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8414937
大小:22.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6-12
《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浅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浅谈王霞语文教学中,我们要让学生学会质疑问难,让他们在提出问题时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从而使之能主动快乐的学习。一、启蒙质疑意识,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我从一年级的汉语拼音教学开始,就有意识地启蒙学生的质疑意识,引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比如教学“jqx”和“ü”相拼的音节时,要给学生讲解小“ü”遇到“jqx”要去掉两点的拼音规则,这一规则非常重要,学生又不容易记住,而如果让他们自己发现这个规则并产生疑问,老师再作讲解,印象就会深刻许多。于是,上
2、到这课时,我先出示“j—ü—ju,q—ü—qu,x—ü—xu”,领着小朋友们读一遍后问:“有没有哪位眼睛尖的小朋友发现了什么?”有的小朋友说:“老师漏掉了ü上的两点,老师写错了。”有的小朋友说:“书上的音节也没有点的,老师没有错。”这时,一些爱提问题的孩子举手发问了:“为什么ü上面没有点了?”我对小朋友这种认真观察,认真思考的行为及时给予了鼓励,然后趁热打铁地用讲故事和表演的方式告诉了他们“jqx”遇到“ü”,两点要去掉。由于老师讲的内容,正是他们事先发现的问题的答案,所以大家听得格外用心,记得也
3、牢。二、培养探究精神,鼓励学生大胆提问有了质疑意识,还要鼓励学生大胆提问。我是这样告诉学生的:“会提问题的孩子,就是会学习的孩子。你们提出的问题如果能把老师难倒了,你们就是我的小老师。”然而,低年级的孩子,由于年龄特点,毕竟抽象思维不完善,考虑问题不全面,虽然提问题的积极性很高,但往往问不到点子上。尽管如此,老师还是要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提问的积极性,即使学生所提的问题是非常琐碎的,甚至和课文内容无关的,也要充分肯定他们积极动脑筋的一面。三、教给思维方法,提高学生质疑能力课堂上,老师除了鼓励学生
4、大胆质疑外,重要的是还要教给思维方法,让学生学会思考,才能真正提高学生质疑的能力,我是这样做的:1、引导学生从课题入手发现问题:课文的题目,一般都提示了课文内容的重点,指导学生从课题入手,帮助学生理解题目意思,可以引发学生疑问,激发学习兴趣,也能明确学习目标。例如教学《月亮的心愿》一课时,我从“愿”字入手,让学生组词。说到“心愿”一词时,结合学生实际,请学生谈谈自己的心愿。再出示课题“月亮的心愿”,指导学生说出读了这个课题之后最想知道什么。这一引导,有的说:“我最想知道月亮的心愿是什么。”有的问:
5、“月亮又不是人,为什么会有心愿呢?”这时候引导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读课文,学生读的积极性就高了。2、指导学生围绕重点句段提出问题:在指导学生带着疑问初读课文时,既要鼓励学生边读边思,解决一些浅显的问题,又要引导学生继续从文章中不断发现新的问题,进一步提出更具有探究价值的问题。这就需要老师在学生读书的过程中,教给学生抓住重点词句提出问题的方法。例如教学《美丽的小路》这篇课文,前几段写的是小路如何美,大家如何喜欢,这部分内容浅显易懂,我没有过多讲解,只是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分角色表演。而课文的第八自然
6、段写了因美丽的小路不见了,鸭先生说:“这都怪我!我一定要把美丽的小路找回来!”鸭先生的话恰恰是理解全文的关键。引导学生读到这里时,我及时地对学生的思维进行了导向,设计了提示性语言:“你读了鸭先生的话,想到什么问题吗?”学生立时茅塞顿开,纷纷举手,很自然地集中思考点展开思考,提出了“鸭先生为什么怪自己呢?”“鸭先生为什么要把美丽的小路找回来?”“他怎样把美丽的小路找回来?”等等很有探究价值的问题,为进一步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作好了铺垫。3、帮助学生联系上下文思考问题:低年级学生往往只会读到哪里就想到哪
7、里,不会有意识地去联系上下文思考,这时,我们在处理教学时,就可以把前后联系紧密的自然段或词句同时出示给学生,引导他们探究、质疑。如教学《乌鸦喝水》一课,因为这篇课文前面的内容比较简单易懂,讲一只乌鸦口渴了,到处找水喝,而难点和重点是:“乌鸦把石子一个一个地放进瓶子里,瓶子里的水渐渐升高了,乌鸦就喝着水了”。我让学生读全文,然后引导质疑:这篇课文你有什么地方不明白?学生学生也议论纷纷,于是我就用实验让学生仔细观察,难题就迎刃而解了。长期这样训练下去,学生的质疑能力就会有很大的提高。在学习质疑的同时,
8、孩子们的胆量、口语交际的能力也都得到了训练,而且,学生提出问题后再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读书、分组讨论等方式去解决问题,学习的兴趣特别浓厚。引导学生质疑的过程,实际上也是指导学生参与学习,主动学习的过程,只有当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了,变得想学,乐学,学习的效率才能提高。实践证明,在低年段训练学生的质疑能力,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