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6437079
大小:66.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1-23
《小学数学”教学做合一“的实践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小学数学“教学做合一”的实践探究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包桥小学215300钱坍【摘要】教学活动是一个双向过程,包括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教师教的方法要根据学生学的方法,学生学的方法又要受到自身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活动影响。因此,学生数学知识的获得不是通过教师单一的讲解,而是由师生共同活动“做”出来的。学生只有亲身经历数学概念与数学知识的发展过程,才能真正理解数学、掌握数学、驾驭数学。陶行知先生提出的“教学做合一”的思想与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是一致的。【关键词】陶行
2、知小学数学教学做合一陶行知先生是我们现代教育史上一位有名的教育家和教育思想家,他特别重视教学中的“教学做合一”。小学语文课本中有这样一篇课文:人有两个宝,双手和大脑,双手会做工,大脑会思考,用手要用脑,才能有创造。这篇《人有两个宝》正是根据陶行知的《手脑相长歌》改编而来的,他认为,学生学习要动手动脑,这充分反映了他“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思想。陶行知先生提出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思想,和我们当今所倡导的素质教育的理念一拍即合,一切都是为了学生全面、和谐、持续地发展。“教学做合一”用陶行知的话
3、说,是生活现象之说明,即教育现象之说明,在生活里,对事说是做,对己之长进说是学,对人之影响说是教,教学做只是一-种生活之三方面,不是三个各不相谋的过程。在不断推进新课改的当前教育形势下,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我应该怎样对照陶行知先生的思想,真正有效地理解新课程标准的实质与理念。在这里,我想结合这几年的教学经验,谈谈自己的浅显看法。一、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陶行知先生说:“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在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学生更好地学习。教师是学生学习活
4、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引导者,教师的课堂活动必须围绕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学生才是学习的根本。课堂维系着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而师生关系显得尤为重要,只有处理好课堂中的师生关系,才能有条不紊地开展教学活动。因此,我们必须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1、尊重学生小学生虽然年龄小,身心发展不成熟,但他们也是一个个有思想的个体。作为教师,也许我们的知识面比他们广,但我们不能凌驾于学生之上。在课堂中,学生与教师是平等的,我们应该尊重学生。首先,教师应尊重学生的知识水平。教师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应符合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水平,教学过程应充分考
5、虑到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达到的知识层面。我们所传授的知识应该是学生能接受、愿意接受、主动接受的内容。学生只有在原有的知识基础上进一步建立起新的知识体系,他们才能学得更扎实。江苏教育出版社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中有《得数是5以内的加法》这一内容。根据教材呈现的主题图和相关的信息,学生便很快正确列式计算。当我提问学生时,“你是怎样计算3+2=",学生要么答非所问,要么不知怎么回答,问了好几个人,就是不能得到我想要的答案。其实,学生在上幼儿园时,他们几乎都能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3+2=5这样的结果,他们从未怀疑过,这似乎也成
6、了规定,究竟是怎样计算的,他们从未探究过。有学生说:“我从图上看出来一共有5个小朋友。”在讲解的过程中,我将书上的方法都呈现给学生,方法一是一个个地数数,从3开始接着往后数两个,3、4、5,所以3+2=5;方法二是分与合的思想,因为3和2可以合成5,所以3+2=5o但在接下来的教学和练习中,发现没有学生是用方法一来解决问题的,方法二他们比较容易接受。课后,我对这一节课的情况想了很久,希望在今后的教学中,找到一个能均衡学生知识水平的择优方法。其次,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所思所想。教学过程是师生和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
7、相互补充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中设计的每一个环节都是让学生更容易、更有效地获得知识。教师的提问或是讲解都应考虑到学生可能的想法,我们不能将自己的方法直接灌输给学生,而是应该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2、学会聆听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互动的过程,也是一个师生互相传递信息的过程。一方面教师通过讲解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另一方面,教师通过学生的反馈,不断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并逐步完善学生的知识体系。因此,在我们的数学课堂上,教师要创造机会让学生多发言。作为教师,我们要做一位聆听者,听听学生到底是怎样想的,为什么要这样想。当
8、学生在回答问题时,教师要有耐心,仔细地听完学生的表达,不要轻易地打断学生的思路。如果学生的回答不是教师自己想要的,我们也不要急于说出结果,而是在学生原有的回答上慢慢引导。像一年级的小朋友,语言组织能力比较弱,表达得也不是很清楚,他们在回答问题时,说话总是不顺畅。这时,教师不应心急,应该听学生表达完整,鼓励这些学生慢慢说。在以前的教学中,我总是担心学生不会说,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