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7263211
大小:80.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08-16
《2019春沪教版品社三下《平凡的工作》word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2019春沪教版品社三下《平凡的工作》word教学设计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第一课时目标:(1)初步了解消防、警察、环卫等工作的特点及对社会的贡献,懂得人民生活和祖国建设离不开平凡的工作。(2)通过身边事例交流,知道平凡的工作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和快乐,并由衷地对平凡工作者产生敬佩感。第二课时目标:(1)通过课前访问,课上交流,进一步体会到平凡工作的不平凡,从而能更好地指引自身的行为。(2)尊重普通劳动者,感谢他们的辛勤劳动、珍惜劳动成果。2、教学内容第一课时完成教学目标(1)即教学过程设计中活动一到三,选择教材中交流会、七色光中得内容。第二课时完成教学目标(2),即教学过程设计中活动四到七,选择教材中故事会、探究角。3、教学重点、难点让学生知道人民生活和祖国建设离不开平凡的工作。4、教学方式、方法、策略在整个教学活动中,采用媒体教学法、实践体验法、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体验中成长,在合作中奋进。5、教学准备(1)教师:媒体、消防标志、消防实物、歌曲(2)学生:收集到的民警的故事6、教学过程活动一:小小交流会------平凡工作意义大1.小朋友,请你们仔细观察课文的题头画,找一找在这条街上有哪些平凡的工作?(学生交流) 2.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我们的身边都有哪些平凡的工作。(揭示课题并读题:平凡的工作)3.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自己还知道哪些平凡的工作,并说说平凡工作的意义。(在学生交流过程中,教师也参与交流,)向学生介绍平凡的工作对自己的生活带来快乐与方便的生动事例,增强教学的感染力。4.小结是啊,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平凡的工作,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快乐与方便。活动二:直观体验----走进消防1.出示有关火灾场面及消防队救火情景的录像和图片,让学生思考并回答:(1)发生火灾给人民带来哪些危险和损失?(2)如果没有消防队,会出现什么样的后果?(3)消防队是怎样救火的?他们在灭火中的表现怎样?2.出示消防器材实物,如灭火器、消防带、沙桶等,让学生看一看、摸一摸、拎一拎,感受其重量,体验消防队员的辛苦,穿一穿消防队员的服装,体验消防队员在十几秒钟完成整装的不容易。小结:消防员叔叔真了不起!活动三:小小擂台赛——掌握消防小知识1.出示:根据书上内容制成的各种图片,请说出各个标志的含义,以及看到这些标志我们该怎么做。2.你还知道哪些消防知识。3.你看到我们学校的消防标志了吗?活动四:故事交流----我身边的民警1.先学习课文中孙毕虎的故事,并了解交通民警的工作特点和对社会的贡献。2.你曾经看到民警为人民保平安的事吗?请学生交流。(课前请学生收集,这样使学生参与面广,上课积极性更高,在交流中可以引导学生联系自己或自己的家人等与民警打交道的经历,如向民警问过路,曾受到民警的救助等,从中体会民警工作的意义。活动五:访问汇报----感受环卫工作1.请学生汇报课前访问环卫或上街观察环卫工人工作的情况,并谈谈自己的体会。(在汇报时结合观看四幅图,让学生说说每幅图上环卫工人在干什么、这工作有什么意义、要是没有环卫工人我们的城市会怎样、我们的生活会怎样?) 活动六:歌曲欣赏——环卫工人了不起1.请同学们听歌曲,并让他们读读歌词,找找环卫工人工作的特点。环卫工人用辛勤的劳动打扮可爱的城市,给人们带来整洁的环境,带来健康。