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1948308
大小:39.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9-04
《“讨论式”教学法在英语课堂的运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讨论式”教学法在英语课堂的运用[摘要h本文结合英语教学实际,通过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运用%寸论式”教学法的目的、效能等理论的阐述,以利达到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口的。[关键词]:讨论;英语教学;学生;教师一、理论指导从教学法角度来看,一堂课的教学过程可以看着是一个大系统。这个大系统有三个子系统:学习情景,刺激方式和评价手段。整体功能取决于三个子系统的结构功能。课堂讨论是改良和强化教学的一个具体方法,它能够改善学生的学习情景,把课文以外的信息和学生的意见引进课堂。这在学生的心理上冲破了某种桎梏,获得一种平等和谐的感觉,形成一种实事求是,各抒己见的气氛。从心理学角度来看,高中学生心理由
2、好动、活泼转为腼腆,由直率、外向变为沉默内向,思想逐渐趋向成熟。这些变化在英语课堂上常表现为:不愿意主动举手发言,但并非对问题无话可说;不满足“Yes”或汎o”的简单结论,而要求明白问题的所以然;不满足课堂教学的一般形式,希望有创造性的灵活形式,挑战教师权威,渴望表达自己的见解等。二、使用目的1、改变传统的灌输性教学模式,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英语学习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语言学习。传统的课堂教学往往是教师成为课堂的主宰,教师不断向学生灌输知识点。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被抹杀,听、说、读、写的语言技能无法在课堂中体现。而讨论法则为学生提供了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勇敢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在讨论中
3、提高自己的交际能力,充分体现语言的功能。培养学生交流思想和看法的能力,帮助学生养成合作学习的习惯。信息时代的网络技术拓展人与人Z间信息交流的机会,信息交流也成为信息时代的特征。既然学习语言的目的是为了交际,那么英语教学就应在课堂上创设一种有助于培养学生进行交流的气氛,使学生在相互交流中提高信息交流能力,同时,在讨论的过程中,学生会逐渐发现讨论可使原来许多模糊的概念清晰化并获得了许多未知的知识,真正体念到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共同探讨问题、解决问题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2、增强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学生在参与讨论的过程中,要应付其他同学突然提出的观点或问题,需要变通性。讨论是一个各抒己见的过程。当一个学
4、生提出自己的见解后,同组的其他同学会提出异议,他需要对其他同学的异议进行思考并作出反应。这种学生之间的互动学习有助于增强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三、使用步骤1、确定话题,搜集资料全日制高中英语课本是由多个话题组成的,如著名人物、音乐、灾难、自然保护、健康、势女平等等,教师可根据课文的话题设计讨论题目。SB2AU9设置讨论题:SavingtheEarthAsastudent,whatcanyoudotoprotectourenvironment?学生谈到植树,爱护草木,不乱扔白色垃圾,使周围环境整洁等。该讨论不仅仅达到语言的交际性目的,而且对学生进行了一次思想教育,使得思想教育渗透在学科教育中。2、帮
5、助学生组成学习小组讨论式的学习方式是一种合作式的学习,学习的基本单位是学习小组。学生应根据学生的意愿及水平,把全班同学分成几个学习小组。小组的形成既要体现学生自由结合,又要体现学习小组的互相帮助。一个小组最多不超过5人,讨论时可围成一个圆圈,改变传统的课桌排列方式,有助于学习的交流,营造良好的精神氛围oSB2AU5CharlieChaplin,设置讨论题:“Doyouthinkthattheword^pan^,whichappearsseveraltimesinL91,isusedinaveryclearway?Pleaseexplain".同组的学生给出不同见解。有的学生讲到卓别林和他的朋友
6、用“pair煮鞋子吃而不是像别人用“pah來淘金。这是一种讽刺,讽刺当时人们的肓目追求。有的学生讲到当时人们的拜金主义,有的学生讲到这是卓别林的人生态度,再苦再难也要坚持下去。这锻炼了学生的思维和语言的组织能力,同时大家也学会了做人道理。3、讨论的方式■…陈述、倾听、提问和回应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讨论不是围绕一个话题漫谈,而是按一定程序进行,即陈述、倾听、提问和回应。陈述,即小组成员依自己的观点和论据;倾听,即小组的其他在讨论中扮演倾听者的角色,竭力抓住陈述者的主要观点并进行思考,为提出问题作好准备;提问,即倾听者认为陈述者的陈述有不当之处,或提问者木身对陈述者的观点不理解而提出疑问。值得一提的是
7、,提问不是质问,它是以尊重对方及提高自己的语言能力为前提。回应,即陈述者对提问者做出的反应,回应的准确快捷可反映出陈述者的机智及思维的灵活性四、教师在讨论式教学中的作用1、教师是设计者教师应根据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并结合教科书内容设计贴近学生生活及社会生活的话题,话题应具有明确的目的。如在教完SB1K上)Unit9Savingtheearth?后,教师可设计这样一个话题:Isitnecessary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