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德与才的关系

论文:德与才的关系

ID:38812762

大小:32.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6-19

论文:德与才的关系_第1页
论文:德与才的关系_第2页
论文:德与才的关系_第3页
资源描述:

《论文:德与才的关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德与才的关系摘要:自古至今,人们最注重的就是德才兼备。俗话说得好“(1)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在当今社会很难找到一个德才兼备的完美人,所以在二者不可兼得的情况下,应以德为先是基本选人用人的标准。关键词:教育,品德,引导,才能,实质战国时期,春秋的晋大夫智伯被杀,国家灭亡。宋代政治家司马光在总结其历史教训时,发了一通很长的议论。他说:“智伯的灭亡,原因是才能胜过了德行。德行胜过才能的被称为君子;才能胜过德行的被称为小人。自古以来,国中的乱臣贼子、家庭的败子,大多是才能有余而德行欠缺……”现在,司马光离我们已有九百多年了,他的议论似乎尚未过时,颇发人深

2、思。元世祖元世祖忽必烈的文化修养和政治经验远不如汉代帝王,但他前期善于用人。初为藩王时便热心于学习汉文化,广约名士,择贤而用。后在一大批能人贤才的大力辅佐和拥戴下,即汗位于开平,最终完成了全国的统一。在全国统一后,面对千疮百孔的国家,忽必烈改变了过去用人的态度,采取了“唯才事举、不问其它”的政策,不顾众人反对起用阿合马主管中央财政。此人心术不正但却是个难得的理财能手,上台后多方搜刮,聚敛财富,深得忽必烈宠信。随着权势日重,逐步发展到结党营私,谗良陷忠,独擅朝政,终于成为派系斗争的导火索。尽管此人被王著、高和尚刺杀,但之后这个经过短暂盛期的元朝则进入

3、了一个长时间的动乱期。史载,仅公元1308年至1333年的二十五年中,元朝就先后经历了武宗、仁宗等共八代皇帝。政治上的损失是经济利益不可弥补的,忽必烈的成功在于用人上任人唯贤,而他的失误则在于用人上重才轻德。德才观,时代不同,标准也不同。在现实社会生活中,德才兼备是我们一贯坚持的用人标准。用人既重德,也重才,德与才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品德与才能,说起来似乎谁都明白。然而细想起来,就有些许模糊。德是指品德,是指一个人对社会、对他人责任心的一种表现。才是指才能,是指一个人实现自我价值的能力和手段。对一个人而言,德是灵魂,是向导;才是能力,是工具。在现实

4、社会中,德与才,孰轻孰重,需得仔细分析。德与才至少有两个问题:一、德与才能不能分开?二、德与才是什么关系?三、德与才分几种情况?首先第一点德与才当然能分开,否则就不会有两个概念来表达。这我同意,问题是,这种“分开”的含义值得研究。我好像觉得具体到一个活人,我好像觉得具体到一个活人,德与才是没有办法分开的。我们常常见到有些人很能干,却成了贪官,另一些人智商很低,却满怀爱心。但是假如我们走进他的心灵世界,就会发现两种人的所作作为,都不是分裂的,都很合乎他们自身的性格逻辑。他们应对这个世界的行为,不是拿“德”和“才”两部分拼起来之后做出的。“德”和“才”

5、在他身上是没法分开的。人体有消化系统、呼吸系统、血循环系统等等,这是可以看见的,分得很清楚的。可是人有“德”的系统和“才”的系统吗?有特定的大脑部位负责“德”和“才”吗?好像没有。因此,很可能“德”与“才”的分法,只是旁人观察的不同角度而已。认识到这一点很重要。要是“德”与“才”实际上没有办法分开,那我们所谓的“德育”和“智育”实际上也没有办法分开,因而设计某种活动(如主题班会)专门进行德育,恐怕就说不通了,在数理化课上找几个“德育渗透点”恐怕就是笑话了。人能这节课提高品德,下节课增长才干吗?好像谁也不是这样长大的。那就可见我们的许多教育设计是主观

6、的,不符合人成长的基本规律。第二个问题:德与才是什么关系?常见的说法有:1、上下级关系(德统率才)2、本和标的关系3、思想和行动的关系(好思想支配好行动)。这三种说法都经不起推敲。有些人品德甚佳,但是没有什么本事,这岂不成了“强将手下有弱兵”?还有些人品德不好,但非常能干,这岂不成了“弱将手下有强兵”?这只能证明品德领导不了才能如果品德为“本”,而才能为“标”,那么品德好的人才能必然高,根深叶茂嘛!然而事实并非如此。至于“好思想支配好行动”,则与“才能”无关。一个人品德好,当然会去做好事,但是这不等于他能做大事,因为干大事需要大才能,这大才能是不能

7、从“好思想”中产生的。至于第三点,德与才当然需要在何种情况下分什么样的事。第一种情况:有德有才。这时,一个人既具有为社会和他人做贡献的优秀品德,又具有为社会和他人做贡献的才华。这是一种最好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社会的收益最大,成本最小。第二种情况:有德无才。一个人有高尚的品德,但才能平庸。这时,虽然一个人有为社会办好事的愿望,但因能力有限,所以对社会也产生不了什么大收益,但至少不会产生什么大坏处。其可能产生的不利情况是:好心办不了好事。第三种情况:无德无才。这时虽然一个人想做坏事,但才能有限,做坏事手段不高明。在这种情况下,其做坏事被社会发现的可能

8、性就较高,从而也就降低了其做坏事成功的可能性。所以这种情况虽然无德者想做坏事,但做成的概率较小,从而也就间接降低了其对社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