2.环卫工人把垃圾收集起来,变废为宝,为祖国建设增添资源。3.环卫工人宁可一人脏,也要让千万人清洁,这种奉献精神为城市增添风采。活动七:小论坛----感谢平凡的劳动者1.请同学们谈谈任何用实际行动感谢平凡的劳动者?(先四人小组交流,在大组交流。)2.(感谢内容应包括:尊重平凡的劳动者、珍惜劳动成果、支持他们的工作。论坛要联系学生实际,如自己今后不随地吐口香糖、遵守交通规则;要注意防火,不玩火等。)附送:2019春沪教版品社三下《浦江的诉说》word教学设计一、说课1.教材《浦江的述说》是《品德与社会》(上教版)三年级第二学期第二单元《上海在前进》中的第一篇课文。本课通过对黄浦江多侧面的介绍、描写,反映了上海在解放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本课不仅是本单元的开首篇,也是总述和重点。全课将地理、历史、社会、品德诸多知识融合在一起,容量比较大。2.学情目前的学生基本上生于上海,长于上海,对于黄浦江、浦江之桥及浦江两岸的景点并不陌生,对于上海这些年的变化,也是亲眼目睹的。但这些了解只是表面的、浅层次的,对于这些景物的特点、作用,以及对上海人民的重大意义,他们是不太了解的。至于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他们更不会明白。3.教学目标在教学中,我参考教参中的目标,分别落实到两个课时中。第一课时目标:知道黄浦江是上海的母亲河。第二课时目标:了解浦江两岸日新月异的变化,感受上海前进的步伐。 4.教法(1)媒体教学法:利用多媒体演示,将教学内容以浦江自述形式同步播放,富有情感的自述随着孩子童真的语言流入了同学们的心田,也打动了他们的心,自述中插入的地理、历史知识也便自然而然地为同学们所接受,印入了他们的脑海。根据本课教学内容的编排,教师在制作媒体时安排了“上海的母亲河”、“浦江之船”、“浦江之桥”和“浦江两岸”这四个板块,将黄浦江流经区域以地图形式展示给学生,还撷取了新旧上海的对照图片,以及绘制的关于浦江过江通道的统计表格,便于学生直观地获取知识,理解内容。(2)情感体验法:在课堂当中,学生的情绪决定了他们学习的兴趣,只有激发他们的情感,课堂效果才能真正达成。根据本课以第一人称自述的特点,教师利用录音自述,并配合观看媒体的手段调动学生的情绪,以期用富有情感的描述激发学生积极的情感,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5.学法(1)资料收集法:思想品德教学中要使学生从不知到知、从不懂到懂、从不接受到接受、从不执行到执行的转化过程必须依靠他们自身的力量去思考、判断、同化来完成。通过收集资料,可以在课前让学生了解更多的相关知识,拓展思维。课前,教师教给上网、翻阅书籍、询问父母、看地图等方法,教他们用这些方法调查黄浦江有哪些过江通道,希望能发掘学生自身的力量去寻找知识,并用自己的思考判断来内化这些知识。(2)合作互享法:课堂教学中有大量的信息可以分享,单纯在老师这里获得是远远不够的,通过合作分享,学生将自己的信息与他人的分享、整合,让他们的认知进一步等到提升,知识也得到拓展。本教学中大量采用了这个学法,让学生以小组合作互相交流调查的成果,分享查找的资料,了解黄浦江的过江通道,感受上海前进的步伐。6.实施本篇课文,可用两课时来完成。第一课时主要通过四个环节开展教学: 首先听一段浦江的自述,让学生了解黄浦江是上海的母亲河,知道黄浦江的源头、流经区域、流入何处、长度等,对浦江有一个初步的了解。然后让学生看地图找浦江的位置,并能说说它流经的区域,在了解地理知识的同时复习查阅地图的方法。另外,通过说说“如果没有黄浦江,人们的生活会怎么样?”,知道浦江对于上海人民的重要性。接着,继续听浦江自述——浦江之船,了解浦江既是人们游览的景点,也是景观体育运动举办的场所。最后,通过从了解船只本身的发展入手,进而了解浦江历史演进的过程,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在第二课时也通过四个环节进行教学:首先通过聆听“浦江自述——浦江之桥”部分的内容,使学生了解上海人过江方式的演进,从而了解改革开放以来上海城市交通的巨大变化,感受上海前进的步伐。