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面制品中铝测定方法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面制品中铝测定方法研究【摘要】为研究面制品屮铝测定方法,采用样甜在微波消解获得的待测试液,以纯水为介质控制溶液酸度,在最佳条件下,铝在0.0-6.Oug范围内线性良好(r二0.9800),相对标准偏差为0.2%-0.5%,该方法简单,快速,重现性好,灵敏度高,,结果令人满意。【关键词】面制占乩铝;研究;微波消解【中图分类号ITS21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0166-01近年来食品中铝安全越來越引起关注,食品中铝不会引起急性中毒,但进入细胞的铝可与多种蛋白质、酶、三磷酸腺甘等物质结合,引起慢性致害。从食甜
2、风险监测结果看,出现人为超范围、超量使用食品添加剂及加工过程中污染。因此,准确,快速,方便的方法来测定面制品中铝必不可少。根据《食品卫生检验方法》(GB/T5009.182-2003)面制品中铝测定方法检测,存在灵敏度低,空白值高,显色反应性差,实验过程繁琐,消解不完全。通过大量实验摸索,采用微波消解法测定面制品屮铝的含量,该方法快速,准确,值得推广应用。1材料与方法1.1仪器与试剂1.1.1仪器XT-9900型智能微波消解/萃取仪(上海新拓微波溶样测试技术有限公司)可见分光光度计723(北京瑞利分析仪器公司)可调式温控电热板1.1.2试剂硝酸(优
3、级纯)双氧水(优级纯)硫酸(优级纯)1%(体积分数)硫酸溶液乙酸-乙酸钠溶液:称取34g乙酸钠溶于450ml水中,加2.6ml冰乙酸,调节pH至5.5,用水稀释至500mlo0.5g/L铮天青S溶液:称取50mg珞天青S用水溶解并稀释至100mlo0.2g/L滉化十六烷基三甲胺溶液:称取20mg混化十六烷基三甲胺用水溶解并稀释至100ml,必耍时加热助溶。10g/L抗坏血酸溶液:称取1.0g抗坏血酸,用水溶解并定容至100ml,临用时现配。铝标准使用液(lug/ml)由GBW(E)080219铝单元素溶液标准物质(100ug/ml,屮国计量科学研究
4、院)稀释而成。1.2试验方法1.2.1样品的处理:将样品粉碎均匀,取约20g置85°C烘箱中干燥4h,称取1.OOOOg置于微波消解中,加入5ml硝酸,1.5ml双氧水,放置几分钟,然后进行微波消解,待消解完濟,将电热板调至硝酸沸点温度102.05°C于电热板上赶酸至1.01T11左右,将酸赶净,再加少许水,继续加热几分钟,冷却后转容至上50ml容量瓶中,定容至50ml,同时做空白试验。1.2.2测定:吸取0.0,0.5,1.0,2.0,3.0,4.0,6..0ml铝标准使用液(相当于含铝0,0.5,1.0,2.0,3.0,4.0,6.0ug)分别
5、置于25ml比色管中,依次向各管加入lmll%硫酸溶液,吸収1.0ml消化好试样液,置于25ml比色管中,向标准管、试样管、空白试验管中依次加入8.0ml乙酸-乙酸钠溶液,1.0mll0g/L抗坏血酸溶液,混匀,加2.OmlO.2g/L漠化十六烷基三甲胺溶液,混匀,再加2.OmlO.5g/L^天青S溶液,摇匀后,用水稀释至刻度,室温放置20分钟,用lcm比色杯,于可见分光光度计723±,以零管调零点,于640nm波长处测其吸光度,绘制标准曲线比较定量。1.3计算方法2结果与讨论2.1《食品卫生检验方法》(GB/T5009.182-2003)面制品中
6、铝测定方法样品消化过程中,为了样品消化完成,采取硝酸-高氯酸溶液,本方法处于微波消解系统中进行消化,只采用硝酸溶液,样品消化完全,消化液澄清透明,赶酸采用可调式温控电热板,控制赶酸温度为102.05°C左右,使硝酸赶尽彻底,为后面检测消除干扰。2.2标准曲线根据1.2.2测定标准绘制标准曲线在0.0-6.Oug范围内线性良好(—0.9800),见表11.3方法准确度试验按照样品分析步骤对3份不同样品加标冋收率试验,结果铝的冋收率为91.3%-101.6%,见表21.4方法精密度试验,应用该法对3份不同样甜在相同条件下进行6次测定,结果RSD为0・2
7、%-0.5%,结果见表31.5讨论以上数据显示,铝浓度在0.0-6.0ug范围内,标准曲线线性良好(-0.9800),加标回收率也较高,重现性好。国标法采用湿消化法消化终点不易判断,高氯酸残留会使溶液混浊,也会对溶液的pH值冇-定影响,pH值是影响三元络合显色的重要因素,利用微波消解法进行样品前处理避免了上述现象出现。参考文献:[1]《食品卫生检验方法XGB/T5009.182-2003)面制品中铝测定[S]。[2]王永平•面制詁屮铝测定方法改进[J].屮国卫生检验杂志,2011,21(10);2577-2578.[3]陈建军,杨双喜,杨庆荣,等铝
8、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及相关食品安全问题研究进展[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7,17(7);1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