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铁成微积分讲义11.pdf

李铁成微积分讲义11.pdf

ID:52469138

大小:95.59 KB

页数:8页

时间:2020-03-27

李铁成微积分讲义11.pdf_第1页
李铁成微积分讲义11.pdf_第2页
李铁成微积分讲义11.pdf_第3页
李铁成微积分讲义11.pdf_第4页
李铁成微积分讲义11.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李铁成微积分讲义11.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引言2012-2013年秋季学期第1周学习材料(一)微积分所关心的问题――变化与运动;其核心问题――极限。在系统学习之前,我们首先浏览一下微积分中两个基本问题,从而建立一个宏观的感觉是极其有益的。0.1面面面积积积问问问题题题如何求以x轴、曲线y=x2及直线x=1所围曲边梯形A的面积S?2500年前的古希腊人用"切分"的方法计算区域的面积。如图,将[0;1]进行n等分,然后在A内做出相应的小矩形,则这些小矩形的面积和为n∑−1()n∑−1()21i1if=nnnni=0i=0当n越来越大时,这些小矩形的面积和越来越接近一数值,我们称此值为

2、A的面积,记作n∑−1()21iS=limn→+∞nni=0面积问题引出了微积分中一个分支――积分学。0.2切切切线线线问问问题题题考虑方程为y=f(x)的曲线。求它在点P(a;f(a))处的切线T满足的方程(关于切线确切的定义将在以后给出,目前你将它暂时理解为在P点接触曲线的直线,如图。)由于切线经过曲线上的点P,所以要写出直线T的方程,只要知道它的斜率m即可。如何求m?我们首先在曲线上取P附近一个点Q(x;f(x)),计算割线PQ的斜率mPQ,由图可见f(x)−f(a)mPQ=x−a想象点Q沿着曲线向点P运动(如图所示),则割线PQ的

3、斜率mPQ越来越接近于切线T的斜率m,即m=limmPQQ→P由于Q趋于P点时,有x趋于a,于是f(x)−f(a)m=limx→ax−a切线问题引出了微积分中一个分支――微分学,但这比积分学的发明完了2000年。微积分的思想主要归功于法国数学家Fermat(1601-1665),并由英国数学家Newton(1642-1727)、德国数学家Leibniz(1646-1716)发展起来的。微积分中的两个分支(积分学与微分学)极其基本问题(面积与切线)表面上相去甚远,然而它们是密切相关的。正如以后将指出的,面积问题与切线问题在一定意义上互为逆问

4、题。Newton发明微积分是为了解释行星围绕太阳的运动,今天微积分被广泛用于计算卫星和航天器的轨道,预测人口规模的变化,计算物价的涨落,预报天气、计算人寿保险的贴率等等。1第1章实数与函数1符符符号号号R表示实数集合;∀表示“任取”或“任意给定”――Any;∃表示“存在”或“能够找到”――Exist;=:表示“定义”或“规定”;设>0,N∗(x;)=:{x∈R

5、0<

6、x−x

7、<},称N∗(x;)为点x的一个空心邻域;0000设>0,N(x0;)=:{x∈R

8、

9、x−x0

10、<},称N(x0;)为点x0的一个邻域。2实实实数数数

11、集集集的的的界界界与与与确确确界界界设E是实数集的一个非空子集。如果∃b∈R,使得∀x∈E,都要x≤b,则称b是E的一个上界,此时称集合E有上界;如果∃a∈R,使得∀x∈E,都要x≥a,则称a是E的一个下界,此时称集合E有下界;如果∃q∈E,使得∀x∈E,都要x≤q,则称q是E的最大值,此时记q=maxE;如果∃p∈E,使得∀x∈E,都要x≥p,则称p是E的最小值,此时记q=minE.易知,如果b是E的一个上界,b+1;b+2;···都是E的上界。问问问题题题:非空有上界集合E是否总有一个“最小的上界”?(“最小的上界”通常称为上确界)定

12、义(上确界)设E⊂R,E̸=∅.如果∃b∈R,使得(i)b是E的一个上界,即∀x∈E,都有x≤b;(ii)b是E的最小的上界,即∀~b~~b.则称b是E的上确界。注1上确界定义中(ii)等价于说:若^b是E的一个上界,则^b≥b.注2若b也是E的上确界,则由注1知b≥b;b≥b;因此b=b.故知,集合E的上确界如果存在,就必定唯一。记这个唯一的上确界为supE.(supremum)类似地可定义下确界。定义(下确界)设E⊂R,E̸=∅.如果∃a∈R,使得(i)a是E的一

13、个下界,即∀x∈E,都有x≥a;(ii)a是E的最大的下界,即∀a>a~,则a~不再是E的下界,也即∀a>a~,∃x~∈E,使得x<~a~.则称b是E的下确界。注1下确界定义中(ii)等价于说:若a^是E的一个下界,则a^≤a.注2集合E的下确界如果存在,就必定唯一。记这个唯一的上确界为infE.(in mum)2定理(确界的存在性)(1)若E⊂R,E̸=∅,且E有上界,则E有上确界;(2)若E⊂R,E̸=∅,且E有下界,则E有下确界。上述定理涉及到实数理论,在此略去证明。√√例设E={x∈R

14、x2<2},则supE=2;infE=−2.

15、练习1.设E⊂R,E̸=∅.则E有上界⇔−E=:{−x

16、x∈E}有下界。2.设E⊂R,E̸=∅.则E有下确界⇔−E}有上确界,此时infE=−sup(−E)。3函函函数数数的的的基基基本本本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