然后通过填写表格的形式,让学生交流查找资料的结果,使学生了解浦江上的几座大桥及其建造时间、主要特点。接着,请学生继续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展示调查结果,使学生在交流中了解浦江两岸的各种通道,更能增强他们的自豪感。最后请学生组内交流浦东浦西翻天覆地的变化,请学生以小导游的身份介绍陆家嘴,交流上海为什么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了解邓小平与改革开放政策。二、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道黄浦江是上海的母亲河。2、了解浦江两岸日新月异的变化,感受上海前进的步伐。教学重点、难点和关键:重点:从浦江看上海前进的步伐。难点:从黄浦江及两岸的变化感受改革开放政策的伟大。关键:通过了解浦江两岸日新月异的变化,感受上海前进的步伐,从而产生自豪感。 教学内容分配:第一课时完成教学目标(1)第二课时完成教学目标(2)教学资源:1、《品德与社会》三年级第二学期课本2、《品德与社会》三年级第二学期配套教参3、网络搜索关键字:黄浦江、浦江大桥、浦江隧道、上海著名景观教学准备:1、教师制作课件:上海风光。2、学生调查黄浦江的过江通道。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听浦江自述,看浦江位置依据本课以第一人称自述的特点,通过观看课件,听一段富有情感的“浦江自述”,将学生自然而然地带入情境,使之内心油然地升腾起作为浦江人的自豪感。同时,引导学生运用上学期学过的知识,在地图上指认出黄浦江的流经区域、黄浦江流入长江的位置。1、引入课题我们常听大人说:“我们是喝浦江水长大的。”那对养育我们的母亲河——黄浦江你又了解多少呢?这节课就让我们来听听浦江的述说。2、出示课题:浦江的述说3、播放课件:浦江的自述小朋友,你们好!我叫浦浦,家住繁华的大都市上海。早在几百年前,上海还是个小渔村,我就已经在了。那时的我可清闲啦,只有几只小舢板、小木筏从我身上经过,那时候的我可寂寞了。可如今就不一样了,勤劳、能干的上海人民将我日夜打扮,使我成为上海的象征和骄傲。现在的我为上海提供饮用、灌溉、通航和工业用水,当我听到上海人民亲切地称我“母亲河”,我的心里别提有多激动,多自豪了!我源自浙江的龙王山脉,经过开阔的淀山湖,穿过上海的松江区、闵行区、奉贤区、卢湾区等11个区,其中还包括你们学校所在的杨浦区呢!最后,我由吴淞口汇入长江。 小朋友们,如果你们还想进一步了解我,那就请到我的身边来,我等着和你们继续聊。4、看浦江位置能不能从地图上找出黄浦江的位置?并说说它流经哪些区域?(黄浦江全长113.4米,从淀山湖穿过上海黄浦区、卢湾区、徐汇区、长宁区、普陀区、静安区、闸北区、虹口区、杨浦区、浦东新区等11个区,在吴淞口汇入长江。)5、想一想:如果没有黄浦江,人们的生活会怎么样?人人都需要生活用水,我们吃的蔬菜、水果要用黄浦江水灌溉,外国、外地运来的各类用品、物资都要经过黄浦江航道。没有了黄浦江,上海人民根本不能生活。6、小结过渡:黄浦江水养育了我们,我们是喝着浦江水长大的;黄浦江水灌溉着各类植物,使我们常年生活在葱茏绿树之间;黄浦江那宽阔的河道又是上海联系全国各地和世界各国的桥梁。黄浦江真是我们的母亲河!二、观浦江之船,追溯历史演变继续聆听“浦江自述”,了解黄浦江的功能在扩展,它不仅是一般的载船河流,还是人们游览的景点,举办景观体育运动的场所。同时从了解船只本身的发展入手,进而了解浦江历史演进的过程,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1、继续听“浦江的自述——浦江之船”我是人们游览的景点,也是景观体育运动举办的场所,在我身上,常常行驶着浦江游览客轮、水上摩托艇,有时还会举行水上竞赛呢!2、了解黄浦江上景观体育运动(媒体出示F1摩托艇比赛照片)景观体育运动:就是将新兴城市景观、标志性建筑与时尚体育运动进行巧妙结合,通过特色体育赛事的举办,利用城市特有的景观资源,来展现当地蓬勃发展的城市魅力。3、学生交流乘过黄浦江上的什么船,乘船时有什么感受?(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补充)4、了解过去黄浦江上的船只。