、漏斗型),表现为漏斗部狭窄梗阻引起的同侧单纯性上颌窦炎;34例(39.5%)属Ⅱ型(窦口鼻道复合物型),表现为窦口鼻道复合体(ostiometalplex,OMC)的闭塞及同侧前中组副鼻窦炎(上颌窦,前、中组筛窦,额窦),其中16例(18.6%)患者伴黏膜病变;7例(8.1%)属Ⅲ型(蝶筛隐窝型),表现为蝶筛隐窝闭塞引起后组副鼻窦(包括后组筛窦及蝶窦)炎;13例(15.1%)属Ⅳ型(多发性鼻腔鼻窦息肉型),表现为鼻腔鼻窦内充满高密度影,其内可见更高密度结节灶,均伴有骨窦壁和(或)鼻甲的改变;6例患者属特发型(Ⅴ型),表现为局限性黏膜增厚及黏

5、膜囊肿,表现为向窦腔内圆形外凸的囊肿;另有9例患者同时具有Ⅰ~Ⅳ型中的两种以上病变,归为混合型(Ⅵ型)。  2.2临床诊断分型分期依照1997年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分会“海口会议标准”进行鼻炎、副鼻窦炎及鼻息肉临床分型和分期。Ⅰ型:单纯型慢性鼻窦炎,1期为单发鼻窦炎;2期为多发鼻窦炎。Ⅱ型: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1期为单发鼻窦炎伴单发鼻息肉;2期为多发性鼻窦炎伴多发性鼻息肉;3期为全组鼻窦炎伴多发性鼻息肉。Ⅲ型:多发性鼻窦炎或全组鼻窦炎伴多发性、复发性鼻息肉和(或)筛骨骨质增生。  2.3鼻、鼻中隔及鼻道的解剖变异本组86例患者中出现的解剖

6、变异有:鼻中隔偏曲46例,占53.5%;筛泡过度气化14例,占16.3%;中鼻甲异常(包括反常弯曲、中鼻甲肥大、中鼻甲气化)18例,占20.9%;钩突异常5例,占5.8%。此外CT扫描还发现中鼻甲气化1例(1.2%);鼻丘气房1例(1.2%);Haller气房1例(1.2%);眶内容物疝入筛窦1例(1.2%);上鼻甲气化1例(1.2%)。以上病变及异常均能阻碍气流通过鼻道及窦道。  3讨论  3.1鼻炎、副鼻窦炎及鼻息肉三者的相互关系[1]前组鼻窦(包括上颌窦、前组筛窦及额窦)均开口于中鼻道;后组筛窦开口于上鼻道;蝶窦开口于蝶筛隐窝。鼻腔黏

7、膜与鼻窦黏膜相互延续,因此鼻炎与鼻窦炎症常相互蔓延,同时存在。慢性鼻炎鼻窦炎患者黏膜肥厚常并发黏液腺分泌障碍导致鼻炎及鼻窦息肉的发生;鼻息肉阻塞鼻窦引流常继发鼻及鼻窦炎。因此将鼻炎、副鼻窦炎及鼻息肉三者作为同一组病变。  3.2螺旋CT扫描正成为鼻腔副鼻窦疾病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螺旋CT扫描能准确反映鼻炎及副鼻窦炎、鼻息肉病变的数量及范围,尤其是鼻内镜不能发现的后组副鼻窦(后组筛窦及蝶窦)病变,指导临床内镜手术、手术方案的制定,协助术中彻底切除病变灶、最大限度保留鼻腔鼻窦的正常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3.3CT诊断依据(1)扫描发现上颌

8、窦漏斗部狭窄是CT诊断漏斗型鼻炎、副鼻窦炎的重要依据[2];(2)扫描发现中鼻道为中心区域(OMC)异常高密度病变是CT诊断窦口鼻道复合物型慢性鼻炎鼻窦炎的重要依据[3];(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