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7669505
大小:40.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28
《七上马丽霞青藏高原 文档》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一、教学内容: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神州大地《青臧高原》二、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理解《青藏高原》的歌词内涵,进一步了解藏族民歌的音乐风格。2、学生能运用恰当的速度、力度、音色有表情地演唱。3、在理解和掌握歌曲的基础上,能够运用其它艺术形式对歌曲进行诠释和表现,提高创造力。三、教学重点:学唱《青藏高原》,并了解歌曲所要表现的内容和音乐风格。四、教学难点:能运用恰当的速度、力度、音色自信地、有表情地演唱。五、教学方法:1、利用多媒体课件,采用视听相结合的方法,使学生充分感受歌曲情绪和音乐风格,理解歌曲内容。2、采用分段学唱的方法,再通过反复聆
2、听录音范唱,使其掌握歌曲。3、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发挥学生的表现能力和合作能力,尝试用不同的艺术形式来表现歌曲。六、教材分析:这是作曲家张千一创作的一首歌曲。以明朗高亢而富有藏族风格的旋律,热情地歌颂了美丽庄严的青藏高原,表达了对祖国锦绣山川的眷恋、热爱之情。全曲为羽调式;节拍以四四拍子为主,间插以四二、四三拍子,引子为散板;曲式结构为有引子、前奏的二段体。引子开始,由人声合唱出一个明朗、高亢、山歌风的衬腔,把人们带入到辽阔的青藏高原的意境之中。接着,由器乐演奏深化了这一音乐主题。A段由起承转合的四个乐句构成。第一乐句作为
3、全曲音乐主题的集中体现,具有秀美、明亮、亲切的特征;第二乐句继续承接着这一特征,切分节奏的运用使之更具活力;第三乐句作为一个转折,主要在前半句的音区和旋律音调上发生了变化,较低的音区和较为低回委婉的旋律,使感情表达更显真挚;第四乐句开头出现的后半拍起唱的节奏,使之既富有变化,又富有动力,后半乐句的旋律与第二乐句的结尾相同,使之具有“合”部的特征。B段以宽广的衬腔开始,接以和引子相同的五度跳进为特点的藏族山歌音调,并以此贯穿于B段的各个乐句,使歌曲的明朗、高亢的山歌风格得以更为鲜明的体现。在第二段歌词的最后,还以扩充节奏和提高音区、扩展旋
4、律的手法,变化重复了结尾乐句,把音乐情绪推向高潮,尽情地抒发了对青藏高原的赞美、热爱之情。七、教学流程示意图:八、教学过程:(一)导入l、在中华民族的大家庭里,生活着五十六个能歌善舞的兄弟民族。和汉族一样,民歌也是各少数民族音乐中最基本的音乐形式。民歌流传广,数量多,始终伴随着各民族群众的生活,表达人们喜怒哀乐的情感,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民歌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地域特色。大家仔细听,老师带大家到了一个神秘的地方。(播放:音乐《走进西藏》)。二、 新课《青藏高原》(放课件)1、风土人情简介。2、听赏《青藏高原》这首歌,思考以下问题。(1
5、)歌曲的音乐风格?(2)歌曲的曲式结构?(3)谈谈你对歌的感受以及对高原和西藏的感受。(可以用简单的词语来回答。)3、新歌学唱(1)下面让我们跟着音乐一起学唱《青藏高原》这首歌。(2)跟录音哼唱。(3)完整演唱全曲,并分析该歌曲的结构特点。(带引子的二段体)(4)艺术处理。如加衬词演唱等。4、欣赏李娜演唱的《青藏高原》,让学生分析比较,你是否喜欢,为什么?(李娜的演唱能将个人风格、歌唱技巧及时代特点完美地融为一体,藏族风格十分鲜明,表现力和感染力特别强。)5、分析促使藏族民歌音乐特点形成的因素:①分布区域及地理环境。②生活特点及风俗习惯
6、。6、提问:“除了用歌唱,我们还能用什么形式来表现歌曲《青藏高原》?”7、根据学生的建议,采用朗诵、舞蹈、器乐、歌唱相结合的形式,有表情地演唱。三、才艺展示1、欣赏模仿舞蹈《大卓娅和小卓娅》2、分组表演,相互点评。四、教师总结:这节课即将结束,最后我还给大家带来一个小小的惊喜:你们知道踢踏舞吗?在西藏阿里地区,有一种被称为“东方踢踏舞”的民间歌舞——堆谢。让我们感受其音乐的魅力吧!(视野拓展,听着音乐结束本课。)神州大地——青藏高原授课教师:马丽霞单位:桓台县实验学校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