(舢板、渔船、外国军舰媒体)5、小结: 黄浦江上的船只见证了上海的发展,黄浦江的功能在扩展,它不仅是一般的载船的河流,还是人们游览的景点,举办景观体育运动的场所,上海不断向全国和世界展示着时代新貌。第二课时一、调查汇报交流,了解浦江之桥上海近年来城市建设的速度举世瞩目,身为上海的小公民,了解这些情况是非常必要的。组织学生调查过江通道,然后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展示调查结果,不但能使学生了解浦江两岸的各种通道,更能增强他们的自豪感。1、继续听“浦江的自述——浦江之桥”我的身上本来没有桥,市民要过江,只有搭乘手摇小舢板。1910年开始有了轮渡。随着城市的发展,轮渡越来越拥挤。我亲眼看到每天上下班时渡口人山人海,碰到大风大雾天,上万名市民滞留、拥堵,混乱不堪,常常有危险发生。1988年12月10日清晨,因大雾无法通航。浦东陆家嘴轮渡码头拥挤着上万名等待过江的市民。9点,大雾散去,人们蜂拥着挤上第一班渡轮,拥挤中11人被踩死、77人被踩伤。20世纪90年代起,在我身上新建了许多大桥,两岸往来变得十分方便,车辆过江只需几分钟。近几年,桥越造越多,既牢固又美丽。2、介绍浦江之桥听了浦江的自述,你一定会觉得黄浦江上的大桥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方便。那你们知道黄浦江上有多少座大桥?(请学生根据调查情况完成下列表格)序列名称建成日期主要特点第一座大桥南浦大桥1991年主跨两侧桥塔呈倒“H”形第二座大桥杨浦大桥1993年主跨两侧桥塔呈倒“Y”形第三座大桥奉浦大桥1995年连续长度为国内同类桥梁的第二第四座大桥徐浦大桥1997年桥型为“”型双塔、双索面斜拉桥第五座大桥卢浦大桥xx年被誉为“世界第一拱桥”3、以小组为单位交流浦江上的其它过江通道。4、(出示有关媒体)教师作补充。越江隧道:打浦路越江隧道、延安东路越江隧道、复兴东路越江隧道地铁:上海轨道交通2、4、6、7、8、9号线轮渡:南码头渡口、东昌路渡口、歇浦路渡口等 5、小结:上海人的过江方式发生了改变,黄浦江上有轮渡、大桥,黄浦江底下有隧道、地铁,改革开放以来上海的城市交通有了飞速的发展。二、说两岸美景,绘美好明天对于浦江两岸的胜景,大多数孩子并不陌生,让他们看看图片,相互交流交流,不但能使他们更多地了解上海,感受上海前进的步伐,更能激发起他们身为上海人的自豪。而让学生畅想上海的明天,还能增强他们的小主人意识,树立为上海的明天勤奋学习的理想。1、继续听“浦江的自述——浦江两岸”(媒体演示陆家嘴旧貌)我流淌了千年。长期以来,东岸一直是农田,变化很小,西岸越来越拥挤,住房、交通都很困难,可是,现在的变化可大了。小朋友,你能说说近几年来两岸的变化吗?2、学生组内交流浦东浦西翻天覆地的变化。(出示相关媒体)3、请学生以小导游的身份介绍陆家嘴。(出示陆家嘴新貌图)4、 调查交流会:上海为什么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播放歌曲《今夜礼花满天》)5、了解邓小平与改革开放政策。6、畅所欲言,描绘上海的明天。7、总结:你们的畅想在我眼前描绘了一幅宏伟的蓝图,我相信,这幅蓝图若干年后,一定会在你们的手中变成现实。课后反思:古代教育家壬守仁提出:“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现行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正是让学生通过“知”,指导“行”。有些学生往往在课堂上说得头头是道,但在日常生活中却难以做到言行一致。原因就在于这些学生在学习时始终处于被教导的地位,没有形成主动参与意识和积极参与的情感。但如果学生在“知”的过程中,有深入的体会,主观情感与道德情感产生共鸣,那么即使离开了教学环境,两者也会逐渐水乳交融,人格也会慢慢得到提升。 而所谓“情感体验”模式就是指根据教学的要求、学生的需要,通过设计一系列学生感兴趣的训练,使他们产生初步的情感体验而构建的教学模式。在模式特定的教学情境中学生要运用自己的智慧主动探索、参与实践训练、自我发现,并积极地认同道德观点,在体验情感的过程中形成能发出正确指令的思维定向,从而达到知行统一的目的。