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反比例、比例尺与解比例.doc

正反比例、比例尺与解比例.doc

ID:57834487

大小:441.58 KB

页数:10页

时间:2020-03-31

正反比例、比例尺与解比例.doc_第1页
正反比例、比例尺与解比例.doc_第2页
正反比例、比例尺与解比例.doc_第3页
正反比例、比例尺与解比例.doc_第4页
正反比例、比例尺与解比例.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正反比例、比例尺与解比例.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4讲正反比例、比例尺与解比例第一部分旧知回顾1.比的含义、各部分名称、读写及求比值化简比的方法。2.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3.按一定的比进行分配的应用。(1)按一定的比进行分配的问题的解决方法。(2)用按一定的比进行分配的方法计算;(2)用比的意义进行计算。(3)基本题型:①已知总量及部分量的比,求部分量。②已知其中一个部分量及两个部分量间的比的关系,求另一个部分量和总量。③已知两个部分量的差及这两个部分量的比,求这两个部分量及总量。(4)较复杂的题型:①把间接的分配量转化为直接的分配量。②把隐蔽的分配量转化成明显的分配量。③把比转化成分率。④将部分分量的比转化为所有分量的比。第二部分新

2、知梳理1.生活中存在的变量问题2.正、反比例的异同点相同点不同点特征关系式正比例关系都有两种相关联的量,都是一种量随着另一种量的变化而变化相对应的两个量的比值(商)一定=К(一定)反比例关系相对应的两个量的乘积一定x×y=К(一定)3.判断两种量成正比例、反比例或不成比例的方法不是相关联的量不成比例两种量相对应的量的比值一定成正比例是相关联的量相对应的量的乘积一定成反比例相对应的量的乘积和商都不是一个定值不成比例104.图形的放大与缩小(1)保持物体的图像(或图形)原来的形状不变而使物体的图像(或图形)变小/变大,叫做缩小/放大。(2)图像(或图形)缩小/放大后所得到的图像(或图形)与原

3、来图像(或图形)相比,形状相同,图像(或图形)变小/变大。5.比例尺意义: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做比例尺。类型:分类标准类别说明举例按功能分类缩小比例尺把实际距离按一定的比缩小1:100,图上距离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100厘米。放大比例尺把实际距离按一定的比扩大10:1,图上10厘米代表实际距离1厘米。按表现形式分类数值比例尺用数字形式表示比例尺1:2000,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2000厘米。线段比例尺用标注有数量关系的线段表示实际距离03060km,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60km。6.比例与解比例(1)比例的意义: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如:a:b=c:d,其中a与d叫做比例的外项,b

4、与c叫做比例的内项。(2)比例的性质:比例的外项之积等于比例的内项之积。(3)解比例:运用比例的性质求出比例中的未知数x的值叫做解比例。第三部分能力点拨能力1认识生活中相互依存的变量问题例题1.下表是小明的体重随年龄的变化情况,回答各题。年龄出生时6个月1周岁2周岁6周岁10周岁体重/千克3.57.010.014.021.031.5(1)上表中哪些量在发生变化?(2)说一说小明10周岁前的体重是如何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化的?10例题2.笑笑有一本故事书,在看书之前,她做了一个计划,如下表所示:看的天数1234...看的页数306090120...(1)看所列的表格中,()和()是相关联的量

5、,看的页数的多少是随着()的变化而变化的。(2)看的天数与看的页数两种量中相当应的两个数的比值都是()。能力2巧用路程比解决行程问题例题:甲、乙、丙进行200米赛跑(他们的速度保持不变),甲到终点时,乙还差20米,丙离终点还有25米,问乙到达终点时,丙还差多少米才到达终点?能力3正比例的意义例题:一辆汽车行驶的速度是每小时90千米,汽车的行驶时间和路程如下表所示,把下表填写完整。从表中你发现什么规律?时间/时12345678路程/千米90180270我发现的规律是:。能力4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的方法例题:判断下面各题中的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并说明理由。(1)每袋大米的质量一定,大米的总

6、质量与袋数。(2)一个人的身高和年龄。(3)宽一定,长方形的周长与长。(4)正方形的边长与周长。能力5用设数法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例题:圆的面积和半径是否成正比例?10能力6认识正比例的图像问题例题:已知一辆汽车每小时行驶70千米,完成下表:时间/时0123456789...路程/千米(1)根据上表的数据完善下图,并在图中描出各点,说出各点的含义(纵轴表示路程,每格代表70千米,横轴表示时间,每格代表1小时)。(2)根据表中的数据判断时间与路程成什么比例?并说明理由。(3)连接表中的各点,你发现了什么?能力7用正比例关系解决实际问题例题:小明用弹簧秤称量物体的体重,一次称3千克的黄瓜时

7、,弹簧长12.75厘米,称5千克的西红柿时,弹簧长13.25厘米。在没有称物体时,弹簧长多少厘米?能力8反比例的意义例题: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128cm2,请把下面的表格填写完整。从表中的数据来看,你发现什么规律?平行四边形的底/cm1286432168421平行四边形的高/cm1我发现的规律是:。能力9判断两种量是否成反比例的方法例题:判断下面各题中的两种量是否成反比例,并说明理由。(1)三角形的面积一定,它的底和高。(2)比值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