《浦江的述说》这课通过对黄浦江多侧面的介绍、描写,反映了上海在解放后,特别是改革开放后翻天覆地的变化。全课将地理、历史、品德等诸多知识融合在一起,各种知识有机渗透在一起,同时,各种知识又由一个个标题组合而成,显得自然流畅。我们现在的孩子基本上都生在上海,长在上海,所以本课的内容非常贴近学生的生活,但如何帮他们有序地整理这些知识,使他们爱学、乐学,从而激发他们身为上海人的自豪感呢?根据本课以第一人称自述的特点,我决定以情感体验的模式组织本堂课的教学。首先,我充分利用本课为第一人称叙述的特点,根据课本的内容,稍加修改,录制了一段“浦江的自述”,自述分为“上海的母亲河”、“浦江之船”、“浦江之桥”和“浦江两岸”四个部分。这样,富有情感的自述随着孩子童真的语言流入了同学们的心田,也打动了他们的心,自述中插入的地理、历史知识也便自然而然地为同学们所接受,印入了他们的脑海。尤其是第一课时中,那段关于“上海的母亲河”的自述,开场就吸引了课堂中所有的孩子,认真地倾听使他们接受了自述中关于黄浦江源头、流经区域、流入何处、多少长度以及重要作用等诸多信息,为下面从地图中找出黄浦江源头、流经区域等实践活动打下了基础,轻松地落实了教学目标。而第二课时中,“浦江的自述”与浦江两岸图片结合的课件更让他们在更多地了解上海,感受上海飞速前进步伐的同时,激发起他们身为上海人的自豪感。可见,在教学情景中要学生能运用自己的智慧去主动探索、参与实践训练、自我发现,并积极地认同道德观点,首先就要学生的情感和目标情感产生共鸣,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根据特定的目标设计活动形式,创设各种情景,调动学生的兴趣与热情。其次,“情感体验”教学模式又告诉我们:思想品德教学中要使学生从不知到知、从不懂到懂、从不接受到接受、从不执行到执行的转化过程必须依靠他们自身的力量去思考、判断、同化来完成。因此,课堂活动要在各种教学情境中为学生提供展现自我的机会,发掘他们思维的独创性;让他们以小组为单位进入情景,在活动中发展思维的深刻性和批判性;引导他们运用正确的方法解决各种情景问题,发挥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为此,我在课前以探究作业的形式布置学生调查有哪些过黄浦江的通道,以求使学生依靠自身的力量来完成一个由“不知到知” 的过程。学生用我教给的上网、翻阅书籍、询问父母、看地图等方法查到了许多资料,了解到目前有浦江大桥、过江隧道、轮渡、地铁这几种过江途径。我再根据学生查找的资料将他们合理地分成几个大组,让他们在资源共享的同时,也能起到拾遗补缺的作用。课堂上,我以填格的形式请学生共同进行了“浦江之桥”资料的归类交流,然后,以此为例,再请各个小组推派一名“解说员”交流本组成员找到的资料,并进行评选。评选要求:1、资料正确。2、种类齐全,形式多样。3、交流主题鲜明。学生讨论积极,发言踊跃,课堂气氛热烈。就这样,在学生交流和评说的过程中,不但使学生了解了目前过黄浦江有哪些通道,达到了教学要求,而且寓教于乐,使学生在小组活动中展现了自我,发掘了他们思维的独创性。本堂课,我只是进行了“情感体验”模式的初步体验,虽然初尝胜果,但我也在体验中深深明白:教师不但是教学活动的参与者,而且还身兼指引、启发、调控等多方面的职责。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还是必须根据特定的目标设计活动形式,创设各种情景,调动学生的兴趣与热情。要时刻牢记,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角,要让他们在集体、小组、个人的活动中,自觉自主地探索知识、体验情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中实现自我提升。 小学教育资料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第12页共12页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举报原因
联系方式
详细说明
内容无法转码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